走出硬體思維,城市大腦需要真正健康的「血液「!

最近“城市大腦“的話題被談的很多。尤其,作為首個成功落地阿里雲ET城市大腦的杭州,也被反覆當作案例提起。

走出硬件思維,城市大腦需要真正健康的“血液“!

杭州城市大腦已經是非常成功成熟的案例,尤其在交通領域的應用上。

2016年的雲棲大會,杭州正式啟動了城市大腦建設。

走出硬件思維,城市大腦需要真正健康的“血液“!

一年後,城市大腦接管了杭州128個信號燈路口,試點區域通行時間減少15.3%……

走出硬件思維,城市大腦需要真正健康的“血液“!

今年4月份,杭州城市大腦還上線AI視覺產品“天曜“,首次實現了機器代替人類巡邏。

不難看出,從開始落地到現在,杭州的城市大腦反覆地通過實際交通場景中的數據不斷地在進化。

這為許多盲目跟風城市大腦的地方指明瞭一條正確的道路。

現在一些地方的“城市大腦”建設出現了怪像,往往過分放大攝像頭這類硬件在城市大腦種發揮的作用。

但,杭州城市大腦證明了硬件思維並不可取。每一次城市大腦的進化、升級都並非來自於硬件的升級,而是城市打造在海量數據的分析、決策中自身的運算能力得到了進化。這就像是做數學題目,當你做了足夠多的題目時,就能舉一反三,即使再碰到同類型不同數值的題目,你也能最快從腦海中尋找到最優的解答方式,來解出答案。

走出硬件思維,城市大腦需要真正健康的“血液“!

真正影響著整個城市高效運轉的關鍵,在於數據,而且還必須是權威、能夠代表城市真實情況的數據。

就比如,在杭州,為了更好地統籌數據資源,政府成立了杭州市數據資源管理局,為杭州城市大腦提供數據基礎,僅以交通舉例就包括線圈數據、攝像頭數據、微波數據、地圖數據、公交車數據、地圖數據及其他來自交警部門的數據等。

完整的數據才是城市大腦能夠運轉起來的“血液”。如果只是為了蹭“城市大腦”熱度而標榜“城市大腦”,不遵循“城市大腦”必須擁有的數據標準,最終對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整個城市的發展都有害無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