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笔记之清朝上篇·五

周更/两篇

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中国疆域达到鼎盛,面积大概有1300万平方公里,直到近代民国时,才逐渐丧失。可以说我们今天的国家版图,是清朝时奠定的。

为了管理好这么大的地方,清朝把全国划分为18个行省、5个将军辖区、2个办事大臣辖区。18个省里没有宁夏,当时宁夏跟甘肃是连在一块儿的。每个省设巡抚一人,进行管辖。两三省设立总督,位在巡抚之上。

清朝地方有八个总督:两江、两广、湖广、陕甘、闽浙、直隶、四川、云贵。两江总督最富,因为两江最大,包括江苏、江西、安徽三省;直隶和四川都只一省,直是因为太重要,所以历来总督的位子一直是全国督抚之首。

通史笔记之清朝上篇·五

四川一个省就顶人家好几个省的面积。山东、山西、河南没有总督,只有巡抚。五个将军辖区里包括伊犁将军和乌里雅苏台将军,还有就是黑龙江、吉林和盛京。

大清入关之后,关外盛京老家仍然保持着一整套官僚机构,打发快退休没事儿干或政治斗争失意的官员出任,那就算进了干休所,政治生命终结了。盛京又称奉天府,北京是顺天府。

乾隆是个侈欲无度的人,亦颇以十全武功自夸。前文说他的明察不及雍正,而偏喜欢师心自用,又不能学康熙的克勤克俭,而形式上偏事事要模范康熙。

中年以后,乾隆更加好大喜功,大兴土木,六下江南耗用国家人力物力 ,贪污腐化又再开始盛行,整个清王朝亦在乾隆后期由盛转衰。嘉庆、道光以后,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就弄得手足无措了。

当时,民间的风气,也日趋衰侈。看似海内股富,实则穷困无聊的人,也不知凡几。内乱之起,就处于必不能免之势了。

以财政论,乾隆中叶后,国库的剩余,有了七千八百万,也不为不多。然而从乾隆末年乱起以后,国库的储蓄,就逐渐消耗。

通史笔记之清朝上篇·五

加以康雍时代,吏治清明,一切政治,都费用较少,传至嘉庆、道光以后,情形就大不相同(譬如清初河决一次,所花的钱,不过百余万。道光、咸丰后便动辄千万)。财政日渐枯竭,也是清朝由盛面衰的一个大关键。

1785年,乾隆五十年,中国的GDP占世界的32%,整个欧洲占22%。当时全世界人口超过50万的城市,只有10个,其中6个在中国:北京、南京、扬州、广州、苏州、杭州。其余四个是日本东京(当时叫江户),印度的马德拉斯、英国伦敦、法国巴黎。

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世界之最,农民富裕程度也是世界最高的。

我做不到尽善尽美,接受您宝贵意见后或许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