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基金「難產」 CDR「抽水效應」引關注

6月19日,備受關注的6只戰略配售基金(下稱“獨角獸”基金)結束募集,市場此前曾預測相關基金公司最快將於6月21日發佈成立公告。不過,截至7月4日,6只“獨角獸”基金仍未能和投資者正式見面。

“獨角獸”基金“難產” CDR“抽水效應”引關注

多重因素致“遲到”

除遲遲未成立外,“獨角獸”基金的整體募集情況似乎也不甚樂觀。未經證實的消息顯示,6只“獨角獸”基金髮行規模合計約1000億元,與市場此前預計的3000億元規模差距甚大。同時,從投資者結構看,機構投資者的熱情遠不及個人投資者。

“獨角獸”基金“難產” CDR“抽水效應”引關注

“抽水效應”需關注

近日有消息稱,如果滬指低於3000點,證監會將不會推進CDR;同時,原計劃將於本月申請發行CDR的阿里巴巴集團(下稱“阿里”),由於種種原因推後該進程。

對此,吳明義認為,雖然不能確定“市場不上3000點,不推CDR”的傳言是否屬實,但這至少從側面反映了市場對CDR的態度。“目前來看,每一個符合發行CDR條件的公司體量都很大,CDR發行規模必定不小,對市場的‘抽水效應’值得擔心。”吳明義表示,在當前去槓桿背景下,預計未來將會有多隻股票退市,若調整過程中大體量CDR入場“抽水”,對資金存量和流動性都是考驗。

不過,新時代證券也表示,CDR募資需求在市場承受範圍之內。一方面,從首發募資情況來看,2015-2017年,IPO每年平均募資約1791億元,2018年1-5月以來IPO募資額合計519億元,較2017年同期下滑52%,IPO發行審批從嚴態勢明顯,募資金額有所下滑。另一方面,從定向增發募資情況看,受再融資新政與減持新規影響,2018年1-5月定增募資3325億元,同比下滑38%,預計全年定增規模將下降四成。總體來看,2018年以來,IPO和定增融資的收縮對市場資金抽血壓力有所減緩,若符合要求試點企業在未來三年分批發行CDR上市,每年佔股權融資規模的比例約6.3%左右,在市場可承受範圍之內。

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