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腫瘤大咖|石遠凱:讓醫生有力量和勇氣去探索

遇见·肿瘤大咖|石远凯:让医生有力量和勇气去探索

第二季今起開啟。在此,向文中故事中所有涉及的患者表示感謝,也向所有默默付出的醫生表示敬意。

第⑨期

遇见·肿瘤大咖|石远凯:让医生有力量和勇气去探索

石遠凱

要讓醫生有力量和勇氣去探索

文 / 戴 戴

他是我國進行抗腫瘤新藥研究最多的主要研究者之一;

在剛剛公佈的2017版國家最新版的醫保目錄裡,腫瘤領域幾個重要的藥物都與他有關。

2001年以來上市的4個國產抗腫瘤新藥,其中3個的臨床試驗都是由他牽頭或主要參與完成的。石遠凱說:“接下來還將有一大批國產腫瘤新藥上市。”

從24歲到56歲,對於一名醫生來說,無論是臨床經驗還是科研成果,都是一個豐收的年齡,他為之付出青春的國字頭抗腫瘤藥物,也進入了豐收期。

1

1

1

高劑量的化療和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在上世紀80年代是全球腫瘤內科最顯著的臨床進展。當這項技術剛剛在國內開始探索時,石遠凱正好走進了研究的前沿陣地。

孫燕院士是我國腫瘤內科的開創者,導師的遠見,讓石遠凱受益終身。

1989年,在他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孫燕院士把他送到日本大阪大學,跟隨國際著名的臨床腫瘤學專家田口鐵男教授,進行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防治腫瘤化療導致的粒細胞減少症的臨床前研究,成為了我國最早進行相關研究的人員。

中性粒細胞減少是腫瘤化療最常見的副作用,嚴重影響著化療的療效和安全性,石遠凱的研究成果為後來在我國臨床研究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簡單說來,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的原理就是,採集患者自身的造血幹細胞進行體外冷凍保存,在給予患者超出常規劑量的化放療後,把冷凍保存的造血幹細胞再輸回到患者體內,以恢復高劑量化放療摧毀的骨髓造血功能,從而達到殺死對常規化放療耐藥的腫瘤細胞的目的。

但醫學的探索卻不簡單。

而給患者注射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後,可以使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在短時間內快速、大量的進入到外周血中,醫生在外周血裡幹細胞達到高峰時,馬上用血球分離機,將外周血中的造血幹細胞分離出來,就是人們常說的自體外周血幹細胞移植。

遇见·肿瘤大咖|石远凯:让医生有力量和勇气去探索

然而,這還僅僅只是一個起點,採集之後,如何對幹細胞進行體外冷凍保存又是一個難題,克服這整個流程上的一個個難點之後,還只有等到最後把採集到的造血幹細胞輸回患者體內後能夠重新造血,才能證實這些造血幹細胞是有效的。

這個領域的研究當時在國外也只是剛剛開始,國內更無現成經驗可以借鑑,石遠凱等人幾乎是在黑暗中摸索。

石遠凱記得,這個患兒在層流病房呆了20多天,他和同事兩個人輪流全天24小時守著,直到患兒度過危險期,走出了層流病房。之後的十多年,這個孩子真的走出了癌症,回到了正常的人生軌道,結婚生子。

1

2

1

對於一名腫瘤醫生來說,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病人能夠活得久活得好,這是他們最大的成就感。

對於同時承擔著新藥臨床研究的腫瘤醫生來說,能證明一種新的藥物能夠給病人帶來好處,然後把藥物做上市讓更多患者受益;再然後,這種藥物還被納入國家醫保報銷範圍,使大多數普通患者都能用得起。

這種成就感就更加讓人興奮。

國產新藥的研發一直是我國的軟肋,石遠凱見證了這個“軟肋”日趨“強壯”的過程。近幾年,國產抗腫瘤創新藥幾個里程碑式藥物的臨床研究,石遠凱都是主要研究者或參與者,並推動了這些藥物的上市。

石遠凱還和他的團隊一起創建了抗腫瘤新藥臨床藥代動力學實驗室和抗腫瘤分子靶向藥物臨床研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他坐在座位上,指著對面收起的投影屏,說:“我週六週日最多的時間,就是坐在這個位置上,看著屏幕和學生們一起改稿。”今年的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ASCO),他們投了8篇論文。

遇见·肿瘤大咖|石远凯:让医生有力量和勇气去探索

1

3

1

醫學在探索中走出第一步需要極大的膽量和勇氣,醫生臨床思維的創新至關重要。

在講這個問題時,他最喜歡舉的例子是當年在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的臨床研究探索的經歷。

“這給了我們極大的力量和勇氣去做探索。”石遠凱說,醫學要往前走,有時候是要冒一些風險的,只有治上了,才能知道到底怎麼回事。

有一位二十多年前的自體幹細胞移植的病例,是一個非常年輕的肺腺癌患者,做完手術後,雙肺轉移了。一般來說,肺腺癌的病人理論上對化療不是很敏感的,但這個患者化療的效果卻非常好,腫塊奇蹟般地完全消失了。當時石遠凱判斷如果再給他做幹細胞移植,加大化療藥物劑量,病人獲益的可能會更大。病人很願意和醫生一起去實施這個積極的想法,二十多年過去了,直到現在,他還健康的存活著。

石遠凱回憶說:“常規化療後達到了緩解的效果之後,如果醫生沒有創新思維,是不可能給他做幹細胞移植的,而是會墨守成規不敢再往前多走一步,但可以預見,這種緩解只是暫時的,過一段時間又會復發。”。

醫學的進步需要醫生具有創新思維,而這就需要醫生和病人攜手,敢於冒風險和共同承擔壓力。

石遠凱大學畢業33年來一直把臨床醫療工作放在第一位,診治了10萬多例次各類腫瘤患者,解決了大量臨床疑難問題,挽救了無數癌症患者的生命。“癌症病人很不容易,正是病人期待的眼神兒,激勵著我在攻克癌症的道路上不斷前進“石遠凱說。

1

4

1

人生的機遇,取決於一個人的把握能力。

聊起自己的老師時,石遠凱突然意識到:“我遇到孫燕院士時,他也正好是我現在這個年齡,56歲,正是眼界、經驗、精力最旺盛的時候。”

由於他本科是日文醫學專業,研究生開學前一個月,他被挑中前往北京擔任中日腫瘤學術交流會議的翻譯,他的工作對象正是孫燕教授和田口鐵男教授帶領的中日雙方腫瘤專家們。這是一次改變石遠凱命運的會議,連他自己都沒想到,三年後,他竟成為了中日兩位教授聯合培養的博士研究生。

“石遠凱趕上了改革開放的很多好機遇,但機會以外還需要勤奮。”孫燕院士曾如是說。

石遠凱的勤奮是出了名的,他說:“笨鳥先飛,勤奮是最基本的要素。”從大學本科時學日語,再到後來學英語,靠的都是勤奮。“西方語言和東方語言太不一樣,早年用英語交流時,經常不自覺就蹦日語單詞,結果誰也聽不懂。”石遠凱至今還記得當年學英語新概念第二冊時,封面上寫著的“practice and progress(不斷地練習才能進步)”。

“醫生就是一個非常辛苦的職業,不勤奮、不時刻保持著學習能力,就很難成為一名好醫生。”石遠凱說。

遇见·肿瘤大咖|石远凯:让医生有力量和勇气去探索

第一季回顧:

遇見·花絮篇

遇见·肿瘤大咖|石远凯:让医生有力量和勇气去探索

查看文章

轉發分享

請戳右上角,選擇“發送給朋友”或“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