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經》解讀——二之具

《茶經》解讀——二之具

《茶經》:二之具

陸羽

【原文】

籝{1}:一曰籃,一曰籠,一曰筥{2}。以竹織之,受五升,或一斗、二斗、三鬥者,茶人負以採茶也。(原注:籝,音盈,《漢書》所謂“黃金滿籝,不如一經{3}。”顏師古{4}雲:“籝,竹器也,容四升耳。”)

《茶經》解讀——二之具

灶:無用突者{5}。

釜:用唇口者。

甑{6}:或木或瓦,匪腰而泥。籃以箅之,篾以系之{7}。始其蒸也,入乎箅;既其熟也,出乎箅。釜涸,注於甑中,(原注:甑,不帶而泥之。)又以彀木枝三亞者制之,(原注:亞字當作椏,木椏枝也。)散所蒸芽筍並葉,畏流其膏。

《茶經》解讀——二之具

杵臼:一名碓,惟恆用者為佳。

《茶經》解讀——二之具

規:一曰模,一曰棬。以鐵製之,或圓、或方、或花。

承:一曰臺,一曰砧。以石為之。不然,以槐、桑木半埋地中,遣無所搖動。

《茶經》解讀——二之具

襜{8}:一曰衣。以油絹或雨衫單服敗者為之。以襜置承上,又以規置襜上,以造茶也。茶成,舉而易之。

芘莉{9}:一曰贏子,一曰篣筤{10},以二小竹,長三尺,軀二尺五寸,柄五寸。以篾織方眼,如圃人籮,闊二尺,以列茶也。

棨{11}:一曰錐刀。柄以堅木為之。用穿茶也。

《茶經》解讀——二之具

撲:一曰鞭。以竹為之。穿茶以解茶也。

焙:鑿地深二尺,闊二尺五寸,長一丈。上作短牆,高二尺,泥之。

貫:削竹為之,長二尺五寸。以貫茶焙之。

《茶經》解讀——二之具

棚:一曰棧。以木構於焙上,編木兩層,高一尺,以焙茶也。茶之半乾,升下棚;全乾,升上棚。

穿:江東、淮南剖竹為之;巴山峽川,紉穀皮為之。江東以一斤為上穿,半斤為中穿,四五兩為小穿。峽中以一百二十斤為上穿,八十斤為中穿,五十斤為小穿。穿,舊作釵釧之“釧”字,或作貫“串”。今則不然,如“磨、扇、彈、鑽、縫”五字,文以平聲書之,義以去聲呼之,其字,以“穿”名之。

育:以木製之,以竹編之,以紙糊之。中有隔,上有覆,下有床,旁有門,掩一扇。中置一器,貯煻煨火,令熅熅然{12}。江南梅雨時,焚之以火。(原注:育者,以其藏養為名。)

【註釋】

{1}籝:讀音yíng。竹製的箱子、籠子、籃子等用來盛放物品的器具。

{2}筥:讀音jǔ。圓形的盛物竹器。

{3}黃金滿籝,不如一經:語出《漢書?韋賢傳》。說的是留給兒孫滿箱黃金,不如留給他們一本經書。

{4}顏師古:名籕。唐初經學家,曾注《漢書》。

{5}無用突者:突,煙囪。成語有“曲突徒薪”。

{6}甑:讀音zèng。古代用來蒸食物的炊器。即今蒸籠。

{7}籃以箅之,篾以系之:箅,讀音bì。蒸籠中的竹屜。篾,讀音miè。長條細簿竹片,在此處是指從甑中取出箅的提耳。

{8}襜:讀音chān。系在衣服前面的圍裙。

{9}芘莉:芘,讀音bì。芘莉,竹製的盤子類器具。

{10}篣筤:讀音pāng láng。籠子、盤子一類的盛物器具。

{11}棨:讀音qī。穿茶餅時用的錐刀。

{12}令熅熅然:熅,讀音yūn。沒有火焰的火 睙比唬 鴯饢⑷醯難 印

【譯文】

籝:有人稱為籃子,有人稱為籠子,有人稱為筥。是用竹篾編織而成的,通常可以盛放五升茶葉,還有盛放一斗、二斗、三斗的,是採茶人背在背上盛放茶葉的。(原注:籝,音盈,《漢書》所說的:“黃金滿籝,不如一經”的“籝”。顏師古說:“籝,是竹編器具,可盛四升”。)

灶:不使用煙囪的。

鍋:要使用鍋的邊緣向外翻如同口唇形狀的。

甑:有木製或陶製的。不要使用細腰形狀的,緣口和鍋接縫的地方要用泥封嚴。竹箅是籃子形狀,兩邊的提耳是用竹篾繫牢。開始蒸茶時,把鮮茶葉放到箅裡。等到蒸熟了,再從箅裡拿出。鍋中的水倘若干了,可從甑口加些水。(原注:甑,不要細腰的像繫了腰帶的那種,接縫處一定用泥封嚴。)再把有三個枝椏的木棍削製成攪拌器,(原注:亞字應是“椏”,就是樹木的枝椏。)把蒸好的茶芽、茶筍、茶葉抖勻鬆散放置,以免流失了茶汁。

杵臼:又叫做碓,以長期使用的為好。

規:又叫做模,或者叫做棬。用鐵製造而成,有圓形、方形、花形三種。

承:又叫做臺,或者叫做砧。用石頭製造而成,可以用槐木、桑木深埋一半在地下,為了在拍茶餅時不致於搖晃。

襜:又叫做衣。用油布或雨衫、單衣剪成一片就製成了。把襜布鋪在砧板上,再把模放到襜布上,然後拍打即可製成茶餅。茶餅拍成後,取出茶餅和襜布,再拍打時另外換一塊。

芘莉:又稱為籝子,或叫篣筤。用兩隻小竹片,各長三尺,其中竹身長二尺五寸,手柄長五寸。竹身上用竹篾織成方眼格子,就像農民用的籮,寬度為二尺,是用來擺放茶餅的。

棨:又叫做錐刀。把柄是用堅硬的木棒製做而成,是用來穿茶餅孔眼的。

撲:又叫做鞭。用竹子製做而成。是用來串連茶餅並送到焙爐上去的用具。

焙:在地面上挖一個深二尺、寬二尺五寸、長一丈的坑,坑四周築低牆,高二尺,用泥抹平。

貫:用竹子削制而成。長二尺五寸。是串上茶餅以供焙烤之用。

棚:又稱為棧。用木料製作而成放在焙窯上的架子,分為兩層,高一尺,用來焙製茶餅的。茶餅焙到半乾時,由下層挪到上層;全部焙乾後,依次從上層取下。

穿:江東、淮南一帶的人用竹篾製作而成,巴山峽川一帶的人用穀皮搓制而成。江東一帶,把重量一斤的茶餅串成大穿,半斤重的茶餅串成中穿,四五兩重的茶餅串成小穿。三峽一帶,把120斤的茶餅串叫大穿,80斤的茶餅串叫中穿,50斤的茶餅串叫小穿。“穿”字,過去曾經寫成釵釧的“釧”字,或者寫成貫串的“串”字。如今不這樣寫,就像“磨、扇、彈、鑽、縫”五個字,書面上的字形讀平聲,如果按著另一意思用,則又讀去聲。所以我用“穿”字來稱呼這種紮成串的茶餅。

育:用木頭製成的架子,四周用竹篾編成竹壁,竹壁用紙裱糊,裡面有隔間,上面有蓋,下面有床,兩旁有門,其中一扇門關閉。在中間放置一個盛火器,蓄積著細小的火灰讓它們略微地燃燒。到江南梅雨季節時燒水用火溫烘乾茶餅。(原注:這溫室之所以叫做育,就是因為它可以收藏和養育茶餅而命名的。)

《茶經》解讀——二之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