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奶奶的剪紙藝術震撼了一代人,怎樣傳承?

陸科民

中國民間剪紙藝術傳傳承了多少代,誰也無法統計,剪紙這門手藝,歷來多是母女傳承,剪紙作品雖然家家戶戶都會用到,特別是婚慶裝飾,給新房添色不少,但在傳統藝術觀念中,剪紙藝術很難登大雅之堂,這實在是古文人的最大偏見。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有幸參加了民間藝術收集整理工作,走訪了上百個村莊,對民間刺繡,民間服飾,民間藝人,剪紙藝術作了初步統計,那時,老少婦女,有—半以上都能拿取剪刀,剪些花草,魚蟲,飛蝶,翩蝠之類的窗花,很多婦女常隨手把剪紙花樣貼在枕套上,帳簷上,


用絲線在花面上繡花,有些婦女把這種花貼在嬰幼兒的帽料上,繡出的虎頭帽,能戴好幾代孩子,呵還有虎頭靴,花都肚。我見過很多民間幼兒的服飾,滿身的民間藝術。可惜了,這些東西,伴隨著現代化建設的步伐,早已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了。

剪紙藝術,雖說難登大雅之堂,但也不失為小雅的民間大雅,好多的民間藝術都消失了,但唯獨剪紙藝術走出了民間,反到是民間快要失傳了,民間婦女都在玩麻將,跳廣場舞,紡線,,織布,縫補己沒有婦女的事了,婦女才是真解放了啊。



中國剪紙藝術分兩種,一種是刀刻紙藝術,它的好處是,可以把紙刻線條刻劃的很精細,畫布線條剩至可刻到勝於傳統工筆畫的效果,但同時也失去了民間剪紙藝術的風味。


傳統意義的剪紙,是完全的剪摺紙藝術它最大的特點是對稱性,即,在—幅畫中,會岀現軸對稱,點對稱,或多軸多點對稱的花草,魚蟲,福祿壽喜字的花樣,畫面效果即萌,又有粗獷的樸素之美,神似而形多變,與現代的刻紙趣味完全兩樣,摺紙是剪紙的基礎,剪是折的結果,萌態是民間藝術的猿始美術,不萌就不可愛。



民間剪紙是民間老奶奶的手藝,是民間最廣泛實用的藝術,現代最常見的是婚慶窗花,燈藝剪花,大紅囍字,福字等,其實這些技術好傳也好學,想學人人都能學好,學好這門技術也能在人前展示自己的才藝,現代文化娛樂多樣性分散了大部分女性的傳統娛樂技藝,物質生活富了,傳統觀念改變了,婦女的技藝被機械代替了,是歷史的進步,民間藝術當然不可能強求後代去學,經濟社會以經濟收入的快節奏工作為前題,藝術傳承靠自覺,業餘愛好來傳。正象前面提到的,剪紙這個小雅的藝術的技術己有現代科學機械代替了手工,也有專門的組織把這門藝術當作產業來經營,剪紙藝術的傳承己走出民間,它不但有其實用價值,還有市場的經濟價值,可以說,藝術只要變成了產業,就不用擔心丟失了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