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杞文化——道情戲

金杞文化——道情戲

道情又稱墜子翁。道情班,民國11年(1922年)傳入杞縣,在葛崗廣為流傳,唱腔為道情腔。民國12年(1923年)通許鞏得保在葛崗蓮花坡辦道情窩班。民國18年,蓮花坡班吸收白丘(今屬平城鄉)“新”、“玉”姑嫂2人入班,始有女演員。民國27年,王師雲以蓮花坡戲班為班底,吸收各班名角建杞縣道情班(對外仍是蓮花坡道情班),沿用豫劇場面,購置服裝道具,改進唱腔,排演大冊戲,連本戲,併到開封、商丘、淮陽、中牟、蘭封(蘭考)等數十縣市演出,這是道情班鼎盛時期。1949年演員返鄉參加土改,戲班解散。1956年,文化館派張保珠到蓮花坡復建道情班。當年參加開封地區文藝彙報演出後,正式成立杞縣道情劇團。1957年,因搞政治運動,劇團解散。1975年,縣文化館再次派朱學彬到蓮花坡輔導成立道情班,但規模遠不如前。1980年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道情班時演時停。演出劇目有《王金豆借糧》、《前進路上》等。1990年以後,劇團名角先後進入市級和其它劇團,道情劇團從此解散。蓮花坡成為全縣道情班的發祥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