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如果,你要不要給曾經的叛逆一個告白的機會?

好像說起青春期的故事,再難打開的話匣子都會被吐的稀爛,可吐來吐去的也不過是叛逆那些事兒。

如果有如果,你要不要給曾經的叛逆一個告白的機會?

只要這份叛逆沒有讓你誤入歧途,那剩下更多的談資就是遺憾,而不是悔恨。

有些人遺憾沒有叛逆到底,那個時候很多冒險的決定,說不準會是現在平凡生活的轉機。可是要知道牴觸一切的情緒一旦沾染,是探不到底的。

如果有如果,你要不要給曾經的叛逆一個告白的機會?

青春期叛逆的人兒把這一生最尖銳的一面朝向了一生中最親密的人,因為縱使他們暴怒起來常常失去理智,也清楚的明白,這些他們拼命抵抗的人永遠不會放棄他們。

口口聲聲的指責父母生活上對自己的忽略,歇斯底里的反駁他們對自己感情世界的不理解,每一次怒吼,每一次摔門,每一次冷漠睥睨,都是他們傷害父母時慣用的武器。

1

最近看了一期變形節目,是整個家庭的集體去改造自己。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矛盾,當然不是幾期節目就能化解的。畢竟一個家庭模式已經在這十幾年的相處中建構相對“完整”了,這個完整也許不健康,可是已經完成。

短期的環境置換,不可能輕易擊碎它。

如果有如果,你要不要給曾經的叛逆一個告白的機會?

可是並不是說這樣的環境置換沒有意義,一個無處可逃的空間裡,拋去了原有的很多生活概念,孩子能夠見到不同面的父母,父母亦然。父母的嘮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聲,雖然依舊厭煩,可是這一次再也堵不住耳朵了。

只要還能聽得見父母的叮嚀,只要父母還願意叮嚀,這段叛逆的路就走不到底,也不需要走到底。

可怕的,是父母不再說,而你仍舊聽不懂。

不是所有人都能有這樣的機會去直視自己和父母之間的矛盾。一些人選擇用激烈的言語和動作來掙脫,一些人選擇用冷漠致死的態度來隔離一切。

2

我選擇了前者。

很多人說起自己的青春期,仍舊帶著一臉的無辜,彷彿那個時刻所有咄咄逼人的氣勢,都是被逼出來的。

我想我應該不是被逼迫,可是現在回想起來,那個時候啞著嗓子和父親爭吵的我,多少是失控的。

如果有如果,你要不要給曾經的叛逆一個告白的機會?

易燃易爆炸的叛逆期,我把所有的怒氣都留給了我的父母,爭吵的累了倦了,便“砰”的一聲帶上房門。反鎖,生怕他們闖進來“汙染”了我的世界。

在我的成長軌跡裡,父親和母親從來不願意解釋自己的行為,即便知道我誤會了,他們從來也只是輕描淡寫的讓我記住,讓我牢牢的記住,他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好。

可是哪有孩子會那麼聽話的記住,那麼聰明的就理解呢?

漸漸的,我也有了這樣的習慣,不管做什麼都不願意去解釋,覺得只要我知道自己沒有做錯就好。

3

從來就不解釋,從來也不低頭,我和父母之間唯一的溝通,就是爭吵。可是彼此間從來就不存在相互理解這層基礎,這樣激烈的溝通方式,做到的也只是把彼此越推越遠罷了。

學習上無形的壓力,和父母對學習好這件事的執念,常常讓我覺得自己只是個讀書機器,彷彿考不上大學我便不再是他們的孩子,這句話是我寫在日記本上的。

如果有如果,你要不要給曾經的叛逆一個告白的機會?

從來只在難過的時候記日記的我,初三的那年寫了滿滿的一本,每一頁都寫到父母,每一天的最後都畫了一個醜醜的哭臉。那個時候我常常覺得自己的一輩子就是這樣了,一輩子都要和父母這樣無盡的爭吵下去,很痛苦,可是我要一直這樣下去,不低頭。

可是叛逆期終會結束,沒有一夜之間就長大,這個時期的過渡,也並不一定要經歷什麼大的變故。

忽然聽懂了母親一句話,看懂了父親一個眼神,這些堆積好些年的怒氣,也許瞬間就會變得輕飄飄的。

4

高一的一個下雨天,生病在家的我窩在黑漆漆的房間裡。床頭矮櫃上放了一杯冷透了的白開水,邊上的一個小蓋子堆著好幾次要服的藥片。

聽到了母親上樓的腳步聲,我飛快的起身去反鎖了門。然後就是很大聲的敲門聲,敲了很久很久,隔著門她一句話也沒有說。

如果有如果,你要不要給曾經的叛逆一個告白的機會?

大概持續了五分鐘,我耐不住心裡的焦慮去開了門,然後縮回了被子裡。她沒有來扯我的被子,只是走進來在床邊站著,我不習慣她這樣的沉默,帶著詭異的怒氣我突然坐直了身子。

然後看到了我這一輩子都忘不了的畫面,我的母親,端著一杯冒著熱氣的白開水,她看著我,一串很大顆的淚珠從她發紅的眼眶裡落了下來。

如果有如果,你要不要給曾經的叛逆一個告白的機會?

那是我第一次見到母親的眼淚,放下水杯以後,她什麼也沒說就走了。

可是隔著門她哽咽的說了一句,“身體不養好我要你學那麼多有什麼用?”

那是我第一次從她口中聽到,學習不是最重要的這種話。我也不知道是她的眼淚刺激到了我,還是那句她從來沒說過的話。

那天我沒有記日記,我從來只在難過的時候記日記。

可是那天以後,每天放學我都會去運動場跑步。

5

沒有哪個家庭是完美的,孩子不完美,父母不完美,可是作為孩子,我們唯一能讓自己看上去完美一些的做法,就是不要要求父母的完美,接受他們所有不美好。

如果有如果,你要不要給曾經的叛逆一個告白的機會?

叛逆的過程或許就是我們勸服自己的過程,也許在這個過程裡,父母也終於學會了如何接受一個叛逆期的孩子。

這是一個相互傷害相互接受的過程,如果不能避開,就坦然的先接受一個易燃易爆炸的自己吧!

只要你的叛逆沒有走進歧途,就還有說遺憾的機會,遺憾沒有對父母表現的更親密,遺憾沒有打開房門多陪伴他們,也遺憾沒有更早的聽懂他們的嘮叨。

如果有如果,你要不要給曾經的叛逆一個告白的機會?

也許你會有改變父母的想法,也許還會生出莫名的責任感,覺得自己也要給父母變個樣,讓他們變得更好。

可是,如果這種責任感只讓你更加的沮喪和易怒·······

不如先接受所有的不美好,然後,再將自己變得更好一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