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創新全面升級 寶馬構建本土化研發新

2018年5月15日,寶馬(中國)研發中心在北京順義區空港工業區正式揭幕。這不僅是寶馬集團秉承全新“第一戰略”,加大中國本土創新的開端,也是集團深刻落實“在中國、為中國”本土化研發戰略,建立體系化研發網絡所邁出的重要一步。寶馬集團董事傅樂希先生,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樂先生以及寶馬(中國)服務有限公司研發中心高級副總裁邵儒廷博士見證了北京研發中心的揭幕儀式。

本土化創新全面升級 寶馬構建本土化研發新

寶馬集團董事傅樂希先生(中)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樂先生(左)

寶馬(中國)服務有限公司研發中心高級副總裁邵儒廷博士(右)

寶馬集團董事傅樂希先生在揭幕儀式上表示:“對我們來說,中國是創新的驅動力,特別是在電動化和數字化領域,中國已經成為當今的主導市場,這也是我們五年前開始在北京、上海和瀋陽設立綜合研發網絡的原因。憑藉我們本土化的研發能力,我們希望能夠更快、更精準地滿足中國客戶的期望。研發中心等創新科技公司在中國的成立,將為我們的全球研發成果,特別是電動出行及數字化做出有力貢獻。”

本土化創新全面升級 寶馬構建本土化研發新

寶馬集團董事傅樂希先生

位於北京的寶馬(中國)研發中心佔地面積17,000多平方米,內部辦公區分為上下兩層,400餘個靈活的開放辦公空間和別具匠心的優美設計不僅可以讓研發團隊之間更好的溝通,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他們的創新靈感。此外,研發中心擁有寬敞的車間面積,可容納100輛測試車進行研發和測試。同時,坐落於五環外的研發中心也因此可以規避城市限行措施,從而能夠全天候的進行道路測試,進一步提高了研發效率。

創建本土研發網絡

加大投入引領未來技術變革

作為一家擁有深厚歷史底蘊的國際車企,百年來,寶馬集團始終堅持用創新的思想前瞻佈局未來出行。據悉,寶馬在全球的研發網絡遍佈5個國家(德國、美國、日本、韓國、中國),13個城市。2017年,寶馬集團總研發投入增加了18.3%,達到61.08億歐元,佔全年收入的6.2%。憑藉全新“第一戰略”的指引和研發投資的大幅增長,寶馬集團在自動化、互聯化、電動化、共享化及服務化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績。2018年起,寶馬集團將逐年大幅增加在未來出行方面的投入,預計在新車型、電動化和自動駕駛方面的投入金額將以數億歐元的幅度增長,未來幾年的年度研發投資總額將達到70億歐元。這樣的勇氣和魄力也表現出寶馬在創新上的決心和雄心。

中國是寶馬集團全球最大的銷售市場,隨著寶馬集團在北京、上海、瀋陽研發中心的啟動,中國也將成為寶馬除德國外擁有最大研發網絡的國家。覆蓋北京,上海,瀋陽三地的寶馬研發中心總佔地面積將超過70,000平方米,彙集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千餘名優秀研發人才,其中76%的為中國本土人才。

陸續在北京、上海、瀋陽揭幕的研發中心擁有不同的工作重心,卻又相輔相成,形成了一個體系化的創新研發網絡,專注於自動化、互聯化、電動化三個核心領域的研發工作。位於北京的研發中心將著重於整車的質量測試和車型認證,並根據中國客戶的需求進行本土化策略制定。而上海的研發中心則將著重於未來出行趨勢研究、創意設計及數字化應用,包括自動駕駛、互聯駕駛及雲端互聯APP的開發及應用。毗鄰寶馬生產工廠和動力電池中心的瀋陽研發中心專注於電動出行的發展,以及本土化生產等方面的研發工作。

落實全新第一戰略

構建本土研發未來

多年來,寶馬在中國的研發團隊始終系統化地踐行“在中國,為中國”的本土化戰略,將全球的研發資源與中國本土創新趨勢進行整合,推進全新“第一戰略”在中國的落地。自動駕駛方面,截止到今年4月,寶馬已在中國完成了近30,000公里的道路測試,不僅是首個在中國實景演示高度自動駕駛的豪華汽車廠商,也是首家在中國獲得路試許可牌照的國際整車製造商。互聯科技方面,BMW雲端互聯目前在中國已有近100萬用戶,並建立了完備的數字化出行生態系統和獨特的在線商店。此外,寶馬還堅定不移地在中國推動電動化的發展,瀋陽動力電池中心的落成和全新BMW 5系插電式混合動力的推出正是電動化研發成果在中國落地的有力證明。

本土化創新全面升級 寶馬構建本土化研發新

隨著寶馬(中國)研發中心的揭幕,寶馬集團在中國也展開了創新攻勢。2018年5月28日,寶馬集團將繼續加大高壓電池技術的研發規模,正式啟動瀋陽動力電池中心二期工程。9月,寶馬還將在杭州參展“全球未來出行大會”,近距離向中國客戶展現寶馬最新、最前沿的創新科技以及關於未來出行的構想。今年下半年,寶馬還將舉行專注未來出行研發成果展示,將萬眾矚目的BMW iNext帶到中國與大家見面。

伴隨創新研發進程的推進,寶馬集團將通過體系化的研發能力,以客戶為中心的研發體系以及前瞻性的研發理念,為中國打造出更多極富創新性的本土化產品。中國作為寶馬集團創新驅動力,也將助力寶馬集團加快向以高檔客戶出行為核心的科技公司轉型。(汽車商報-張金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