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體現了中國文化的高度,聽聽國學學者郭繼承教授的解讀

北京貴州商會副會長劉學文:為什麼說“包容”體現了一個文化的高度?

“包容”體現了中國文化的高度,聽聽國學學者郭繼承教授的解讀​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郭繼承:人類的文明史,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互相學習而動態演進。

中國歷史什麼時候能夠海納百川,什麼時候就能夠不斷昇華,什麼時候僵化封閉,什麼時候就會生命力萎縮,這已經被歷史所證明。

現實中,很多文化形態本身具有開放性,但人的弱點導致狹隘和偏見。大家看歷史上的各大思想家在去世以後,其創立的思想被後人往往區分為不同的流派,其原因何在?很大程度上在於後人的心量只能結合自己的實際把握大思想家的一部分而已。

無論是人類社會,還是現實中,為什麼那麼多的衝突?除了利益之外,很大程度上在於人的心量不夠廣大。如果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能夠互相包容,能夠把對方當鏡子看到自己的不足,從而更好的發展自己,那麼人類的文明史會少多少的衝突和戰爭?

“包容”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代表了一個文化的高度,“包容”也體現了一個人的修養。希望人類不同民族之間互相包容,不同文化之間互相包容學習,人與人之間和而不同,這是人類唯一的未來。如果不能這樣,只有在各種提防和衝突中消耗人類自身的力量,一旦發生戰爭,更是沒有贏家。

由此,我們可以更好的理解中華文化所強調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君子和而不同”等偉大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