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真的是散戶的修羅地獄?那是你根本不會炒股而已!

縱觀這幾十年中國股市的發展史,中國股市上市圈錢的公司越來越多,證監會今天一個政策明天一個政策,都是與民爭利的政策,基本目的是三個:一是幫助上市公司圈到更多的錢;二是收更多的交易手續費和稅收;三是消滅股民錢特別是中產階級的財產,防止通貨彭漲。君不見多少股民前赴後繼,最後總結下來不管是牛市還是熊市,不管是股民還是基民,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參與者虧損,中國股市成了財富粉碎機。而上市公司只知圈錢,從不知回報,現金分紅是鐵公雞,一毛不撥,最多搞個虛假的十送十甚至十送十五,中國上市公司今天再融資,明天增發,只見圈走越來越多的錢,從沒真正拿真金白銀來分紅。一般來說的這麼大的風險回報總要高於銀行定存吧,可中國股市完全不是這麼會事。最後上市公司錢圈得差不多了,揮霍得也差不多了,資金轉移得差不多了,還可以打上ST,換一個莊家重新講一個故事再重新圈錢。中國股市在有關部門的主導下,表面上看現在是一片慮假的繁榮,是不斷髮新股的繁榮,其實本質上只是一個巨大的龐氏騙局,不僅拿走你本錢並連利息也不還,而留下的是股民、機構間的血拼,中國股民好自為之。

國家股市本來是一個投資的場所,通過股市收集民眾投資的資金用來幫助企業提高企業的素質、擴大再生產的規模和作開拓經營等等來促進社會經濟,投資人基本只需要承擔企業經營失敗的風險,一般地,這種投資雖然比起存款銀行有風險,但企業總體是盈利的,企業的紅利回報遠超過銀行利息,這樣來實現投資者和企業的共贏,因此這是各市場經濟國家人民普遍的投資方式。

但是,如果這些上市企業剝奪了投資者的股東權利,連紅利也不分或象徵性分一點給投資者,投資者就已經是遭遇了風險,這是制度造成的損失,投資者被剝奪的權利首先是被剝奪了應有的投資經營獲利權,投資者基本上失去了投資回報的財產,老闆們拿了投資者的錢做生意虧了是投資者倒黴,但賺了錢時不顧信用而賴帳,他們可以將這筆帳拖延數百年後才兌現,可以拖延到永遠,可以等這個企業破產清盤時才去兌現,把帳賴掉的手段是多不勝數的,公司賺了錢還是投資者倒黴,這本質上已經不是投資,是被騙了,買了的股票結果是變成買了賭博用的籌碼了,因為只剩下股票在股市的浮沉中來碰運氣,即只有去賭博一條路。

但是對賭本來還應該有個公平的規則的,然而這個股市賭場卻正如吳敬璉先生所說的:有的人能夠看到股民的牌,股民們卻看不到對方的牌,那麼這樣連賭也不是了,完全是騙,而中國大陸股市正是這樣的一個“股市”,所以說大陸股市是一個龐氏騙局。

中國股市是個合法的騙子,中國股市是吃人不吐骨頭的怪物?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些話吧,在我看來,這根本就是笑話,炒股賺不到錢,就去抱怨國家抱怨社會,典型的失敗者心態,對,炒股確實賺不到錢,不過,只是你賺不到而已。

為什麼散戶百分之90的人都出現虧損

一、什麼也不懂就入市,買賣股票靠感覺

一般散戶,都是在股市行情比較好的時候倉促入市的。買賣一般聽消息,或者別人推薦,沒有自己的交易系統和原則,啥時候買賣,基本靠感覺。不會基本面分析,也不懂技術分析。

前幾天,一個股友問我某隻股票能不能買,主要理由是業績暴增3倍以上。我聽後,心裡就基本有數了,大概是隻比較爛的股票。如果一直經營穩定的績優股,這種暴增3倍概率幾乎沒有。我看了下基本面,盈利幾千萬,現金流卻負幾個億!這業績真不真都得打個問號了。

二、大趨勢看不清,糾結於日內漲跌

大部分散戶是糾結於日內漲跌的,不看中長期趨勢,拿不住股票,忍不到波段的拐點再買賣。比如最近的行情,明顯調整的時間不夠,空間基本到位,量能跟不上,應該定性為超跌反彈。但肯定有部分人員忍不住,看著反彈一週了,感覺會上漲,進去了,從中期看,極有可能被套。

有的人會說,我做短線!其實,最難的是短線,一沒技術,二內資金走勢,憑什麼做短線賺錢?股票是概率遊戲,你盈利一次短線很正常,但次數多了,總體概率就是失敗的!

三、倉位使用不合理,輕倉重倉常用反

在基本面和技術分析弱的情況下,倉位控制是避開風險的關鍵措施。但很多人倉位使用不合理,上漲的時候,倉位越買越重,下跌的時候,補倉越補越重!至於啥時候是加倉,啥時候補倉,啥時候必須買空止損,全靠感覺。

四、急躁

當時開好戶之後,自己就讓幫我開戶的證券公司經理當場買了粵高速這支股票。當時一看到股票稍微漲一下,心裡就迫不及待的搶著追進去,生怕錯過了一筆橫財似的。現在回想起來,當時這種心態一直伴隨著我炒股多年,持續虧損的根本原因就是過於急躁。

五、追求暴利

人總是貪婪的,筆者也不例外,跟絕大部分股民一樣總是喜歡去追高追漲停板。以前還有權證的時候,漲跌停板會比股票本身放大三倍左右,而且還是T+0。記得有一次追漲買進了一隻權證漲停板股票,看著權證價格越跌越快,一直跌到跌停板到收盤,自己緊張的滿身大汗,衣服都溼了。儘管暴虧的經歷如此慘痛,但還是改不了追求暴利的心態。

一位高手的至深感悟:

一、持續贏利才是股市超級高手。

偶爾買到漲停股,甚至是連續漲停的股票說明不了什麼。我朋友說她認識某某短線高手,經常抓漲停板。

我就問她這個所謂的高手年收益是多少。平均每年的收益是否穩定。我朋友說前2年大牛市翻了一倍,因為做短線的很少捂到最高點的。

但去年大熊市賺得錢還是賠掉了70%,但算下來,14,15,16這三年時間裡,還是有30%的收益。

我說那這個人不算高手。我朋友辯解說但這人選股能力真不錯。

我說既然選股不錯,那3年時間只要選2,3次正確的,賺30%很容易,然後空倉也比16年繼續炒股好的多。

我覺得股市真正的超級高手的判斷並非此人選股如何。而是能否持續贏利。偶爾贏利並不難。

對股票完全不懂的老頭老太進股市都有過贏利。但難的是“持續”。只有“持續”的贏利才能實現複利的超級威力。

20萬資金,偶爾每年翻一倍並不難。我想14、15年資金翻一倍以上的人多了去了。但難得是“持續”每年的翻一倍。

20萬資金,每年翻一倍,第六年就是1200萬。能做到的這個地步的人,才是真正的股市超級高手。

二、炒股最最重要的是什麼?止損

這幾年,我對炒股最深的理解不是抓熱點,不是追漲停板,也不是潛伏在某一個股票等待啟動。而是止損。

止損!止損!止損!

這兩個字,怎麼強調都不過分。

我這幾年,每天16個小時的研究股票,提高自己入場的成功率。但再怎麼提高,只要是人,永遠都做不到次次都是對的。

提高自己進場點的成功率,最好是一買之後,就脫離買入成本上漲,當天帳戶就是紅的。

但是,這樣的入場成功率再高,也有犯錯的時候。

大家買股,是不是經常有一買當天就跌2個點左右的?

是不是許多散戶都會套2個點,然後安慰自己是洗盤,最後小套變大套,大套變深套,當你跌了30%的時候,你要抓三個漲停板才能回本。

你們覺得抓三個停板的概率大不大?

就算真讓你抓到三個漲停有什麼用呢?至多是回本而已。你來股市的目的難道就是為了被套,然後解套麼?

給自己2%的止損紀律。只要買之後,跌破2%就無條件止損。也可以放寬到5%。這個看個人選擇。不要幻想什麼。

買了就套,說明你進場點有問題,進場時機有問題。不要等小套變大套,大套變深套,切記。

止損!止損!止損!

嚴格按照紀律操作,才能克服人本性中的種種情緒波動!也是散戶戰勝這個市場的最起碼的保險和標準。

莊家是怎麼把散戶洗出局的:

1、縮量調整,打壓股價洗盤

中國股市真的是散戶的修羅地獄?那是你根本不會炒股而已!

2、放量調整,洗盤到智能輔助線後,繼續的拉昇

中國股市真的是散戶的修羅地獄?那是你根本不會炒股而已!

3、短線高位,高開低走後,放量下跌,直接跳空低開打到了智能輔助線,然後繼續的拉昇。

中國股市真的是散戶的修羅地獄?那是你根本不會炒股而已!

莊家出貨的伎倆:

第1種:漲跌停板出貨

中國股市真的是散戶的修羅地獄?那是你根本不會炒股而已!

莊家短期內發力將股價拉至漲停板,由於急拉資金成本較小,然後在漲停板上封住大單,此時散戶便會跟風而入,隨後主力撤掉之前的大買單,在漲停板上偷偷出貨,待買單減少時再封大單,不斷循環,跟風的散戶一一被套,因此高位放巨量漲停,大概率是莊家出貨。

當下面買盤漸少時,主力又封上幾十萬的買單,再次吸引最後的一批追漲,然後又撤單,再次派發。因此放巨量漲停,十之八九是出貨。

第2種:放巨量突破

中國股市真的是散戶的修羅地獄?那是你根本不會炒股而已!

莊家在高位突破時,換手率和成交量都大幅放大,這時候投資者要靜下來想想,莊家此時已經獲利頗豐了,為何突破會放巨量,很明顯,巨量是短線掃貨和莊家邊派邊拉共同達成的,這是明顯的莊家出貨手段。

如何應對莊家出貨:

1,均線系統的特徵

股價經過大幅上漲,從均線上看,5日均線從上向下死叉10日均線,股價頭部形態出現。5日,10日,30日均線形成價壓,後勢看淡,60日均線走平或向下拐頭,表示中期轉勢在即。

2,成交量系統的特徵

從成交量看,股價經大幅上漲,成交量突然在頂部急劇放量,並且股價轉而向下,說明莊家正積極出貨。如果股價不能再次上漲,但成交量放大,此為量價背離,這多是莊家在偷偷的出貨。

如果股價處於升勢中,突然止漲而下跌,成交量大幅增加或無量[控盤不好],說明莊家急於出貨。

在上漲的高價區,股價仍然上漲,但成交量不能有效放大,說明高位承接盤不足,後勢不樂觀。

3,k線系統的特徵

在出貨階段,股價在高位的K線常常是陰陽相間,大陰中陰k線的數量不斷增多,陰多於陽,股價向下跳空缺口兒不能回補,K線組合形狀多為長陰墓碑,三隻烏鴉,平頂,下降三步曲等。

改變股市命運的八大思路

當我們大家要做一隻個股,那我們就有八大因素需要必須去判斷的,如果說是少一個環節也可能會導致我們前功盡棄,這八大因素就是:大盤、籌碼、形態、成交量、股性、空間、主力意圖、啟動點。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剛學交易時,聽從當時一些前輩的建議,一開始就想建立一個基本的交易系統,但發覺條件非常難以確定,做歷史回溯的時候所有這些系統條件都只能抓住一支股票部分的盈利區間。

當時是非常鬱悶,就不停看書,不停在論壇上晃盪,希望能構造一個心目中的完美系統,這個過程歷時數年,最終毫無所獲。痛定思痛後,最終領悟到,應該將目標鎖定在只做一種形態,如果一種方法能夠把股票中的一種特定形態80%以上抓出來,那就夠了。這簡單的領悟讓我幾日內就構建成了現在的交易系統。追求完美不停學習之路,在股市上很多時候都是死路一條。三千弱水取一瓢飲,夠了。

這種形態是什麼其實不是很重要,你打開任何一副K線圖,列出能賺錢的入點,然後從中選擇一種比較常見的形態就行了。關鍵在於你要堅定只做這一種形態,做得多了,這種形態就會成為你的提款機,你清楚其中大部分的陷阱,你也清楚有些時候它蘊含的金錢在灼灼閃光。

刪繁就簡,返璞歸真

這些年做交易,看了非常多的書籍,先是迷上了技術指標,搞了無數個指標,希望從中能夠看透市場,然後又迷上了機械交易系統,看了數遍“通向財務自由之路”、“海龜交易法則”、“機械交易系統”等。

然後又接觸了波浪、江恩,一段時間苦讀加實踐後,發覺這些東西用在實踐上困難巨大,而且有些使用雖然用對了,但覆盤分析後發覺用簡單的方法就行了,何必繞來繞去多此一舉,多次迷茫後,終於決定放棄。

市場是非常簡單的,簡單到只有一個買入和賣出,但是它又是無比複雜,複雜到任何理論都只是一家之言。因為複雜的市場如果能夠被完全構造或者解釋,就一定是有其本質,而市場的本質從其牽扯和影響而言,應該是不存在的,所謂的混沌和分形也不可能解釋它。這也是我後來略看纏論就放棄的原因,想用一種機械的、幾何的或者用一種從簡單定理到複雜構建的思路來構建市場輪廓我認為是一條死路。

另外,均線和趨勢線之類我認為也意義不大,說白了,這些都是人一些主觀定義而已,和市場沒有關係,你用均線劃分市場其實只是你對市場的人為劃分,而市場該怎麼走就怎麼走。去除了這些東東後,還剩下什麼呢?只有K線和成交量,這就是我對市場的觀察層面,相當原始,但我感覺相當有用。理解並認同了這一點後,我的交易開始突飛猛進,更貼近了市場和股票的脈搏,2014裡年9個月的時間我在股票市場上賺了7.5倍,讓人感覺一旦解開了這些束縛,交易世界是多麼的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