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選擇好公司前,我們先得明確什麼是好公司。
許多人將好公司等同於股價上漲的公司。這顯然有著不小的誤區。
股價的上漲直接源自資金的推動,其背後是具體一個個操盤手的意識判斷。很顯然,並不是所有的操盤手都會瞄準基本面優秀的公司下手的。
我理解的好公司,是能在所處的行業中不斷提升競爭力,擴大利潤並最終成為行業標杆的公司。
舉幾個例子,碳酸飲料的標杆是可口/百事可樂;運動鞋中的老大是NIKE/ADIDAS;一提到網購就想到淘寶/京東;一說到快遞首先考慮順豐 ......
這些企業通過宣傳,成功地在人們的心智中佔據一片天地,並通過持續高效地運營讓這片天地越來越廣。
回到股市中,在眾多上市公司裡自然不乏上述的優秀企業。我自己大概用以下幾個方法進行篩選:
1. 看財報
財報是最直接有效判斷一家公司好壞的資料。按照我個人的偏好,公司資產簡潔、負債輕盈、利潤能在經濟週期中保持穩定,同時盈利能有真實對應的現金流入等等都是必看的指標。
閱讀財報的另一個目的,是用來排除。我不是財務專家,不可能將企業財務調查得滴水不漏。但如果對比同行多年的財報後發現有疑問,大可以選擇放棄。溺水三千,只取一瓢。
2. 看招股說明書
招股說明書是我認為目前理解一個行業及公司最好的材料,沒有之一。
在招股說明書中,公司會對自身的實力,以及行業的現狀進行詳細說明。這對於一個門外漢來說,正是求之不得的。而且,出於上市的迫切,招股說明書在披露的詳細程度上遠超年報。許多資料和數據都會標註來源,這為我們進一步擴大研究範圍提供了幫助。
3. 行業報告
行業報告的來源很多。有些是券商每週的行業研究、深度行業報告;也有的是來自於行業協會的數據、調研,甚至編訂成書的詳實數據。
這些報告質量層次,來源不一,主要是給我們提供一個宏觀的視角理解行業的發展方向。
4. 定期報告/經營簡報
有些行業由於監管的要求,會定期公佈數據。例如汽車、影院、機場、建築裝飾等等。這些以月度、季度為頻率的更新,縮短了投資者對公司的不確定性,也增加了我們調研的材料。
同時,許多公司管理層也會在半年報、年報中披露當前經營的現狀及今後的目標。從中我們可以通過對比過去目標的實現情況,大概率得出未來所定下的目標靠不靠譜。如果一個過去十次裡面有七次都遲到的人跟你說下次一定準時赴約,我想大多數人都不會相信吧。
5. 邏輯梳理
閱讀了大量的數據和資料後,最後也是最艱難的一步,就是梳理出一個可靠的邏輯。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往往會麻痺自己。最常見的就是看到一家公司財報優秀,股價猛漲,於是往往會給予更樂觀的邏輯,對一些顯而易見的問題視而不見。
在這裡,我個人的心得就是:用數據說話。市場份額究竟是不是上漲、業務到底有沒有擴寬到全國、單價到底提高了沒有 …… 雖然有些數據會有滯後,但總好過“我們現在暫時搞砸了但明年一定有更多利好”的承諾。
“不好意思我遲到了,下次我一定準點”。以這樣的承諾做預測,怎麼看也不會靠譜。(作者:石石石-石可)
閱讀更多 上市公司一點通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