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曲靖每天賣30只豬腳的飯店,有人用金麟灣一套別墅換配方遭拒

對於我這個身高168、體重186的矮胖子來說,每天在心中默唸過無數次要減肥了,就在今天,這個夢想徹底破滅了。曲靖這家從吉象元小區裡走出來的神級飯店摧毀了我堅強的意志力;他家的食材來自富源的大河鄉鎮,只用當地的大河烏豬後腿肉,製作一次要歷經前後六道工序、耗時半天,做菜用的都是礦泉水,生意好到每天要賣30多隻豬腳,有人用金麟灣一套別墅換配方被當場拒絕。


吉象元老店照片


因為在小區裡面地理位置和空間的侷限,很多慕名而來的客人很不方便找,即使找到了還要排隊等很久,所以應食客們的要求才搬到了外面正街上,就是下面文筆路這個紅綠燈路口處。



新店所在位置也叫南苑路。



現在招牌很顯眼,以他家的特色直接明瞭的命名為“富源大河烏豬館”,毫不誇張的說,從他家門口路過都能聞到一股沁人心脾的豬腳香味,自然的吸引著人們望裡走。



他家泡茶煮湯統一用的是礦泉水,每天需求量很大,送水的都是一次一面包車的往這裡拉。



可以說是相當的捨得實在了,這樣做出來的菜自然是更健康的。



招牌就是鍋中金燦燦、香噴噴的脆皮豬腳。用的他們富源大河老家的“大河烏豬”,而且只用後腿肉,新鮮的豬腳需要經過:燒製、清洗、過水、油炸、熬煮、剔骨這六道工序,每一道工序的火候和時間把控都是相對嚴格的,前後需要近半天時間才能製作出一次來;平均一天賣30多隻豬腳,做一次都是三口大鐵鍋同時開工。



問老闆為什麼做出來的豬腳這麼香?老闆自豪的回答到:“我不敢說我做的脆皮豬腳是最好吃的,但一定是最用心的”。



大隻大隻金光燦爛的濃香豬腳看得人口水直流。



經過一個班小時的油炸和40分鐘的熬煮才能出鍋,裝得滿滿當當的一大簸箕。



剛撈出來一陣陣熱氣騰騰的香味瞬間瀰漫開來,微微卷起的金黃豬皮包裹著醇香的肉質。



外皮緊實有彈性,內裡鮮嫩醇香,耙而不爛的質感能清晰的看到裡面一個個白色的骨頭。



無論從任何一個角度,沒有人抵擋住這份赤裸裸的美食誘惑。



接下來就是剔骨了,必須要趁熱戴著手套才能操作,這樣能保證豬腳最完美的口感。每一次“唰唰唰”的撕裂聲都挑逗著我一次前所未有的食慾衝動。



把美食兩個字詮釋得淋漓盡致。



這種令人沉醉的香味叫人恨不得馬上抬起一大隻就啃呢。



看著這樣的場景,再急迫減肥的人也會想著吃完這頓再說吧。



確實是等不及了,只有先問老闆要上一根大骨頭啃啃,哈哈,這種粘連在骨頭上的肉簡直是香到不可言喻,啃上幾口連忙就舔起嘴皮來。



而且骨頭裡面還有豐腴的骨髓,敲開來吸上一口就是滿滿的蛋白質,營養超級豐富。



待到稍微涼了以後切片,這時才能更真實的感受到它肉質的魅力,因為肉質本身的天然優勢,加上做工的精細嫻熟,豬腳肉油而不膩,醇香四溢。



瘦肉和皮質相間,清晰的紋路與緊實勁道的質感相互映襯。



其實真正會吃的人,金黃的皮質才是最精華的,入口彈性十足、超有嚼勁。



每天飯點以前都要提前準備好近百個蘸水調料,既保證了味道,也不會耽擱到客人們的時間。



除了脆皮豬腳,吃火鍋必不可少的就是正宗的富源酸菜了,他家的酸菜原料都是從老家農戶手裡買來的,連醃製酸菜的水都必須要用富源的,平均每個星期就要開車下去拉一次。



店裡有兩種酸菜,一種是蘿蔔絲酸菜,一種是很難吃到的小油菜酸菜。



最愛的還是清香小油菜酸菜,我已經是很多年沒有吃過這種味道了。



蘿蔔絲酸菜清爽潔白,挑起一柱來,從上面粘稠得能拉絲的汁水就能看得出它有多香了。



米飯除了品質用的好以外,都是用農村的大木楨子蒸出來,清香的米飯顆粒飽滿、粒粒分明。



終於熬到了上菜的時候,一個清湯鍋底搭配一個秘製的滷腐蘸水,還有下飯的幹辣椒。鍋底一般店家會搭配上酥肉、脆皮豬腳、豬肚、紅豆等,喜歡吃什麼菜都可以隨意搭配。



鍋底很清爽,裡面的每一種用料都是他家多年來做菜的用心體現。



富源大河的酥肉是很有名氣的,都是用烏豬肉現炸出來的,塊很大,裡面塞了滿滿當當的肉,就算是不加熱吃起來都很香。



秘製蘸水沒有很特別的地方,就是曲靖人喜歡的滷腐蘸水,不過裡面的糊辣椒確實比一般的要香一些,帶著一點柴木的煙火香氣。



幾分鐘後,沸騰的鍋底裡紅豆的豆沙開始擴散開來,湯底的顏色都變得更深了一些;撈起一勺來,各種精彩絕倫的食材立刻呈現於眼前。



肉片非常緊實,隱藏著一種醇香到極致的鮮美之味。



裹上秘製蘸水,各種調料的香味浸入到肉質當中,入口先是麻辣濃香,後是肉質纏綿在唇齒間的厚香,還略帶著紅豆豆沙獨特的口感,叫人無法自拔。



吃他家的火鍋一定要放酸菜配著一起煮,這樣味道才是最完整的,兩種不同口感的酸菜能帶給你截然不同的滋味。



酸菜的美味與各種食材在鍋中相得益彰,把這番人間美味昇華到了一個巔峰的狀態。



煮出來入口酸爽多汁,回味後香味濃厚。拌著米飯讓我不知不覺的吃了三大碗。



一般人是吃酥肉是要切片煮的,我這種大吃貨就直接整塊的下了,這樣吃起來才更滿足。



吃完這頓飯,我的大碼腰帶已經容不下我撐到漲的肚皮了;這樣的味道,不要說是年輕人喜歡了,有一個84歲的老人每個星期都要從大花橋帶著老伴坐公交來這裡吃上一頓。



儘管我宏大的減肥夢想暫時失敗了,但是我一點也不後悔,能吃到這樣的美味實乃人生一大幸事;最後和那些像我一樣想要減肥的朋友們說一句,“你不吃飽,哪有力氣減肥呢”?



在哪:麒麟區南苑路61號——富源大河烏豬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