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你在職場被錘了嗎?

隨便打開一個招聘信息,至少有七成的概率會看到一條關於應聘年齡的要求:應聘者需“35歲以下”。也有一些企業裁員時大刀闊斧“砍”向“35歲+”的人。35歲就像一個天塹,橫亙在職場人士的而立之後、不惑之前。難免困惑:為什麼不是30歲不是40歲,而是35歲?

35歲,你在職場被錘了嗎?


基於幾方面的原因:首先,大學畢業後就24左右,工作5-6年,也就到了30歲,正處在職場經驗、升職的最好時期,其次,40歲又太晚,這個年齡的人,部分大腦功能會出現衰退,導致一些職場人在效率、創新等方面難敵年輕人;只有“35歲+”的人多處於“上有老、下有小”的狀態,家庭因素使其難以全身心投入工作。由此看來,35歲確實是個合乎規律的拐點。

之前在脈脈上看到一則職場焦慮的案例,頓時有種茫然無措之感。30歲,騰訊當了5年客服,曾獲2年優秀員工,離開後找不到工作。

35歲,你在職場被錘了嗎?


騰訊優秀員工尚且如何,其他職場員工又何能避免。可能就會有人問,年齡大的人找工作,就那麼不受待見嗎?

如果站在公司的角度來考慮,回答則是肯定的,公司的這種需求也很合理。

首先,35歲+的職場人,在職場已經耕耘多年,身上那種初入職場時的韌性早已經磨滅殆盡。你可能覺得自己每天工作十個小時就已經對公司夠意思了,但卻不知道身邊的愣頭青都能工作十七八個小時,依然樂在其中。

其次,職場35歲的這一批人,大多已經成為家中的頂樑柱。正如張愛玲所說:中年以後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周圍都是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依靠的人。全家數口的口糧,步步緊逼的房貸房租,孩子的教育以及老人的健康問題,無一不是懸在他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能夠投入到工作的時間和精力都比較有限。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35歲職場人,普遍對於職位或者薪水要求較高,職位和薪水在常人看來,往往和工作年限相掛勾。工作經歷越長,工資越高。但是老闆在決定工資的時候,他們考慮的是,付給你的高薪水,能不能覆蓋到你的人力成本。

往往是我們自以為為公司做了很大的貢獻,幫助公司實現了盈利。其實這只是錯覺,如果公司用另一個人替換了你,它依舊能夠實現盈利,所以真正擁有賺錢能力的,是公司。絕大多數職場人錯把公司的能力當成是自己的能力,他們所創造的實際價值遠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大。

35歲,你在職場被錘了嗎?


經濟學上有一個偉大的定律——彼得定律,通俗來說就是你的工資不斷漲,老闆對你的期待也在上漲,總有一天,你會到達一個自己沒辦法勝任的位置。既然無法勝任,自然無法做出貢獻,收入也不會有所提高。

如果你是靠賣勞力賺錢,3000元起,頂多就是6000塊,超過6000塊,即使你再賣力,兩個新人也足於替代你;

你是白領,靠勤奮和執行力賺錢,那麼1萬可能是天花板;掌握了某種技能,那就2萬;

如果你能帶團隊,那麼天花板還能再高一點,但老闆又會對你有更多期望...

簡單來講,就是每一個職業生涯裡面都會有一個天花板在等著你。顯然,35歲+的職場人是最容易遇見天花板的年齡段。

35歲,你在職場被錘了嗎?


我一直以來都覺得35歲還很遙遠,只有模特一類的工作才是吃青春飯的,現在看來,各行各業都是吃青春飯。而且這個青春的週期越來越短。在職場上,無論多大年齡、無論身處何種位置,員工與員工之間始終存在利益博弈,越早努力奮鬥的人,越能積累到更多應對職業變局、運轉人生走向的底氣和“籌碼”。

白巖松說過“不要埋怨,您和大多數人一樣,因為您和別人一樣看不超過5個網站的內容,每天刷一樣的電視劇,一樣躺著,那您的人生也就和別人一樣”、”人的收入跟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一定要讓自己成為不可替代性高的人”

企業的淘汰,無非是產品不受市場歡迎了。人的淘汰,無非是能力不受市場所需要了,本質是一樣的,一樣的生命週期。

存活下來的,無非是契合了市場的需要,做強做大,無非是不斷佔據市場份額,營收利潤不斷增長,凡是活下來的,無一不是建立了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35歲,你在職場被錘了嗎?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於身處危機的職場人來說,找到化解危機的辦法就是“預”。而學習,就是化解職場危機的有力武器之一。現在的職場人如果不想自己在35歲+的時候被市場淘汰,就應該儘早建立屬於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把自己當做一個品牌來經營,通過不斷學習,把工作當成鍛鍊自己的平臺,每天的工作,更是自我提升、樹立自我品牌的絕好機會。

王小波說:那一天我21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捱了錘的牛一樣。可是我過21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

其實,懂得經營自己的人,任何時代,都是黃金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