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醫藥信息化建設“智慧中醫”


以中醫藥信息化建設“智慧中醫”

國家越來越重視和支持中醫藥發展,對推進中醫藥信息化建設、提高中醫藥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明確要求,中醫藥信息化發展迎來了難得的機遇。

近年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診療區健康信息平臺”和上海市衛健委“上海市中醫大數據平臺”等項目建設,積極推進中醫藥大數據的相關研究及應用,在中醫大數據資源、輔助辨證論治和信息標準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力地推動了成果嚮應用轉化。建立中醫藥信息網絡平臺並不斷完善,為實現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打下堅實基礎,中醫藥大數據建設開發和“互聯網+”發展前景廣闊,中醫藥信息化在健康醫療和健康中國建設中將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儘管中醫藥健康大數據發展取得了較好成績,但目前我國中醫藥與互聯網、大數據等的融合發展尚處於起步階段,中醫藥信息化在實現“融入、整合、跨越”的過程中,還有較多問題亟須完善。

由於大數據的“基礎性、戰略性、資源型”,中醫藥創新發展在大數據背景下呈現遍地開花、蓬勃發展的局面。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不同的團隊及個人根據各自的興趣點進行研究,專業性不足,欠缺整體規劃和全面協調,導致重複低質量研究、分工協調不力。

臨床數據方面,不同地區、上下級醫院之間尚未實現醫療數據資源共享。且大部分臨床數據挖掘與研究內容較為單一,研究方法欠缺統一規範,無法全面系統總結現有研究成果、形成規律性結論、推廣臨床經驗。

科學研究與開發方面,基於大數據的中醫藥預防、治療和診斷疾病數據挖掘目前僅停留在局部領域和個別案例的研究階段。缺乏中醫藥的大數據理論形成具體、成熟的技術手段指導中醫藥現代化的研究。

中醫藥健康醫療大數據跨界人才缺乏。

為此建議:

依照《關於加強本市互聯網數據中心統籌建設的指導意見》,做好中醫藥健康醫療大數據開發應用的頂層設計。從平臺搭建、隊伍形成、資源共享、利益分配和轉化應用等方面加強頂層設計,做好發展規劃工作,提高中醫藥健康大數據開發效率和成果產出應用。

按照上海衛生信息建設的整體規劃佈局,在國家、市、區衛生信息平臺框架內,完善市級中醫藥數據中心,推動中醫藥信息與衛生計生信息資源共享、互聯互通和無縫對接。加強中醫藥服務信息化標準規範建設,建成覆蓋所有醫療機構中醫藥醫療、“治未病”、健康管理、醫養結合的網絡體系和中醫藥綜合信息平臺,建設中醫藥信息樞紐。利用中醫藥“大數據”,提升中醫藥信息服務能力,建設“智慧中醫”。

加快建設中醫藥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體系,選取慢性病、傳染病中的部分病種建立國家和市級中醫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中心。充分發揮大數據業務關聯、挖掘分析、趨勢預測、異常提示等功能,提高疾病診斷和治療效率,為精準醫療服務提供數據支撐和決策支持。

加快中醫藥信息資源共享和交換標準制定。推動標準的有效實施和推廣應用,為數據資源整合、深層次信息挖掘提供研究基礎。成立中醫藥健康醫療大數據信息技術標準委員會,開展中醫藥健康大數據技術方法研究,建立科學實用、廣泛認可、符合中醫藥診療特點和規律的健康醫療大數據信息標準體系。

推進醫療服務模式創新。積極探索便民、利民、惠民的中醫藥服務信息化新途徑、新方法,使中醫健康大數據成為大健康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實現以人的健康管理為中心的精準醫療。

推動中醫藥全產業鏈中的大數據應用。在“互聯網+”融合中醫藥全產業鏈、以人的健康管理為中心的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中藥材價格數據、人的行為數據、消費數據、健康狀況,以及區域病情監測數據等,應通過運用大數據思維,實現基於數據的科學決策,發展醫療健康大數據服務工程,形成中醫藥大數據產業,推動中醫藥產業鏈轉型升級。

培養一批既有醫療衛生工作背景,又有信息技術專業的專家型領導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

(市政協委員,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針灸科主任)

來源:聯合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