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這樣認識“生物鐘”——了不起的“因時制宜”

生物鐘,是生物體生命活動的內在節律性,被認為是由生物體內固有的守時機制控制的,是生物體內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結果。“生物鐘”是由基因決定的,具有遺傳的特點。然而,中醫有著另外的觀念:生命體的這種無形時鐘,是和“天”密切相關的。“天”,不是“蒼天”,不是“青天”,更不是“上天”,而是“天時”。天時的背後是氣的運動變化——氣化。生物體的生成,以及生長(動物的生長壯老已、植物的生長化收藏),都受氣化環境的影響。生命體在進化過程中,早已被氣化打上了“時”的烙印。所以中醫講“因時制宜”。


中醫這樣認識“生物鐘”——了不起的“因時制宜”

“因時制宜”這個詞,在自然、社會、文化和醫學領域都會用到,不是中醫特有的、原創的概念名詞。但是,中醫的“因時制宜”是最有內涵和特色的。

中醫的“因時制宜“”說的是?

“按照季節寒熱的不同,而制定適宜的治療方法”。絕非這麼簡單和泛泛。

簡單分析一下,很容易明白。

時,以四時為本,延申為歲月日刻之用,本質是氣化流行及隨之盛衰變化的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節律。

“時”具有節律性 時,根於地、日、月的運行,謂之“天之度”;實際上是氣化流行的規律,可謂之“氣之數”。《素問•六節藏象論》曰:“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氣數者,所以紀化生之用也。”宇宙萬物永恆地循著天之度、氣之數的演化規律進行著週而復始的運動。主要包括四類節律:①地球繞太陽公轉產生的四時節律;②地球自轉產生的晝日節律;③月、地、日三者之間相對運動形成的朔望月節律。④以五運、六氣、三陰三陽等理論為基礎,藉助干支甲子推演的氣化節律。這也是影響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節律。


中醫這樣認識“生物鐘”——了不起的“因時制宜”

中醫這樣認識“生物鐘”——了不起的“因時制宜”


中醫這樣認識“生物鐘”——了不起的“因時制宜”

“時”是“時象-時位-時氣”的結合 時是以象變為表現、以“氣”為載體的存在,即“時立-氣布-象變”。“氣”體現了時間的流動性,也體現了時間的不可分割。然而,有了“時位”的概念,線性流逝的、不可分割的時間就可以被分階段標示了,亦即被外在賦予了循環往復的特徵,即所謂“無往不復”。時位是相對固定的階段,氣則是有往復、至有先後的。即所謂“行有次,止有位”“時有常位,而氣無必也”。時象,使人可以感知時間,時位讓人可以認識時間,而只有與時氣結合起來,人才能真正的把握“時”。因此,可以這樣認為,“因時制宜”在本質上是“因氣制宜”。

制宜

“制宜”絕不是簡單的“治”宜,內容豐富的多。包括:①養生防病:順應陰陽消長之機,調養形神;把握運氣之化之變,預調民氣。②辨證診斷:結合四時五藏色、脈、症的變化,分析五行生剋乘侮關係,可以輔助臟腑辨證,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斷病情轉歸甚或死生。③臨證施治:制方用藥方面,在升降浮沉、寒熱溫涼上的順逆;服藥時機的選擇。④針刺方面:四時針刺深淺與“針刺逢時”。⑤司歲備物:一年生成、偏性較大的一類藥物,受主歲之氣、主時影響較明顯,在氣味的薄厚、性用的躁靜、治保的多少、力化的淺深等方面有所差別,故當“司歲備物”“伐取得時”以盡其用。

因時制宜

根據氣化流行及受之影響的人體陰陽、臟腑、營衛氣血盛衰的時間節律,養生防病、診治疾病的思想、原則和方法,稱為“因時制宜”。可應用於養生、防病、辨證、制方用藥及針刺等整個中醫診療過程之中。

總之,從古代自然哲學醫學模式走出的中醫,在人的自然屬性這條路徑的深入恰是現代與醫學所難以企及的,至少目前如此。其中,走的最遠、最為深入的當推中醫“因時制宜”理論,它以“氣”為媒介,以時為正,將生命融入於宇宙自然之中,為我們如何以整體眼光看待人與自然、如何利用自然的力量來衛護生命指明瞭方向和路徑。


中醫這樣認識“生物鐘”——了不起的“因時制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