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何帆:全球化要終結的趨勢下,留學該何去何從?

何帆,著名經濟學家,上海交大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兼任熵一資本首席經濟學家,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北大匯豐商學院經濟學教授。有著20多年政策研究和市場諮詢經驗的何帆教授,跟蹤過國家很多重大決策的討論,主持多項世界性課題研究,出版了《變量 》、《大局觀:真實世界中的經濟學思維》等多部專著。

經濟學家何帆:全球化要終結的趨勢下,留學該何去何從?

何帆教授認為 “教育從來就是整個經濟中必不可少的一環,而經濟又同時會對教育產生影響”,這也使我們在這個疫情肆虐全球,經濟放緩甚至面臨衰退,大家都在恐慌“全球化就此終結”的時候,對疫情後世界變局對留學、對中國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影響及對策產生了很多疑問。

何教授認為,留學正在發生變化,但越是在全球化退步的時期,越是需要逆行者;未來的社會各方面都是變局,而“迂迴的路,可能會更好”。

下面就以第一人稱的形式呈現何帆教授對於疫情後教育的看法和見解。

1

變局之下的留學

▷“全球化的黃金時代已經基本過去了”

我們這代人,基本都生活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和平年代,也是全球化的黃金時期,所以我們會認為很多東西是天經地義的。但如果你從歷史長河的角度來看,就會發現,我們認為天經地義的事情,未必如此。因為從大的歷史尺度來看,一個人一生中從來沒有經歷過戰爭或者社會動盪,其實很少有。

經濟的高速增長往往也就是一代人的事情,一直和平其實也是很少見的

現在,全球化的黃金時代已經基本上過去了,很可能未來各種保護主義、民粹主義、排外、種族歧視等我們或許不習慣的東西都會出現,所以,以我對時代的判斷來講,我們的孩子將很可能不得不面對更多的風險

但是,也並不是說“全球化就此終結了”,很多人認為全球化就一定是越來越開放,但實際上開放到一定程度,就會收縮;收縮到一定程度,又會開放。

這個過程中人的心理就是“我要擁抱這個全球化,然後我要覺得不安全,我就會退回到自己”,但是退回來其實也是一件好事兒,因為退回來之後,他覺得能夠保護自己,等到有足夠自信的時候,他再走出去。

▷“留學家庭將面臨的一個變局”

受到這次新冠疫情的影響,我要提醒那些準備送孩子出國的家長,將面臨一個非常大的變局,尤其在短期之內,各國對中國的排斥、歧視都會越來越多。

因為,往往是在經濟高速增長的時候,人內心中那些比較積極向上的東西會被激發出來。所以在經濟高速增長的時候大家會更樂觀、更開放,大家會更接受跟自己不一樣的東西。但是在經濟低迷的時候,人本能會回到排外、歧視的狀態,“我不願意承認是我的錯,我就要找一個替罪羊”。

這個時候,由於中國的文化和體制跟別人都不一樣,再加上中國現在的力量又變得強大了(你在軟弱的時候,別人不會覺得你有威脅,但你現在強大了而你又跟別人不一樣,同時,別人又不理解你),這時候我們會經歷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

我們沒辦法去改變別人對中國的成見,而你又是中國的一部分,這個時候你會發現“這件事情其實是別人的事情,不是你的事情,你再怎麼做也是改變不了的”

。由於你的膚色決定了你長得樣子跟別人就不一樣,所以你是否站隊支持中國,都不能改變他們對華裔和亞裔的看法,這是一個客觀的現實。

我的判斷,總體來講不會很樂觀,這使得去美國留學包括留在美國的華人遇到的挑戰會越來越大。當然不是說不能去,但是你肯定要把這些風險因素考慮進來,考慮到今後留學遇到的狀況會跟原來不一樣。

經濟學家何帆:全球化要終結的趨勢下,留學該何去何從?

▷“留學是擴展世界觀的必須”

我個人是鼓勵孩子出國留學的。一個人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有一段出國的經歷,我覺得對他來講是必須的,是他擴展自己的世界觀所必須經歷的

但是,“留學”可能跟過去不一樣了。過去的時候,你會覺得中國的教育全都不行,必須要換成西方的教育才能夠做好,而現在你其實是雙軌制:一方面,你會知道中國的教育裡有一些是不行的,有一些還是可以的,而西方的教育裡也是有一些是好的,有一些可能也會有問題。

所以,當你的孩子出國時,你應該告訴他,“你的目標不是把自己同化成一個美國人,而是,你要掌握兩種語言,兩種文化,要有兩套操作系統,不僅僅是個雙語人,更是個雙文化人,可以隨時切換兩個文化體系”。這樣,他未來脫穎而出的機會才會更多

所以反而越是在全球化可能退步、大家越來越保守的時期,越是需要逆行者,越是要你出去一下。

▷“留學的溢價已經基本沒有了”

前面說到了,這時候出國留學,跟以前出去整個心態和準備都應該不一樣了。

中國家長原來的期望值其實是不現實的。原來的期望值是“我既然出國了,我國外學校的品牌會比國內學校的品牌有一個溢價”。現在,如果你還是指望這個的話,那就沒必要出去了,因為現在這個溢價基本上沒有了。

這是個大趨勢,以後無論是什麼,國外品牌和國內品牌之間的溢價空間都會越來越小。就像手機,一個華為手機和一個蘋果手機溢價空間越來越小一樣。所以你要是指望說“我在國外留學,我回來就得拿比國內更高的工資”,你想都不要想。你很可能拿的工資比國內畢業的大學生還少。

但你獲得的是什麼呢?就是“我有一段獨特的經歷,我學了一門語言,我交了國外的朋友,我還知道在異國他鄉是怎麼生活的。”

經濟學家何帆:全球化要終結的趨勢下,留學該何去何從?

▷“尋找全球化沙漠中的綠洲”

很多家長還關心,去美國留學後是應該鼓勵孩子留在美國工作呢?還是回國工作呢?其實不論是回國還是留在美國,都要考慮到,

情況和以前也是不一樣了。

留美工作跟原來不太一樣的是,原來可能很多中國人想得很簡單,就是“反正美國也不是我們的國家,就給別人打工好了”。所以中國人很多理科生基本上都是去學計算機,然後去當個碼農,文科生基本上都去學工商,之後也是給別人打工。

接下來,你會看到在很多技術領域裡逐漸對中國人比較排斥。這時候,你再想找個打工的工作都可能會遇到歧視。但這也有它的好處:因為中國人又聰明又勤奮,過去野心沒被激發出來,很可能現在受到限制後,會逼出來一批像猶太人一樣在美國創業的中國企業家,比如Zoom的創始人袁徵。

還有一點,原來我們覺得美國就是美國,不需要考慮留在美國的某個特定城市、特定部門。而現在要留在美國的話,一定要去美國那些相對來說教育程度比較高、城市化水平比較高的地方。美國未來會變成一個在民粹主義的沙漠裡,有一塊一塊全球化綠洲的國家。你一定要留在那些“綠洲”裡,一旦到沙漠裡去,作為一個外鄉人你可能會很慘。

在綠洲裡,其實大家是連在一起的。你會看到很多情況是一樣的,可能在紐約的一個人,他乾的工作和在倫敦一個人乾的工作是一樣的,倫敦的一個人和在新加坡的人乾的工作又是聯繫起來的,可是這些地方全部都是全球化的綠洲。而你離開這些地方,到全球化的沙漠中的話,那裡的人的觀念和意識都會不一樣。

所以這時你再去想“我到底要不要留在美國”的時候,你要想的不只是留在美國,而是要想留在美國的什麼地方、跟什麼人在一起!你得跟和你一樣的人待在一起,放棄說“我現在是美國人”。你不是美國人,你只是美國裡面能跟你談得來的一部分的人,所以你要想好去美國有全球化的人的地方。

而回中國是另外的狀況。中國人從內心深處是擁護科技進步、擁護全球化的,因為我們得到的好處非常多。其次中國人對宗教、政治、意識形態等其實不是很關心,我們關心的主要還是怎麼賺錢、怎麼讓自己的生活更好,所以從世俗的角度來說,如果你關心怎麼多賺點錢,怎麼把生活搞上去,中國這個市場是你絕對沒有辦法放棄的,

中國未來的機會會越來越多

要注意的一點是: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不是學了什麼東西,而是“我增長了膽識,我體驗了國外的生活,我見識了哈佛‘不過如此’,會增加我的自信心”。如果你畢業後還回到中國,那你回國後必須要有從零開始的思想準備。哪怕你在哈佛、斯坦福受過教育,你在那裡受的教育不會有助於你更好地理解中國,所以你回到中國後還必須得完全清零,然後從頭學習關於中國的本土知識,你才能夠做到雙文化人、兩套操作系統在體內。

2

變局下的中國教育

▷“越是經濟高速增長,人越焦慮”

中國的教育現在的確存在很多問題,但它是整個社會的問題。這裡可能有體制的問題,比如說我們教育中有一種慣性:就是特別習慣去培養聽話、懂事、不惹麻煩的孩子。那些比較另類的、有自己想法的孩子在這種教育裡就不太受鼓勵。另外,這一代的中國父母在教育方面形成了一種共識,就是把教育當成了一種軍備競賽,所以就裹挾著整個教育。

教育,它不只是一個體制的問題和學校的問題,更多其實是在父母這邊。但這又不是家庭的問題,它是個社會問題。有個很奇怪的現象,往往在經濟增長最高速的時候,人是最焦慮的一代,美國也一樣。

整個社會都慌、都焦慮,個人很難做到不慌。但是,你要提醒自己慌也沒用,你要應對,因為你不可能完全脫離這個社會。所以你得學會在這樣的社會里生存的辦法,同時不要讓自己完全陷到裡頭。

孩子也是在一個社會里,所以比如說像打遊戲這件事情,你可能對孩子的要求特別嚴格,但最後的結果呢,可能是這個孩子跟別人溝通的時候,他們沒有共同話題。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能夠跟別人比較一樣,但在這個比較一樣區間裡,你只要能夠做得跟別人不一樣,其實騰挪的空間還是蠻大的。

我既不同意有些家長認為“自己的觀念是對的、別人的是不對的”,就堅持走一個特別特別少有人走的路(那條路當然也可以走,但是會很難很難);也不同意“別人都這麼做,我們就完全跟別人一樣”。你可以跟別人比較一樣,但同時內心知道“我是我,我跟你不一樣”。我覺得這是一種比較現實主義的對策。

▷“未來一個人可能得有兩份工作”

未來的變化會這麼多,各方面都是變局,孩子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才是他獨立生活剛剛開始,離他具備應對社會的能力還差得遠呢。

未來會有4億崗位被人工智能替代,再加上社會變局的風險,我們下一代所需要的生存技能和我們這一代會有很多不一樣。

以後不分白領藍領,那些能夠被標準化、程序化的都會被替代。比如原來藍領工人搬運大件的工作,現在基本上全都被機器替代了;白領行業中,類似填寫納稅表、做證券分析等可以被標準化的東西也都會被替代,所以金融也已經是個沒落的夕陽產業了。

在未來,千萬不要認為我選了一個行業,這個行業就一定能夠保證我一輩子衣食無憂。應對未來最好的辦法,一個人得有兩份工作,一份主業 + 一份精通到可以作為職業的技能,這個技能可以輔助你的主業,讓你變得更加不一樣。

比如說我是個經濟學教授,假如同時我的西班牙語能夠達到口譯的程度,這時候我可能就有一個獨特的技能組合。如果真的有一天金融專業沒了,我就可以轉到另外一邊去,所以我覺得這可能是一種新的思路。

對於教育來說,你學得越雜、越跨界,以後可能生存能力越強大。

經濟學家何帆:全球化要終結的趨勢下,留學該何去何從?

▷“中美的教育模式都不是完美的”

其實教育就是一個手段最後的目的就是一個,怎樣能更好地激發興趣。中國的教育強調的是“有一些東西你如果不刻苦訓練你是沒興趣的”,比如練鋼琴、小提琴都會經過一段很痛苦的過程,然後突然有一天你發現自己居然能玩了,有自信心了,繼而產生了興趣。美國教育強調“給你充足的自由,你自己摸索出興趣”。

但問題在於,這兩個模式都可能出問題:不斷地練習有時反而扼殺了孩子的興趣,同樣美國的那種給他充分自由,他可能就變懶了,也不會有興趣。

有的孩子需要更多的自由才會有興趣,有的孩子適合給他壓力他會更有興趣,因人而異。其實用壓力還是自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哪種方式能夠讓他找到內心的召喚,找到自己的興趣,而這種興趣會不斷地產生內驅力讓他前行,他成功的概率才會更大。

中國教育通過不斷訓練,可以訓練出刻苦、吃苦的精神,我覺得這都是挺好的。但是我們不能忽略的一點是:你訓練的許多東西,比如刷學科題目等都是為了考試,

而考試後,拿到那個錄取通知書只是一個開始,在真正的職場中,這些東西都是用不上的。

所以,面對變局我們需要的實際上是應對現實的能力,他跟你學的什麼專業都沒關係,說白了無非就是你跟人打交道的能力,識別人心的能力,溝通表達的能力,邏輯思考的能力,批判思維的能力等等。

3

變局下的家庭教育

▷“敢於做小池塘裡的大魚”

中國的教育還是太單調,而且什麼東西到最後都弄成標準化,家長們由於視野比較窄,受功利心驅使,跟著標準化“雞血”。

中國父母這種特別雞血的教育,往往會對孩子的成長不利。因為它看起來好像特別注重實效性,但反而,這世界上很多事情就是你越在乎的東西越得不到

。比如中國家長普遍很嚴重的“名校情結”,其實不然,孩子能考上名校,是因為你的孩子牛逼,而不是因為名校牛逼。

有很多研究發現:比如說這個孩子他考到了哈佛,然後他不去,選了另外一個不如哈佛的學校,最後的成就基本上是一樣的。這是“你到底是在一個大池塘裡當一條小魚,還是在小池塘裡當一條大魚”的問題,往往是在小池塘裡當大魚,對孩子的成長是更有利的

同樣需要被打破的,還有對排名的焦慮。到了美國,就會發現它們其實沒有排名。除了大家都能說得出來的幾所名校外,排名50和70的都沒啥差別,其實排名100以內的都相當不錯了,大家心裡就應該從容一點,降低一些期望值。對於實在期望值比較高的家長,我覺得其實你在top30的學校,基本上世界的舞臺就為你開放了。

孩子在中國學校讀書也是這樣,最好的選擇,肯定不是考第一名,當然也不能考最後一名。最好就是你能夠考到群體裡的15%以上,100個孩子你能考到15名左右,證明你的智力和考第一名的智力基本上是一樣的。

當那個考第一的人把所有的資源都用在考試上時,你可以很輕鬆地考到第15名,但同時會有大把的時間和精力去玩,去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這個更重要,因為最後是興趣使得你更加多元化,也可以帶給你內驅力。

經濟學家何帆:全球化要終結的趨勢下,留學該何去何從?

▷“未來成功的一定是能打通各個社會階層的人”

有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進了名校之後,再處處向上攀,將來就能夠出人頭地。他們可能有努力向上的情結,讓孩子只去接觸比自己更高的社會階層,然後不去看別的事情,但到最後你很可能既夠不上更高的階層,也忘了自己原來的階層。

按照這種培養方式,只能培養出來很多未來職業地位岌岌可危的中層,是培養不出來領袖人物的。

我要推薦給特別焦慮的家長一本書,就是寫美國最頂尖私校聖保羅中學的《特權》,作者是這個學校畢業生,後來又在這個學校擔任老師。在這所中學裡,有一批美國頂級精英家庭的孩子,也有來自中產階級和弱勢群體中的非常聰明的孩子。

這本書的作者就觀察到,特權階層有一個特點就是“很淡定”。比如說對待學校裡負責掃地的、廚房裡的這些校工,往往是中產階級家庭出來的孩子不跟這些校工講話,因為他們太熟悉這個社會階層了,就覺得跟這些階層講話的話很掉價。反而是那種特權階層的孩子,特願意去跟他們聊天,“因為我是上流階層的,我以後我要統治你,我要了解你的性格”,他們不會覺得這種行為有危險,所以可以很從容很淡定地交往。

事實上,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非常成功的話,他一定是能夠打通各個社會階層的人。

當他看到貴族的時候,他知道貴族的生活是什麼,絲毫不發怵;當他看到社會底層的時候,也絕對不會嫌棄,作為領導者呢,是有義務去了解那些跟你不一樣的社會階層的。

▷“迂迴的路,可能更好”

現在的家長特別關心孩子的教育,但問題是視野太窄。他確實不知道未來的孩子會遇到啥,他以他的生活經歷去教育孩子時,給孩子想的出路也都非常窄,基本上就兩條路:考研和考公務員。他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其實是非常豐富的,所以有時候會堵死孩子的很多路。

你必須要知道,未來孩子的成長期會比我們想象的時間長很多,你不應該把孩子成型的時間檻定在20歲,而是預測他未來很可能直到30歲、40歲才會成型。

美國經常會出現那種大學畢業之後(哪怕是很好的大學、文理學院)不急著工作,而是去阿富汗、去印度一年兩年,回來之後再讀個什麼商學院,然後再找尋自己的事業方向的人。中國家長會覺得“孩子花了這麼多錢,上了這麼多學,怎麼還不掙工資”,而美國家長覺得這樣很正常。其實那條

更迂迴的路,反而可能是更好的。作為家長,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去支持孩子,要有 “淡定的心態”,這也是我看《特權》的一個啟發。

比如,我們很多家長會以為希望孩子將來經商,就應該讓他大學去學經濟學這樣的專業。其實這完全是死路一條,因為學經濟學和經商一點關係都沒有。合理的道路是什麼呢?是先讓他學個別的專業,如果理科好就學數學或者統計學之類;如果對文科感興趣,就學類似考古學、人類學這樣的專業,只要孩子喜歡就好。等到掌握了一門專業技能後,出去再闖蕩兩年,然後再去專心上一個頂級的商學院,這才是最佳的配置。

經濟學家何帆:全球化要終結的趨勢下,留學該何去何從?

▷“‘淡定’父母才能獲得‘先行者紅利’”

我們教育焦慮,很大的原因是“這一代父母的教育理念就是這樣,說啥都沒用”,這種情況下,誰先覺醒誰就能獲得紅利。

道理很多人都知道,關鍵就在於“你敢不敢”。如果大家都用一個辦法的時候,是沒有超額利潤的;如果你敢於走一條另外的、不一樣的路,你比別人醒得早,你更有膽量,有從容的心態,就有了教育上的“特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