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魚米之鄉”,上世紀鐵路之家,繁華落盡,何去何從?

寶雞有一個地方叫“馬營”,顧名思義,這個地方曾經牧過馬,因此得名。

相傳明末清初,這裡一片荒草沙灘,鎮守大散關的騎兵牧馬將軍,將他們的指揮營駐紮在這裡,上下馬營,隔著渭河水相望,因此被人們稱為“馬營”。

明清“魚米之鄉”,上世紀鐵路之家,繁華落盡,何去何從?

上馬營公交站

明清“魚米之鄉”,上世紀鐵路之家,繁華落盡,何去何從?

上馬營公交站

現如今的馬營,正在上演一場新老交替的歷史演繹,一邊是高聳崛起的高樓大廈,一邊是低矮老舊的老房子。時代的變遷,在這裡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痕跡。

  • 明清時期:寶雞少有的“魚米之鄉”

明清以前,寶雞縣城( )東南都是灘塗之地,地勢低窪,很容易被水淹沒。人們不敢在這裡耕作糧食,因此土地多被荒蕪。

到了明清時期,渭河北岸的上馬營地段,有人開始挖地平整灘塗、修築堤壩、開墾田地,引來渭河水灌溉莊稼。零星有人家,開始在這裡居住

明清“魚米之鄉”,上世紀鐵路之家,繁華落盡,何去何從?

為了鼓勵大家開墾荒地,清政府出臺了一項政策“新開荒地免稅六年”。當時,居住在北坡的人,有的家裡土地少,有的是流亡過來的農民,這些人來到了渭河灘塗,加入開墾荒地的大軍

剛開始非常艱辛,落後的人力,對大自然的改變微乎其微,人們辛苦種植的莊稼,還是經常被水淹沒。後來,一直到了清末民初,才逐漸形成了上馬營、宴家莊、黃村和東嶺村四個村子。

明清“魚米之鄉”,上世紀鐵路之家,繁華落盡,何去何從?

這些居住在河灘的居民,引來渭河水漫灘,淤地造田。具體做法是:先將荒灘分成幾個小塊,再將渭河水引入小塊地中。

經過一段時間沉澱,再將積水排幹,河水攜帶的泥沙,便沉澱在了灘地上,這樣反覆經過幾次,才有適合耕種的土地出現。

明清“魚米之鄉”,上世紀鐵路之家,繁華落盡,何去何從?

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經過數十載努力,昔日的灘塗地,終於變成了肥沃的麥田和稻田。民國時期,四個村子的耕地經常大獲豐收。

這裡盛產小麥、稻穀、黃豆、還有魚鱉蝦蟹、蓮藕、河蚌等,成為了寶雞縣當時少有的“魚米之鄉”。

  • 50-70年代:人聲鼎沸的鐵路人之家

上馬營的輝煌時刻,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那時,寶成鐵路開始修建。修建工人組成的機關單位——鐵道部第六工程局,就駐紮在上馬營,從此,這裡成了寶雞鐵路人的“天下”

明清“魚米之鄉”,上世紀鐵路之家,繁華落盡,何去何從?

為了修建寶成鐵路,他們購置了285畝土地,在這裡建起了機關、辦公室、職工宿舍、俱樂部、醫院、學校、商店、煤場、糧站等大批建築,這裡成了龐大的、鐵路職工聚集地。

鐵路工人來到這裡後,逐漸吸引來了更多的人,更多的單位接踵而來。像1003國家糧庫、6501國家儲備庫、寶雞石油機械廠東廠、陝西鑄造廠、寶雞機床維修廠等大型單位,都搬遷到了這裡。

明清“魚米之鄉”,上世紀鐵路之家,繁華落盡,何去何從?

上馬營變得越來越熱鬧。到了60、70年代,這裡已經形成了三個片區,西部為鐵路、石油等單位,東部為1003國家糧庫和6501儲備庫等單位。

中間地帶和金臺大道以南地區,基本是耕地和水田,種植著小麥、玉米和水稻等。遺憾的是,後來隨著城市發展,地表水消失,許多農田改種蔬菜。

明清“魚米之鄉”,上世紀鐵路之家,繁華落盡,何去何從?

如果那個年代,你生活在上馬營,還能看見不少外國人,他們是來自蘇聯、法國,還有羅馬尼亞的鐵路專家,還有一些國外的技術服務人員,也居住在這裡。

1971年,寶雞鐵路分局在上馬營成立,光是職工就有2萬多人。他們對上馬營的街道、文化宮、住宅樓、食堂等,都進行了翻修或重建。上馬營街道人流如梭、商品琳琅滿目,可謂熱鬧非凡。

明清“魚米之鄉”,上世紀鐵路之家,繁華落盡,何去何從?

  • 80-90年代:繁華落盡、滿眼回憶

到了1987年,寶雞鐵路分局併入了西安鐵路分局,昔日風光不再。西安鐵路分局,先後在上馬營兩次購地28畝35畝,給職工建設住宅區。

後來又在陳倉園買了100畝地,建起了職工住宅樓,因此大家都把這些小區分別叫28畝地、35畝地和100畝地。

明清“魚米之鄉”,上世紀鐵路之家,繁華落盡,何去何從?

今日上馬營,新舊交替

2000年後,寶雞機務段、寶雞車輛段等10個鐵路基層站段撤銷,往日熙熙攘攘的景象已成過眼煙雲。

如今的上馬營,依然住著許多寶雞鐵路職工,他們中很多家庭都是世代鐵路人。這些人逐漸老去,守著這片昔日的繁華地,滿眼望去盡是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