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鱼米之乡”,上世纪铁路之家,繁华落尽,何去何从?

宝鸡有一个地方叫“马营”,顾名思义,这个地方曾经牧过马,因此得名。

相传明末清初,这里一片荒草沙滩,镇守大散关的骑兵牧马将军,将他们的指挥营驻扎在这里,上下马营,隔着渭河水相望,因此被人们称为“马营”。

明清“鱼米之乡”,上世纪铁路之家,繁华落尽,何去何从?

上马营公交站

明清“鱼米之乡”,上世纪铁路之家,繁华落尽,何去何从?

上马营公交站

现如今的马营,正在上演一场新老交替的历史演绎,一边是高耸崛起的高楼大厦,一边是低矮老旧的老房子。时代的变迁,在这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痕迹。

  • 明清时期:宝鸡少有的“鱼米之乡”

明清以前,宝鸡县城( )东南都是滩涂之地,地势低洼,很容易被水淹没。人们不敢在这里耕作粮食,因此土地多被荒芜。

到了明清时期,渭河北岸的上马营地段,有人开始挖地平整滩涂、修筑堤坝、开垦田地,引来渭河水灌溉庄稼。零星有人家,开始在这里居住

明清“鱼米之乡”,上世纪铁路之家,繁华落尽,何去何从?

为了鼓励大家开垦荒地,清政府出台了一项政策“新开荒地免税六年”。当时,居住在北坡的人,有的家里土地少,有的是流亡过来的农民,这些人来到了渭河滩涂,加入开垦荒地的大军

刚开始非常艰辛,落后的人力,对大自然的改变微乎其微,人们辛苦种植的庄稼,还是经常被水淹没。后来,一直到了清末民初,才逐渐形成了上马营、宴家庄、黄村和东岭村四个村子。

明清“鱼米之乡”,上世纪铁路之家,繁华落尽,何去何从?

这些居住在河滩的居民,引来渭河水漫滩,淤地造田。具体做法是:先将荒滩分成几个小块,再将渭河水引入小块地中。

经过一段时间沉淀,再将积水排干,河水携带的泥沙,便沉淀在了滩地上,这样反复经过几次,才有适合耕种的土地出现。

明清“鱼米之乡”,上世纪铁路之家,繁华落尽,何去何从?

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经过数十载努力,昔日的滩涂地,终于变成了肥沃的麦田和稻田。民国时期,四个村子的耕地经常大获丰收。

这里盛产小麦、稻谷、黄豆、还有鱼鳖虾蟹、莲藕、河蚌等,成为了宝鸡县当时少有的“鱼米之乡”。

  • 50-70年代:人声鼎沸的铁路人之家

上马营的辉煌时刻,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那时,宝成铁路开始修建。修建工人组成的机关单位——铁道部第六工程局,就驻扎在上马营,从此,这里成了宝鸡铁路人的“天下”

明清“鱼米之乡”,上世纪铁路之家,繁华落尽,何去何从?

为了修建宝成铁路,他们购置了285亩土地,在这里建起了机关、办公室、职工宿舍、俱乐部、医院、学校、商店、煤场、粮站等大批建筑,这里成了庞大的、铁路职工聚集地。

铁路工人来到这里后,逐渐吸引来了更多的人,更多的单位接踵而来。像1003国家粮库、6501国家储备库、宝鸡石油机械厂东厂、陕西铸造厂、宝鸡机床维修厂等大型单位,都搬迁到了这里。

明清“鱼米之乡”,上世纪铁路之家,繁华落尽,何去何从?

上马营变得越来越热闹。到了60、70年代,这里已经形成了三个片区,西部为铁路、石油等单位,东部为1003国家粮库和6501储备库等单位。

中间地带和金台大道以南地区,基本是耕地和水田,种植着小麦、玉米和水稻等。遗憾的是,后来随着城市发展,地表水消失,许多农田改种蔬菜。

明清“鱼米之乡”,上世纪铁路之家,繁华落尽,何去何从?

如果那个年代,你生活在上马营,还能看见不少外国人,他们是来自苏联、法国,还有罗马尼亚的铁路专家,还有一些国外的技术服务人员,也居住在这里。

1971年,宝鸡铁路分局在上马营成立,光是职工就有2万多人。他们对上马营的街道、文化宫、住宅楼、食堂等,都进行了翻修或重建。上马营街道人流如梭、商品琳琅满目,可谓热闹非凡。

明清“鱼米之乡”,上世纪铁路之家,繁华落尽,何去何从?

  • 80-90年代:繁华落尽、满眼回忆

到了1987年,宝鸡铁路分局并入了西安铁路分局,昔日风光不再。西安铁路分局,先后在上马营两次购地28亩35亩,给职工建设住宅区。

后来又在陈仓园买了100亩地,建起了职工住宅楼,因此大家都把这些小区分别叫28亩地、35亩地和100亩地。

明清“鱼米之乡”,上世纪铁路之家,繁华落尽,何去何从?

今日上马营,新旧交替

2000年后,宝鸡机务段、宝鸡车辆段等10个铁路基层站段撤销,往日熙熙攘攘的景象已成过眼烟云。

如今的上马营,依然住着许多宝鸡铁路职工,他们中很多家庭都是世代铁路人。这些人逐渐老去,守着这片昔日的繁华地,满眼望去尽是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