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房子難買也難賣,為何總是被告知開盤即售完”?

買房對於很多人來說,一直都是老大難的事情。20年前是爭取不到購房指標,即便有錢也買不了。而如今卻是房子一大堆,可是卻沒錢購買。雖然都說現在的樓市是“有市無價”,想賣的賣不出去,想買的又買不起,可每每去到售樓處看房,卻總會被告知“開盤即售完”,這就有些讓人疑惑了,現在的房子到底好不好賣呢?為什麼房子一開盤就被“搶購”一空?一個做過多年銷售的老朋友交了實底,其中的原因居然出乎意料。

現在房子難買也難賣,為何總是被告知開盤即售完”?

其實,房產交易不僅僅是像普通商品那樣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那麼簡單,而是打的一場心理戰。房企若是想做強做大,多少也得懂點心理學。朋友說開發商賣房時有5個常用且屢試不爽的“技巧”:飢餓營銷、捂盤惜售、中介分銷、預售集資、演員炒作……聽他說完,終於搞懂是怎麼回事兒了,原來套路這麼深。

飢餓營銷

這種營銷模式大家都多少有些瞭解,很多行業都因此而獲利,房地產也是如此。貪婪和獵奇是人性的弱點,越容易得到的就越不會被珍惜,所以開發商也正是利用了這一點來刺激人們消費。很多人對於“限量版”、“限時搶購”這類詞沒有抵抗力,生怕錯過“佔便宜”的機會,越難搶就越要擠破腦袋地得到它,殊不知這樣是正中了商家的下懷。

捂盤惜售

現在房子難買也難賣,為何總是被告知開盤即售完”?

由於現在很多樓盤都是多期的,因此開發商為了快速回籠資金去建造下一期樓盤,就選擇分批次的銷售模式,而且這樣做還能越買越值錢,那麼具體怎樣操作呢?不同批次賣給不同類型的人,先用第一棟樓來試水,如果銷量好,就把後幾棟樓同樣好賣的戶型和樓層進行捂盤,先把不好賣的房子推銷給不懂行的購房小白,這樣就可以提高銷量,快速清庫存,不至於砸手裡太多尾盤。而好賣的房子在之後一段時間裡會加價出售,獲取更多利潤。

中介分銷

當然,試水也有行情不好的時候,那麼這時商家就會與中介合作,讓其代理銷售部分新房,以優先代理權作為交換條件,來達到互惠共贏的效果。比如,當購房者到中介買房時,看到售價比售樓處高一些的時候,就會回過頭去售樓處看房。亦或是把房子低價銷售給周邊的企業,確保可以回本,而剩下賣不出的房子就可以抵押給銀行進行拍賣。

預售集資

相信很多人在買房的時候,都遇到預售和優惠,“交5000抵3萬”這種認籌行為其實就是一種商家快速回籠資金的套路,根本沒有什麼優惠。不信的話可以等該樓盤售尾盤的時候再問問價格,大多都與認籌後的價格等價,甚至更便宜。不過最後若是可以順利交房也不虧,但如果遇到爛尾或質量糾紛,那麼這錢可就白花了。

現在房子難買也難賣,為何總是被告知開盤即售完”?

演員炒作

就好比我們路過一家飯店,如果大廳冷冷清清,可能不會有人想要走進去吃,但若是大廳裡滿坑滿谷的人,甚至還有在外面排隊的話,通常都會吸引很多人去光顧,樓市亦是這個道理。每每到開盤的時候,少不了“群眾演員”的戲份,而且已經形成了專職行當。很多“專職演員”不僅有薪資,還管吃喝,演的了瘋狂搶房的購房者,也演的了憤怒打砸的房鬧。若是銷售處因“房鬧”打砸而上了新聞,這無疑是一次免費的宣傳廣告。

小編溫馨提示:習慣衝動消費的購房者最好找一個理性的朋友陪同去看房,看房前多做些功課、打消貪小便宜的觀念,牢記貨比三家,就可以避免被忽悠所左右。買房有風險,入手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