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體檢能發現嗎?


為什麼我體檢一切正常,卻是癌症晚期?是檢測儀器有問題?是醫生能力不行?是他們故意隱瞞我?

大家可能有各種各樣的瞎想和揣測,但事實是我們對體檢有太多的誤區,太滿的期待。常規體檢並不能讓我們偵查出那麼多的信號,體檢無恙、沒發現癌症並不能高枕無憂,以為健康體檢就可以防癌更是大錯特錯。

現有的各種公司、組織和社區為大家提供的都是雷同的體檢套餐,主要目標是針對一些常見病,如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相對應的血脂,血壓,血糖這些比較容易檢測的指標,而針對腫瘤的體檢要複雜的多。

儘管隨著人們對癌症的重視,許多體檢套餐都增加了針對腫瘤的檢查項目,各種腫瘤標誌物的檢測甚囂塵上,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證據表明腫瘤標誌物能 100% 查出腫瘤患者。

而且體檢仍然不可能將全身各個器官都探測到,總會有遺漏。一些發病率不高的疾病,更不可能動輒就上 CT、MRI、PET,要使用容易操作的經濟實惠的儀器檢查,比如超聲,但超聲所能檢查器官有限,對於位置比較深的器官如胰腺等,超聲不易發現。 此外,很多檢查有創性較大,比如腸鏡,不可能人人都做、年年都做。


常規的體檢是很難發現癌症的。真正想要及早發現癌症,可以有針對性地做一些癌症篩查項目。

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體檢能發現嗎?


絕大多數癌症在早期的時候,並不會影響到常規體檢的生理指標,比如血常規、肝功、腎功等。

所以,我們每年進行的常規體檢,主要目的是為了評估咱們身體的整體狀況和主要器官的功能;也可以診斷出常見慢性病,比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

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體檢能發現嗎?


等到發現症狀再去查出來的癌症,往往癌症已經進展到中晚期,危險性就相當高了。

而並沒有症狀,但是有針對性的進行癌症篩查,往往能夠更早期地發現癌症早期病變,有針對性地及早處理,那麼危險性就低很多。

  • 其他惡性常見腫瘤如果及早發現,如結腸癌 5 年生存率可達 90% 以上;
  • 早期乳腺癌甚至可以達到 100%。


40 歲,要做這 6 個篩查項目


癌症在各個年齡都有發生,但是年齡依賴性非常大,40歲是一個分水嶺。40歲之前相對較少,而過了40歲癌症發病率成倍得增加。

因此,針對 40 ~ 50 這個年齡段的朋友,重點推薦以下 6 個篩查項目。

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體檢能發現嗎?

1. 胃癌

有胃癌家族史、長期飲食習慣不良、胃不好的人,推薦進行一次幽門螺桿菌和胃蛋白酶原的聯合檢查,根據檢查後判斷是否需要做胃鏡。

2. 食管癌

有食管癌家族史、長期飲食習慣不良、在食管癌高發地區的人,可以做一次食管鏡或胃鏡檢查,根據檢查情況判斷後續檢查頻率。

3. 肝癌

有乙肝、丙肝等慢性肝病史,長期酗酒,重度脂肪肝,肝癌家族史。建議每半年或 1 年進行腹部超聲和血清甲胎蛋白(AFP)檢查。

4. 結直腸癌

即使沒有腸癌家族史或慢性炎性腸炎,也建議從 45 歲開始做結腸鏡檢查,以篩查結直腸癌。檢查後如果沒有息肉或其他病變,之後可以每 10 年做一次。

但是如果確定家族性的結直腸癌病史或者確定攜帶相關的突變基因,可能就要從 20 歲開始,甚至更早,就應該每年做 1 次結腸鏡檢查。

5. 乳腺癌

40 歲以上的女性,有家族史的高風險成年女性,都應該每年進行一次乳腺鉬靶和超聲檢查,以及時發現乳腺癌。

6. 宮頸癌

女性還需要注意宮頸癌的篩查。TCT 和 HPV 的聯合篩查從 30 歲開始就建議各位女性朋友開始做了,可以每 5 年做 TCT 和 HPV 檢查或者每 3 年做一次 TCT 以篩查宮頸癌。

直到確保有連續兩次的 TCT+HPV 聯合檢查,或三次的 TCT 檢查是正常的,那麼到 65 歲可以停止篩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