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宗教思想的復興丨燃燒璀璨的文藝火苗,社會文化的時代變革

引言

俄羅斯的文藝復興,與歐洲相比,有著很明顯的特殊性。其一是它出現的時間比較晚。在整個歐洲,不同地區的文藝復興時間也有所差異,但是大多集中在十四世紀到十六世紀之間。而俄羅斯的文藝復興,則是發生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

其二,歐洲所謂的文藝復興,是復興希臘和古羅馬時代的文藝,而俄羅斯,則是對十九世紀的時候,俄羅斯所經歷的黃金時代的文藝內涵進行復興的。所以說,俄羅斯的文化復興,是一種對東正教這種宗教思想的復興。

俄羅斯宗教思想的復興丨燃燒璀璨的文藝火苗,社會文化的時代變革

基於這種宗教思想,俄羅斯這場偉大的文藝復興過程中,出現了一大批偉大的天才,影響了俄羅斯的詩歌、戲劇、音樂、舞蹈等各個領域。不止如此,哲學的空前發展,也讓宗教等人文科學,在俄羅斯的土地上大放異彩。

一、俄羅斯的文化,在歷史上有著非比尋常的獨特價值,主要是因為它是一種文化的聚合體。俄羅斯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歷史發展,讓其文化成了集合東方思想與西方思想的集合體。

弗拉基米爾·普京曾經說過:

“不是俄羅斯位於歐洲和亞洲之間,而是歐洲和亞洲分別位於俄羅斯的兩側。”

正是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俄羅斯的文化發展的過程,一定會成為亞洲文化和歐洲文化碰撞後的融合產物。它既含有東方文化中的傳統的中央集權的思想,又蘊含了西方倡導的民主與自由的開放思想。加上多民族的不斷融合,造就了俄羅斯本身文化的多樣性和特殊性。

  • 地理因素

俄羅斯領土博大,一部分盤踞歐洲,另一部分根植亞洲。這種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俄羅斯特有的文化氛圍。比起其他的國家,俄羅斯的高緯度高寒的地理特徵,導致它的人口密度一直比較低,所以在每次需要人民支持的發展和改革中,俄羅斯人民的支持力度十分低。

俄羅斯宗教思想的復興丨燃燒璀璨的文藝火苗,社會文化的時代變革

在這種前提下,俄羅斯的行政發展出了“強制性”這個文化特點,從這個特點,可以看出屬於東方國家顯著特色的“集權制”已經在俄羅斯的土地上生根發芽了。

再加上俄羅斯特殊的自然環境,導致俄羅斯人對神有很高的崇拜性。他們認為大自然的現象都是神力的體現,這種思想為後來的東正教在俄羅斯土地上開花結果,提供了先決條件。

  • 歷史發展

俄羅斯的文化,在世界其他文明中算是發展比較晚的。在九世紀的時候,基輔羅斯建立後,俄羅斯才有了明確的歷史記載。在988年的時候,基督教開始進入基輔羅斯。不過這種基督教並非是傳統的基督教,它是拜占庭東派教會的基督教,也就是東正教的前身。

在後來的一千多年中,俄羅斯土地經過了基輔羅斯、蒙古、莫斯科公國和俄羅斯帝國四個時期的演變,東正教也不斷的發展。

十七世紀末開始,俄羅斯的文化中,資本主義開始滲透進去。俄羅斯統治階級的思想開始向西方靠攏,他們限制了教會,提倡教育,強迫俄羅斯貴族去掉以前的惡習,接受更簡約的西方文化。

俄羅斯宗教思想的復興丨燃燒璀璨的文藝火苗,社會文化的時代變革

馬克思曾經說過:

“彼得大帝,用野蠻制服了俄國的野蠻。”

這句話證實了當時的彼得大帝通過強硬的態度,迫使俄羅斯人向西方文化靠攏,去接受那些先進的科學和文化。但是他做的並不徹底,這就造成了俄羅斯當時上層貴族逐步西化,而下層人民的生活越來越悲慘,越來越黑暗,這也加深了俄羅斯上下層之間的文化差距。

二、俄羅斯文化的崛起,是一個階段性的過程。其中包括俄羅斯文學第一個輝煌時期“黃金時代”,和俄羅斯文化歷史上濃墨重彩的輝煌一筆“白銀時期”。

彼得大帝用強硬的手段開啟了俄羅斯的文化改革,雖然造成了階級文化的嚴重差異,可也喚醒了上層的一些有識之士心中的文化精神。

彼得大帝限制教會,鼓勵用西方思想去滅絕俄羅斯人的宗教信仰,這讓當時俄羅斯的知識分子十分的震驚。嚴重的信仰危機,促成了他們思想意識的轉變與覺醒。

當時俄羅斯的上層知識分子,將馬克思主義信仰,轉變為東正教的信仰,並且希望通過一些手段去喚醒其他民眾對宗教的重新認識。這種手段,就是文學和藝術。

  • 黃金時代

十九世紀,俄羅斯迎來了文化的“黃金時代”。這個時代的標誌,就是十九世紀俄羅斯的現實主義文學的出現,這曾經被世界文學界賦予很高的評價,在世界上的地位僅次於古希臘羅馬神話和莎士比亞戲劇。

在這個時期,俄羅斯的文化空前繁盛,湧現出無數的高水平作家和文學名著,他們的出現給俄羅斯的文化打了一針強心針,也對世界的文化產生了影響。

俄羅斯宗教思想的復興丨燃燒璀璨的文藝火苗,社會文化的時代變革

普希金,作為黃金時代的開端,引爆了俄羅斯文化飛速發展。屠格涅夫,是把俄國現實主義文學,推到世界舞臺上的第一人。

他的代表作《獵人筆記》一書,將俄羅斯的現實主義文學推向了世界,是射向俄羅斯底層人民悲慘生活的猛烈炮火。

  • 白銀時代

當屠格涅夫等上一代文學巨匠去世,俄羅斯文化開始出現複雜的局面,各種流派的紛亂導致俄羅斯文學開始逐漸衰落。好在在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俄羅斯文學再次迎來一場偉大的變革與復興。

由於西方現代文化思想的進一步傳入,從俄羅斯的詩壇開始,俄羅斯的文化再次迎來輝煌時刻。這個時期雖然稍遜於黃金時代的成就,但是湧現出的大量詩人也照亮了整個時代。

《白銀時代:詩歌》的作者塔·貝克指出:

“‘白銀時代’這一名稱最初是由哲學家尼·別爾嘉耶夫提出的,但它被確切的指定使用與俄國信貸主義詩歌,則是尼古拉·奧楚普的《俄羅斯詩歌的“白銀時代”》一文問世之後的事。”

這個時代,被稱為俄羅斯的精神復興,也有稱作文藝復興。

三、白銀時代沒落以後,俄羅斯文化一度處於低潮,直到二十世紀中後期,俄羅斯宗教迴歸,文化才迎來了再一次的復興,為新一代的哲學提供了靈感,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和歷史意義。

“白銀時代”的燦爛的光芒,並沒有在俄羅斯照耀很久。還不到20年,這個曾經輝煌的時代就徹底在這片北方的大路上失蹤了。造成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還是前文提到過的,各階級的文化嚴重分化,造成了巨大的斷層。

讓一部分上層知識分子,過於追求理想中的文學藝術,但是與實際生活產生嚴重的脫節;而另一部分下層的勞動人民,卻完全無法理解上層人的所謂文化發展。

俄羅斯宗教思想的復興丨燃燒璀璨的文藝火苗,社會文化的時代變革

在當時的勞動人民看來,知識分子所謂的文化復興,反而是將從前的舊制度,舊文化重新撿起來,是一種精神退步的表現。

馬克思主義,其實一直當時俄羅斯的社會主流直到思想,這種思想本身是十分正確的。可是蘇聯的共產黨人,他們是本身思想過於狹隘,讓原本正確的共產主義產生了扭曲的解釋,而東正教也受到了一定的扭曲。

這一變化,也讓不少革命者的眼睛被激進的情緒矇蔽了,他們開始敵視宗教。所以原本文藝復興中對於宗教和哲學的一些復興結果,統統被這些左派的知識分子誤解了。

導致了整個文藝復興在短時間內就徹底消亡,很多當時支持文藝復興的大家學者,不得不流亡海外,在其他更加自由的國度繼續自己的研究。

終於在二十世紀中後期,大概是八十年代左右,俄羅斯的文學回歸熱潮到來了。隨著俄羅斯大規模的修復教堂和修道院,宗教文化再一次被請上了歷史舞臺,一場對俄羅斯之前文藝復興結果再次復興的一場文化運動開始了。

俄羅斯宗教思想的復興丨燃燒璀璨的文藝火苗,社會文化的時代變革

在這次熱潮中,很多旅居海外的學者們回來了,那些已經被封禁很久的文學作品得到解封,這些被解封的作品,很多都是與以前的蘇維埃的歷史有著也能密切關係的歷史題材作品,這些作品的解封,讓他們重新回到了大眾的視線了,也進一步激發了普通大眾,對於曾經蘇維埃歷史瞭解的渴望。

他們更希望通過閱讀曾經的經典,去探尋那些歷史中被掩埋的真相。

普通大眾的這種行為,證明了下層人民的精神素質和文化修養已經得到了顯著提高,與上層階級的鴻溝已經逐漸消失。也註定了這一次的文藝復興的文化之火,會燃燒的更為持久也更為猛烈。

結語

縱觀俄羅斯的文化復興,從普希金開啟的“黃金時代”的興起與發揚光大,到“白銀時代”短暫的輝煌再到沒落,又到近代的宗教重新迴歸,文化復興再度開啟。這一系列的歷史中,根本上還是宗教發展的軌跡,與東西方文化共同作用的結果。

而最近一次的文藝復興過程中,通過研究前人的作品,人們的思想有了充分的文化的支持,作品也幫助人們進行更深層的思考。人們思考著,人在宗教中,到底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而宗教信仰,又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改變,以及宗教信仰的文化價值,和歷史使命。

參考歷史文獻:

《白銀時代:詩歌》

《俄羅斯文化十五講》

《俄國曆史概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