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兒日記2020-01-13 《焦慮心理學》讀書筆記 (上)


皓兒日記2020-01-13 《焦慮心理學》讀書筆記 (上)

焦慮是我們人體心理防禦機制產生的一種應激反應。

它就像我們心中的衛士,提醒我們危險的到來,並對我們從頭到腳進行檢視,幫我們揪出所有的不安全因素。

它不斷的逐一排查你的身體、家庭、生活、工作、人際關係,使我們快速意識到威脅的來臨,並逼著我們採取措施。

因此雖然焦慮常常讓我們感到不快,但從某方面來說,這並不是壞事,它就像一個警報燈一樣,可以讓我們提高警惕,保持清醒、降低風險,完善自身。

焦慮過度才會有傷害

但一旦焦慮過度,對一些原本不需要考慮或太過擔心的事情無法放鬆,就會給我們的心理造成傷害。

它會使人一直處於緊張狀態,從而影響到正常的工作生活,讓我們惶惶不可終日,對自己、對生活失去信心。甚至引發抑鬱、高血壓、胃病、癌症等疾病。

對於許多人來說,只在遇到不好的事情才會焦慮,並且程度不會很強烈,這種情況被稱為“合理性焦慮”。

而另外一些人,他們即使事情進展順利也會出現焦慮,頭腦中總會不停地出現一些不好的想法,總覺得有什麼不好的事情會發生。

就像一個失控的警笛一樣,隨時都在發出警報,這種焦慮被稱為“廣泛性焦慮。”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會出現焦慮。一定程度的焦慮可以幫助我們度過難關、走向成功。

如迫在眉睫的最後期限、苛刻的老闆、財政危機等都會成為促使我們採取行動,以調動我們所有的能力和資源避免陷入危險的境地。

但遺憾的是,不少人並不能把握焦慮情緒的度,不但沒有將這種情緒變成強大的催化劑,反而讓它消耗了精神和心情,讓自己感到不安和無力,影響到心理健康。

如你把老闆一次簡單的皺眉理解為自己即將被解僱的信號,或總覺得自己是失敗者,什麼事都處理不好,你就要開始當心你是否有些焦慮過度了。

皓兒日記2020-01-13 《焦慮心理學》讀書筆記 (上)

獲取詳細資料:

1、首先點頭像進入主頁。2、然後關注。3、最後點發消息即可。

產生焦慮的幾個主要誘因

《焦慮心理學》中提到了產生焦慮的多個誘因,我從中梳理出自認為比較重要的。

1、社會壓力

隨著社會變革和轉型速度越來越快,人與人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大,衣食無憂的鐵飯碗不再有。

每個人都彷彿被時代推著向前走,以至於我們需要不斷調整自己的生存節奏。

這種生存狀態,讓我們對未來產生了一種嚴重的不確定感,看不到清晰的前景,生活得不踏實,內心自然會焦慮不安。

2、認同危機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的認同感來自於三個途徑:

A自我認同;B他人認同;C社會比較。

其中B和C會直接影響A。尤其低自我認同者,他們的自我認同感差,總是依賴別人的評價,如果別人不認可,就會覺得自己沒有價值。

在他們看來,命運不是掌握在自己手裡,因此他們總是感到前途莫測,失敗總是多於成功,因此引發焦慮情緒。

3、完美主義

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希望所有的事情能達到他所期望的結果,或者按照他所想象的路徑發展。

如果不符合或達不到,就會焦慮。開始的時候,他會輾轉不安、擔心失敗,這讓他無法全力以赴做事;

遭到失敗後,就會異常焦慮、沮喪和壓抑。為了避免尷尬,避免形象受損,他想盡快從失敗的境遇中逃避開去,但卻很少會冷靜下來總結失敗教訓。

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揹著沉重的精神包袱,不僅很難獲得事業上的成功,還會引起家庭、人際交往等方面的矛盾。

4、自我貶低

每個人或多或少有自我貶低的心理,一旦這種心理發作,在困難面前就會表現出自卑無助、猶疑彷徨、甚至退卻的舉動。

並會冒出以下想法,如“大家肯定都在笑話我”、“沒有人願意和我相處”、“他們剛剛是在說我的壞話吧”、“我總是沒法好好表達自己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