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外語,語言關鍵期和母語有區別,混淆可能不利孩子學習

語言關鍵期一詞被越來越多的學校和早教機構提及,家長們也越來越焦慮,唯恐錯過了這一時期耽誤了孩子外語的學習。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隨著語言關鍵期一說家長們讓孩子對第二語言的最初接觸時間越來越早。

語言關鍵期是1970年左右萊納伯格等人提出的。其相關研究也是針對第一語言也就是母語。第二外語的語言關鍵期是否和母語相同,是讓孩子學外語前必須先搞清楚的問題。

我們先來明確語言關鍵期。瞭解語言關鍵期是否存在需要了解人腦相關結構。

孩子學外語,語言關鍵期和母語有區別,混淆可能不利孩子學習

語言中樞是大腦皮質上對語言機能具有調節作用的神經細胞群,負責控制人類進行思維和意識等高級活動,並進行語言的表達。人腦語言區有兩個:一個是位於前腦的布若卡氏區,另一個是位於後腦的韋尼克區。它們的名稱分別是由它們的發現者法國神經學家兼外科醫生保羅.布若卡和德國醫生韋尼克的名字命名。

人類語言中樞並非集中在大腦皮層的同一個部位,而是分四部分:

  • 聽覺性語言中樞,韋尼克區的一部分,位於顳上回後部,能調整自己的語言和聽取、理解別人的語言。
  • 運動性語言中樞,布若卡氏區,能分析綜合與語言有關肌肉性刺激。
  • 視覺性語言中樞,韋尼克區的一部分和位於其上方的角回,使視覺意象與聽覺意象產生聯繫。
  • 書寫中樞,位於韋尼克區,掌管寫字繪畫等精細運動。

上述各語言中樞間都有密切的功能聯繫。語言中樞及其傳出纖維受損,將導致語言障礙。

孩子學外語,語言關鍵期和母語有區別,混淆可能不利孩子學習

在1971年布朗大學的Peter D Eimas和同事做了一項經典實驗,證明嬰兒一個月的時候就能夠區分音素。

實驗對象是1到4個月的嬰兒,他們讓嬰兒叼著一個用來測量吸吮頻率的假乳頭。吸吮頻率反應嬰兒對周圍事物多感興趣。越感興趣,頻率就越高。

在有些實驗場景中會變成“P”音,而另一些場景中一直是“b”音。實驗者通過吸吮頻率的變化,來證明嬰兒是否注意到這個變化,以此說明他們他們能否區分“b”和“p”音之間僅10毫秒微小的差別。

實驗發現,一個月的嬰兒就能區分出“b”音和“p”音的區別。像這樣的發現還有很多,心理學家根據這些發現認為嬰兒天生就有能力區分那些細微差別的聲音。而這個能力正是語言學習的基礎。

大多數語言有40個左右不同的音素,因為這種天生的區分音素的本領,在3個月大的時候,有些嬰兒就開始發出一些像元音的聲音了。在6個月大的時候嬰兒就已經開始學習詞彙。有實驗證明從孕婦妊娠期最遲第28周開始,在母親子宮裡的胎兒就開始辨認母親的說話方式了。

為什麼他們能做到這一點呢?在人類語言習得的過程中,大腦的韋尼克區異常活躍。早期語言習得能力歸功於從低層級的大腦區域向高層級的大腦區域運作的過程。韋尼克區能幫助6個月以上的嬰兒逐漸累積詞彙量,機械地向大腦輸入保存信息。

孩子學外語,語言關鍵期和母語有區別,混淆可能不利孩子學習

然而從11個月開始,情況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嬰兒基本確定了自己的第一語言,只要能分辨母語中的音素就夠用了,因此漸漸地喪失了分辨其他語言因素的能力。11個月時對特定語言開始學習分化,轉而對母語中的40種音素進行專攻。

布若卡氏區負責語言自上而下加工過程,負責語言認知型學習,將一些零碎的單詞組合成有意義、完整的句子。隨著兒童年齡增長,布若卡氏區的作用會被有效地激發出來。

布若卡氏區在3到6歲工作達到極致狀態,在7到10歲部分閉合工作,在15歲青春期之後基本全部閉合不再工作。

這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語言敏感期和關鍵期了。同樣也說明為什麼成年後再學習語言很困難,而孩子們學習能力超強。目前普遍認為0-6歲,尤其學齡前時期是人一生中的語言黃金期,在7歲上學以後效果就遞減了一半。

孩子學外語,語言關鍵期和母語有區別,混淆可能不利孩子學習

然而這一關鍵期對於學習第二門外語是否同樣適用呢?語言學家、心理學家更習慣將第二語言的學習關鍵期稱為一種假說。

兒童學習外語的研究始於上個世紀初期。1913年法國著名心理學家Ronjat對兒子採用了法語和德語的家庭雙語教育,發現孩子不僅兩門語言發展平衡, 抽象思維也很強。

隨後各國語言學家陸續做過類似調研,第二語言的關鍵期假說最早源於生物學家Penfield和Roberts,在1959年他們提出了最佳年齡是10歲以內的說法。20世紀60年代心理語言學家Lenneberg首次正式提出2-12歲是學習第二外語的黃金時期。

1996年美國學者MunroFledge和Mackey通過對小年齡段移民語言習得的研究得出結論,認為年幼時遷入的移民在語音和語調的發展水平要高於年長時遷入的移民。6週歲遷入者可以達到遷入國母語人的水平。這證明6歲前是學習第二外語語音語調的關鍵期。

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研究機構在1996年第一期《自然》雜誌上發表的論文上指出:幼兒在學習外語時可將外語存在布若卡氏區,這是與母語相同的區域;而成年人學外語時已經不能將外語存在該區域,只能在大腦另外部位建立記憶結構。新的記憶結構沒有布若卡氏區靈敏,在使用時還要和布若卡氏區建立聯繫。

法蘭西學院其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為雙語學習的Dehaene教授在其1997年的研究報告的初步結論是,第二語言需要早期獲得,才能使得它與第一語言在同樣的腦區位置表徵。

然而Perani 等人在1998年質疑第二語言習得的年齡是關鍵變量,認為說這一語言的 熟練度才是關鍵的。

在這個研究中,第二語言的掌握年齡與說這一語言的流利程度存在共變。不管第二語言何時獲得,只要說這一語言的熟練程度與第一語言相同,就會造成兩種語言共享同樣的神經表徵。

孩子學外語,語言關鍵期和母語有區別,混淆可能不利孩子學習

雖然學習外語的關鍵期在學術領域還有爭議,我們可以大致得出以下結論:

1. 在布若卡氏區徹底閉合之前學習外語確實有更容易達到接近母語的效果

2. 6歲之前更適合學習語音語調,也就是聽和說的練習

3. 錯過青春期再學外語也沒關係,只是需要更加勤奮刻苦用足夠的熟練度來達到母語效果

雖然新加坡國立大學,美國華盛頓一家兒童發展機構有研究認為雙語嬰兒在早期具有認知優勢,學外語的兒童在學習方法、自我控制、外化行為和社會行為發展也呈現出更良好的曲線。卻不意味著我們必須要讓孩子儘早學習第二語言。

上海一個家庭曾經培養出了一個“語言天才兒童”,由於父母和祖母各說英語、普通話、上海話,最後孩子能熟練地說這三種話。

然而,這位不幸的“幸運兒”,在進入幼兒園之後,潛藏的問題開始露出了冰山一角。在不知選用何種語言跟別的孩子交流的情況下,他選擇了閉口。

最終家長諮詢和請教了心理學和語言學專家才知道,這種“失語症”和“自閉症”的元兇,就是父母過早地讓孩子接觸和學習外語。

孩子過早學外語,極可能損害孩子的母語能力,造成了孩子長大後表達力欠缺,文字能力不足的怪毛病。另外對孩子的智力發展也沒有好處,還會給孩子的人格發展造成人為的障礙。

浙江大學研究語言學的副教授王小潮表示,在無法保證語境的情況下,如果在0到3歲就開始著重學習外語,而忽略對母語的學習,必然會導致外語說不好,母語也不會說的尷尬局面。

孩子學外語,語言關鍵期和母語有區別,混淆可能不利孩子學習

所以想讓孩子抓住關鍵期學習第二外語的家長們不要過度焦慮,做好以下幾點就可以了。

1. 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0-3歲應該讓孩子更好地學習母語,家中若無法提供足夠的語言環境,過早學習外語極可能只會對孩子學語言起到反效果。

2. 3歲後適當讓孩子接觸外語,主要是聽和說,閱讀與寫作不要過早涉及。

3. 兒童對一種語言的掌握情況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兒童在該語言上的接觸量。所以第二語言接觸量對於兒童的第二語言學習水平影響較大。語言學習是積累的過程,需要長期的、足夠的接觸語言的時間。因此,家長需要做好長期計劃,努力創造孩子可以瞭解、接觸、練習第二語言的環境。

4. 放平心態,不要過度焦慮。每個孩子的語言發展都有自己的速度。學習第二語言也一樣。如果感覺孩子對外語掌握比其他孩子慢,父母也不需要感到擔憂。即使發展稍慢,只要保持興趣和足夠的接觸量,大部分孩子後來會跟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