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外语,语言关键期和母语有区别,混淆可能不利孩子学习

语言关键期一词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早教机构提及,家长们也越来越焦虑,唯恐错过了这一时期耽误了孩子外语的学习。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随着语言关键期一说家长们让孩子对第二语言的最初接触时间越来越早。

语言关键期是1970年左右莱纳伯格等人提出的。其相关研究也是针对第一语言也就是母语。第二外语的语言关键期是否和母语相同,是让孩子学外语前必须先搞清楚的问题。

我们先来明确语言关键期。了解语言关键期是否存在需要了解人脑相关结构。

孩子学外语,语言关键期和母语有区别,混淆可能不利孩子学习

语言中枢是大脑皮质上对语言机能具有调节作用的神经细胞群,负责控制人类进行思维和意识等高级活动,并进行语言的表达。人脑语言区有两个:一个是位于前脑的布若卡氏区,另一个是位于后脑的韦尼克区。它们的名称分别是由它们的发现者法国神经学家兼外科医生保罗.布若卡和德国医生韦尼克的名字命名。

人类语言中枢并非集中在大脑皮层的同一个部位,而是分四部分:

  • 听觉性语言中枢,韦尼克区的一部分,位于颞上回后部,能调整自己的语言和听取、理解别人的语言。
  • 运动性语言中枢,布若卡氏区,能分析综合与语言有关肌肉性刺激。
  • 视觉性语言中枢,韦尼克区的一部分和位于其上方的角回,使视觉意象与听觉意象产生联系。
  • 书写中枢,位于韦尼克区,掌管写字绘画等精细运动。

上述各语言中枢间都有密切的功能联系。语言中枢及其传出纤维受损,将导致语言障碍。

孩子学外语,语言关键期和母语有区别,混淆可能不利孩子学习

在1971年布朗大学的Peter D Eimas和同事做了一项经典实验,证明婴儿一个月的时候就能够区分音素。

实验对象是1到4个月的婴儿,他们让婴儿叼着一个用来测量吸吮频率的假乳头。吸吮频率反应婴儿对周围事物多感兴趣。越感兴趣,频率就越高。

在有些实验场景中会变成“P”音,而另一些场景中一直是“b”音。实验者通过吸吮频率的变化,来证明婴儿是否注意到这个变化,以此说明他们他们能否区分“b”和“p”音之间仅10毫秒微小的差别。

实验发现,一个月的婴儿就能区分出“b”音和“p”音的区别。像这样的发现还有很多,心理学家根据这些发现认为婴儿天生就有能力区分那些细微差别的声音。而这个能力正是语言学习的基础。

大多数语言有40个左右不同的音素,因为这种天生的区分音素的本领,在3个月大的时候,有些婴儿就开始发出一些像元音的声音了。在6个月大的时候婴儿就已经开始学习词汇。有实验证明从孕妇妊娠期最迟第28周开始,在母亲子宫里的胎儿就开始辨认母亲的说话方式了。

为什么他们能做到这一点呢?在人类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大脑的韦尼克区异常活跃。早期语言习得能力归功于从低层级的大脑区域向高层级的大脑区域运作的过程。韦尼克区能帮助6个月以上的婴儿逐渐累积词汇量,机械地向大脑输入保存信息。

孩子学外语,语言关键期和母语有区别,混淆可能不利孩子学习

然而从11个月开始,情况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婴儿基本确定了自己的第一语言,只要能分辨母语中的音素就够用了,因此渐渐地丧失了分辨其他语言因素的能力。11个月时对特定语言开始学习分化,转而对母语中的40种音素进行专攻。

布若卡氏区负责语言自上而下加工过程,负责语言认知型学习,将一些零碎的单词组合成有意义、完整的句子。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布若卡氏区的作用会被有效地激发出来。

布若卡氏区在3到6岁工作达到极致状态,在7到10岁部分闭合工作,在15岁青春期之后基本全部闭合不再工作。

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语言敏感期和关键期了。同样也说明为什么成年后再学习语言很困难,而孩子们学习能力超强。目前普遍认为0-6岁,尤其学龄前时期是人一生中的语言黄金期,在7岁上学以后效果就递减了一半。

孩子学外语,语言关键期和母语有区别,混淆可能不利孩子学习

然而这一关键期对于学习第二门外语是否同样适用呢?语言学家、心理学家更习惯将第二语言的学习关键期称为一种假说。

儿童学习外语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初期。1913年法国著名心理学家Ronjat对儿子采用了法语和德语的家庭双语教育,发现孩子不仅两门语言发展平衡, 抽象思维也很强。

随后各国语言学家陆续做过类似调研,第二语言的关键期假说最早源于生物学家Penfield和Roberts,在1959年他们提出了最佳年龄是10岁以内的说法。20世纪60年代心理语言学家Lenneberg首次正式提出2-12岁是学习第二外语的黄金时期。

1996年美国学者MunroFledge和Mackey通过对小年龄段移民语言习得的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年幼时迁入的移民在语音和语调的发展水平要高于年长时迁入的移民。6周岁迁入者可以达到迁入国母语人的水平。这证明6岁前是学习第二外语语音语调的关键期。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机构在1996年第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上指出:幼儿在学习外语时可将外语存在布若卡氏区,这是与母语相同的区域;而成年人学外语时已经不能将外语存在该区域,只能在大脑另外部位建立记忆结构。新的记忆结构没有布若卡氏区灵敏,在使用时还要和布若卡氏区建立联系。

法兰西学院其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为双语学习的Dehaene教授在其1997年的研究报告的初步结论是,第二语言需要早期获得,才能使得它与第一语言在同样的脑区位置表征。

然而Perani 等人在1998年质疑第二语言习得的年龄是关键变量,认为说这一语言的 熟练度才是关键的。

在这个研究中,第二语言的掌握年龄与说这一语言的流利程度存在共变。不管第二语言何时获得,只要说这一语言的熟练程度与第一语言相同,就会造成两种语言共享同样的神经表征。

孩子学外语,语言关键期和母语有区别,混淆可能不利孩子学习

虽然学习外语的关键期在学术领域还有争议,我们可以大致得出以下结论:

1. 在布若卡氏区彻底闭合之前学习外语确实有更容易达到接近母语的效果

2. 6岁之前更适合学习语音语调,也就是听和说的练习

3. 错过青春期再学外语也没关系,只是需要更加勤奋刻苦用足够的熟练度来达到母语效果

虽然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华盛顿一家儿童发展机构有研究认为双语婴儿在早期具有认知优势,学外语的儿童在学习方法、自我控制、外化行为和社会行为发展也呈现出更良好的曲线。却不意味着我们必须要让孩子尽早学习第二语言。

上海一个家庭曾经培养出了一个“语言天才儿童”,由于父母和祖母各说英语、普通话、上海话,最后孩子能熟练地说这三种话。

然而,这位不幸的“幸运儿”,在进入幼儿园之后,潜藏的问题开始露出了冰山一角。在不知选用何种语言跟别的孩子交流的情况下,他选择了闭口。

最终家长咨询和请教了心理学和语言学专家才知道,这种“失语症”和“自闭症”的元凶,就是父母过早地让孩子接触和学习外语。

孩子过早学外语,极可能损害孩子的母语能力,造成了孩子长大后表达力欠缺,文字能力不足的怪毛病。另外对孩子的智力发展也没有好处,还会给孩子的人格发展造成人为的障碍。

浙江大学研究语言学的副教授王小潮表示,在无法保证语境的情况下,如果在0到3岁就开始着重学习外语,而忽略对母语的学习,必然会导致外语说不好,母语也不会说的尴尬局面。

孩子学外语,语言关键期和母语有区别,混淆可能不利孩子学习

所以想让孩子抓住关键期学习第二外语的家长们不要过度焦虑,做好以下几点就可以了。

1.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0-3岁应该让孩子更好地学习母语,家中若无法提供足够的语言环境,过早学习外语极可能只会对孩子学语言起到反效果。

2. 3岁后适当让孩子接触外语,主要是听和说,阅读与写作不要过早涉及。

3. 儿童对一种语言的掌握情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儿童在该语言上的接触量。所以第二语言接触量对于儿童的第二语言学习水平影响较大。语言学习是积累的过程,需要长期的、足够的接触语言的时间。因此,家长需要做好长期计划,努力创造孩子可以了解、接触、练习第二语言的环境。

4. 放平心态,不要过度焦虑。每个孩子的语言发展都有自己的速度。学习第二语言也一样。如果感觉孩子对外语掌握比其他孩子慢,父母也不需要感到担忧。即使发展稍慢,只要保持兴趣和足够的接触量,大部分孩子后来会跟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