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的代表,電動汽車背後的“騙局”,你都瞭解嗎

大家好,我是車保社小編,歡迎大家來到我的汽車、保險、理賠小課堂,也歡迎大家關注支持我,我會在汽車保險、理賠方面給你最優化的投保建議、理賠諮詢,讓你們的愛車投保無油、理賠無患,也祝願廣大車友們在接下來的生活中安全更舒心!

新能源汽車的代表,電動汽車背後的“騙局”,你都瞭解嗎

前段時間,小編去濟南春季車展看了一下,一不小心來到一款新能源純電動汽車展位,一位熱心小哥銷售員滿臉笑容迎了過來,簡短開場語後就直接進入了正題,這是一款X旗下新款純電動汽車,續航500公里、經濟實用等各種優點蜂擁而至,聽得小編都“心動”了;好了,咱們也進入正題,來探討一下新能源電動汽車官方數據背後不為人知的特定條件,也被很多車友們稱之為騙局,因為他們的官方數據與現實中的數據差的太遠來,有時候甚至能差到一半,比如說:“買車的時候說能跑500公里,為什麼我的電動汽車200多公里就要充電呢,早知道就不買了,他們是大騙子”,這是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到底真相是什麼樣的呢?

新能源汽車的代表,電動汽車背後的“騙局”,你都瞭解嗎

小編今天就給大家輸理一下新能源電動汽車的以下三大痛點;

第一、續航

汽油是傳統汽油汽車的能量來源,與之匹配的加油站網絡基本覆蓋了所有區域,即使是人煙稀少的大西北也是有加油站網絡,雖然不像城市區那樣密集,加上合理的路程加油補給分配,完全不用擔心車輛沒油的後果;相對於電動汽車充電的侷限性,電動汽車的續航能力自燃成為新能源汽車的首要考慮因素,那麼電動汽車的續航能力到底怎麼樣呢?

新能源汽車的代表,電動汽車背後的“騙局”,你都瞭解嗎

很多電動汽車給出了續航能力達500公里、甚至600公里,這個續航數字完全能夠滿足一般路程的需求,為什麼很多車友認為這是個騙局數字呢?實際上這個數字也不能片面認為是騙局,因為這個數字往往是在最佳理想狀態模擬出來的數字,比如:官方比亞迪唐EV600續航里程數據為600公里,這個數字模擬的最佳環境就是60公里每小時勻速巡航行駛,而現實中行車速度和這個數字差別太大了,即使是非擁堵環境也是不可能達到這個行車速度環境。另一個重要的模擬環境就是滾筒式煙臺代替實際路面測試的數據。

新能源汽車的代表,電動汽車背後的“騙局”,你都瞭解嗎

滾筒模擬的路面是摩擦力等因素是基本不變的,相對比較理想的路面環境,我們實際道路的路面粗糙、摩擦力、高低等完全不平衡一致,影響實際路面的因素太多,綜合這兩點來說官方的續航里程數據參考的意義不大,給眾車友造成了參考偏差,讓車友們產生騙局的說法不是空穴來風。

新能源汽車的代表,電動汽車背後的“騙局”,你都瞭解嗎

第二、電瓶

電瓶 對於新能源電動汽車來說就相當於汽油汽車的發動機,是能量來源的基地,電動汽車廠家官方續航里程都是在電瓶處於最理想的溫度20-25℃區間模擬測試出來的,而我們實際使用車輛過程中實際續航里程因溫度變化而變化,舉個例子來說0℃以下,電池容量會降10%左右,零下20℃時下降30%,續航里程自然縮短很多,咱們平時騎得電動自行車的電瓶在冬天就比其他節氣充電次數要多,等同於行駛里程變短了。

新能源汽車的代表,電動汽車背後的“騙局”,你都瞭解嗎



第三、風險

對於新能源電動汽車來說的風險一般情況指的是電瓶充電過程中爆炸自燃的風險,車輛發生碰撞事故導致電瓶受損、電瓶維修保養不當等因素在充電過程中都有可能導致電瓶電流過大,內部發生短路,電瓶迅速升溫導致溫度過高,就有可能車輛自燃,電瓶電解液化學反應然後瞬間產生大量氣體,就會發生爆炸現象;比如風口浪尖上特斯拉自燃事件。

新能源汽車的代表,電動汽車背後的“騙局”,你都瞭解嗎

電動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代表,要想成功從傳統能源汽車中突圍,必須解決以上三大痛點,否則很難征服車友們的內心顧慮,大家認為電動汽車還有哪些弱點需要客克服,歡迎留言評論,一起討論新能源汽車的未來方向,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