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項羽還猛,曾經一個人追著一千人砍,劉裕的這段經歷是否可信?

在中國歷史長河之中有這麼一句話叫“王不過項,將不過李

”,兩句話奠定了項羽和李存孝在歷史上的地位,在歷史長河之中項羽曾經創下了一人對抗數百人的“奇蹟”,也成為了許多人心中心存敬仰的西楚霸王。

然而在歷史的長河之中,有一個人曾經比項羽還牛,根據歷史書上的記載,他曾經在絕境之下一個人追著上千人跑,而敵人也被他的舉動給嚇跑了,最後他也因功得到了別人的賞識。

那麼此人究竟是誰呢?他的歷史記載是否真實可靠呢,別不信,此人在歷史當中還赫赫有名,他就是那個創造了“七分天下而有其四”的宋武帝劉裕,辛棄疾在他的辭賦之中以“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來形容他,這句話對他來說也是當之無愧的。

比項羽還猛,曾經一個人追著一千人砍,劉裕的這段經歷是否可信?


歷史之中的記載

關於這段歷史《宋書》之中有明確的記載,劉裕在投身軍旅之後很快就受到了劉牢之等人的賞識,有一次在帶隊偵查的過程之中碰到了當時禍亂南方的孫恩的部下,其部眾有幾千人,而劉裕方面則只有數十人,敵眾我寡。

兩方一相遇隨即就陷入了激烈的戰鬥之中,由於人數上的差距劉裕很快陷入了頹勢,隨從戰死了很多人,可是就在這種情況之下劉裕不但沒有撤退反而越戰越勇,持刀衝向敵人的軍陣,而敵人也在氣勢上被劉裕給嚇跑了,由此歷史之上發生了“奇葩”的一幕,劉裕一個人追著數千人在後面跑,而隨行的士兵也被劉裕的舉動所感染,不久之後加入了戰鬥之中。

幸運的是,東晉方面的援軍也在這之後不久陸續趕到兩方合力之下東晉軍隊擊潰了孫恩的部眾,並在之後不久讓孫恩只能成為一個海上的“孤家寡人”。

也由於劉裕的此次作戰受到了當時“北府軍”高層劉牢之的賞識,在這之後不久就逐漸成為“北府軍”的高層,也為他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比項羽還猛,曾經一個人追著一千人砍,劉裕的這段經歷是否可信?


然而關於這段歷史的記載很多人還是有許多的質疑聲的,從歷史的角度可以看到,歷史終究不是金庸先生所締造的武俠世界,就算是在武俠小說世界當中一人力戰裝備精良的軍隊也是會有精疲力盡的時候,更何況是在沒有各種“主角屬性”的古代呢,從現今的各種角度來看這段歷史的爭議還是比較大的?那麼關於這段歷史的記載是否真的可信呢?

劉裕一人追殺幾千人的反面論證

現在的科學都開始充分的證明在古代軍事史上真真正正能夠做到一人對抗“數百人”的唯有“西楚霸王”項羽一人,而五代十國的李存孝區居第二,故而有了“王不過項,將不過李”的說法。

故而對於劉裕的這段經歷很多人還是對其持存疑狀態的,認為這不過是當時的史學界杜撰出來的,那麼究竟是基於什麼理由呢?

比項羽還猛,曾經一個人追著一千人砍,劉裕的這段經歷是否可信?


首先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真實性,在現今的歷史之中我們經常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有些史書在編撰的過程之中有點過於神話或者邏輯不通,因而在閱讀的過程之中很多人也開始對史書產生了質疑。

比如司馬遷的《史記》是被稱為“無韻之離騷”,可是《史記》對於上古時代的記載實在是太過於虛幻,且由於上古時代和漢朝時間較為久遠,古時候的思想和現今又很不相同,故而對於這段歷史很多人都是持存疑的。同樣的事例在《晉書》之中也有體現,《晉書》之中的許多天象方面的記載過於不真實,《晉書》是唐朝人編輯的,本身不需要太多忌諱,故而不經考證一股腦地往上寫,所以現今很多人都說《晉書》是一部“神話小說”。

比項羽還猛,曾經一個人追著一千人砍,劉裕的這段經歷是否可信?


另一個原因也是極為重要的,那就是史官對當朝者的避諱,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之中,有些史學家往往會為了避諱當時的皇帝或多或少的有美化他們的嫌疑,或者對於前朝的歷史有或多或少的抹黑嫌疑,以此來證明開國皇帝的英明神武或者身不由己,來辯證自己取得政權的合法性。

比如唐朝的歷史對於“玄武門之變”就諱莫如深,《三國志》對於司馬家族奪取天下的過程之中也是極盡美化之嫌疑,而司馬遷的《史記》之中對於衛青、霍去病有或多或少的抹黑,而對於李廣則是有點同情之意。

所以從這兩個角度去考慮,劉裕的這段歷史的確是有一點過於神話的痕跡,就算是在武俠小說的世界中,那個“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的喬峰在面對千軍萬馬之時都有無力的感覺,更何況是基於現實呢?

比項羽還猛,曾經一個人追著一千人砍,劉裕的這段經歷是否可信?


劉裕這段歷史的正面論證

當然有正必有反,很多人認為這段歷史從一定角度上來說還是有一定可信度的,這個我們要從當時的時局去考慮來辯證這段歷史:

  • 劉裕面對的不是正規軍,而是沒有一群活不下去的“起義軍”

的確,現今的各種史料去考慮,很多人認為一個人對抗數千人是很不可能的,尤其是面對訓練精良的軍隊更是難上加難。

可是我們要不得不正視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劉裕所面對的軍隊不是訓練有素的“北府軍”,也不是如狼似虎的“北魏鐵騎”,他面對的是一群活不下去的“起義軍”,如果從如今的角度來看的話就是“流寇,兩相比較的話兩者之間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點,而在此基礎上劉裕一人追著幾千人跑還是有可能實現的:

首先缺乏強大的心理素質:由於本身沒有經歷過正規訓練,面對如同劉裕這種經歷過正規訓練的戰士來說他們差的可不是半截,在當時那種處境之下劉裕以命相搏,對於這群沒經歷過多少世面的“流寇”來說,這種不要命的打法可以輕易擊潰一個人的防線,當心理防線崩塌之後,一個人追著幾千人跑這種事情還是有可信度的,如果兩方換個角度去面對同等情況,當時孫恩的部眾還真不一定能夠做到如同劉裕這樣。

比項羽還猛,曾經一個人追著一千人砍,劉裕的這段經歷是否可信?


其次就是加入孫恩部隊的動機:由於東晉末年的朝廷昏聵,導致當時南方的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由此引發了“孫恩起義”,當時南方的許多百姓都加入了孫恩的部隊。可是對於這些百姓來說,他們加入孫恩的部眾並非因為認可孫恩,只是因為加入孫恩對於他們來說有活下去的機會,可是面對劉裕這種“亡命徒”他們下一秒他們就會死亡,對於沒有經歷過正規訓練的“起義軍”來說沒有人願意做一個出頭鳥。

面對正規的部隊,劉裕本身是不可能出現這種局面,可是面對的是一群沒有經歷過正規訓練過的農民軍,劉裕這件事情的真實度還是有一定信息的。

比項羽還猛,曾經一個人追著一千人砍,劉裕的這段經歷是否可信?


  • 《宋書》的編撰者不需要為劉裕美名或者醜化

歷史上的確有許多的皇帝為了自身的忌諱而讓史官修改史書的前例,可是我們不可否認的一點就是《宋書》的編撰者本身就歷經宋、齊、梁三朝,對於這場歷史他自身可謂知之頗深,從這點上來說這件事情的真實性又增加了一分。

而且另一點要素極為重要的是,《宋書》編撰的時代是梁朝,梁武帝蕭衍竊取了南齊的江山,可對於劉宋本身就沒有過多的避諱,他們不需要過多的美化或者抹黑劉裕,對於歷史他們只要把自己所經歷的如實記錄就行。

基於這兩點去考慮,對於這段歷史很多人還是對劉裕的戰績深以為然的。

比項羽還猛,曾經一個人追著一千人砍,劉裕的這段經歷是否可信?


結束語

然而歷史終究是歷史,歷史還有許多的謎題要去解讀,對於這段歷史的論證一直是一個爭議,由於如今的史料有限我們不能很好的呈現這段歷史,隨著科技的日益發展更多的歷史真相將會揭露出來,更多的歷史謎團終將會被答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