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普法】春節將至,您值得了解的法律常識

法律援助 在你身邊

【微普法】春节将至,您值得了解的法律常识
【微普法】春节将至,您值得了解的法律常识

春節將至,祝各位新春大吉,幸福安康!馬上要過年啦!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全家團圓的歡樂節日,在這喜慶的日子裡,又有哪些法律問題需要我們注意呢?

壓歲錢

“恭喜發財,紅包拿來。”每逢春節,孩子們最高興的事莫過於收到大大小小的壓歲紅包。

【微普法】春节将至,您值得了解的法律常识

那這壓歲錢應該孩子自己保管還是應該交給父母呢?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壓歲錢屬於贈與行為,而未成年人有接受贈與的權利,依法享有壓歲錢的所有權。當然,最高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0條規定,管理和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是監護人的職責之一;《民法通則》第18條第1款規定“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由此可見,壓歲錢的所有權歸孩子,但家長有監管的職責,可以將壓歲錢用在孩子身上。

【微普法】春节将至,您值得了解的法律常识

放鞭炮

【微普法】春节将至,您值得了解的法律常识

按照我國傳統習俗,春節期間會燃放煙花爆竹以增添喜慶氣氛,但總是引發一系列法律問題。

燃放煙花爆竹容易引發的事故包括:一、爆竹火焰空中亂飛,引起附近建築火災;二、在夜晚集中燃放爆竹的時段裡,馬路上和居民區爆竹轟鳴,常常威脅著交通車輛的安全;三、容易造成人身傷害;四、因隨意燃放爆竹,多次發生爆竹市場爆炸事故,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了嚴重的危害。根據我國侵權責任法的規定,因燃放爆竹給他人人身或財產造成損害的,應依法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因此,燃放煙花爆竹時一定要注意安全!

勸酒要注意

俗話說小酌怡情,大飲傷身,可酒桌上的“那些事”您真的知道嗎?過度勸酒不僅有可能損傷他人的身體,一不小心還要承擔法律責任。

【微普法】春节将至,您值得了解的法律常识

共同飲酒中,基於傳統和風俗習慣,如果是禮節性的勸飲,法律並不禁止,並不是所有的損害都會被認定為侵權行為。但如果其他共同飲酒人存在以下類似情節的,是需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一是明知對方不宜喝酒,比如對方身體不適宜飲酒或者存在某種飲酒會誘發的疾病,對對方進行勸酒等行為的;二是強迫對方喝酒,如存在以威脅、要挾、灌酒、激將法等方式讓對方喝酒的行為;三是在明知對方已經飲酒過多、意識不清的情況下,仍向對方勸酒的行為;四是在共同飲酒的情況下,未將神志不清的醉酒者安全送回家中或送至醫院等安全的地方的;五是酒後駕車未勸阻導致發生車禍等損害的。

綜上,基於同行行為應對醉酒者有酒後安全注意義務,對酒後之人應給予必要的照顧,儘可能地避免其陷於危險狀態或受到意外傷害。由於同行的人履行注意義務有不完善之處,對損害結果存在一定過失的,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