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的內閣為什麼沒有發展成宰相機構?

從明朝朱元璋廢除中書省開始,在中國延續了1500多年的宰相制度就宣告廢除了。此後,明朝出現了一個幫助皇帝處理政務的中樞機構——內閣。內閣的出現也標誌著中國的官僚系統成為了完全為皇帝服務的系統,皇權逐漸發展到了頂峰。在歷史上,宰相制度的變遷都有一定的規律可尋,如內侍機構會不斷成為了行政機構,進而形成新的宰相機構。內閣也是一個內侍機構,但是它為什麼沒有演變為宰相機構呢?

一,明朝內閣的行政化趨勢

從內侍機構變為宰相機構的現象在中國歷史上是屢見不鮮。漢朝,漢武帝為削弱“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的權力,就重用身邊的尚書令、侍中等,形成了“內朝”,逐漸成為了國家的中樞機構。而之前的“三公”就失去了決策權,成為了執行機構。到東漢時期,尚書檯就成為了宰相機構,三公名存實亡。曹魏時期,為了限制尚書的權力,就重用侍中,形成了中書省,尚書逐漸淪為了執行機構。到了唐後期,尚書也名存實亡。

明清的內閣為什麼沒有發展成宰相機構?

元朝時期,中國的宰相機構是中書省,宰相官名丞相。明朝初期,延續了元朝的制度。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製造了胡惟庸案,以“謀不軌”罪誅宰相胡惟庸九族,並株連3萬人。胡惟庸案後,朱元璋就廢除了中書省,中書省的長官——丞相也自然隨之廢除。從此,在中國傳承了1500多年的宰相制度宣告結束。

廢除宰相後,皇帝直轄六部,天下大小事情都決定於皇帝之手。朱元璋雖然以勤政著稱,但也感到力不從心。於是,朱元璋開始找來一些老儒來協贊政事,稱為“四輔官”。四輔官權力不大,只負責提供參謀。1382年,鑑於四輔官年紀大,無法勝任繁忙的工作,於是朱元璋又設置殿閣大學土作為顧問。殿閣大學士就成為了內閣的雛形。朱棣上臺後,命令解縉、胡廣、黃淮、楊榮、楊士奇、金幼孜、胡儼等進入文淵閣“參預機務”,內閣制度正式形成。

明清的內閣為什麼沒有發展成宰相機構?

最初的內閣只是一個類似於秘書的機構,它的職責僅僅限於倫思顧問,沒有行政權,更沒有決策權。內閣大學士的只是五品官員,還不如當時的知府(四品官),更比不上六部大臣。但是內閣形成後,權力就開始膨脹起來,甚至有宰相化的趨勢。

仁宣年間,內閣擁有了“票擬權”,“票擬”就是閣臣草擬對臣僚各種章奏的處理意見。這樣,內閣開始擁有部分的行政權。在地位方面,明仁宗朱高熾內閣閣臣的官階提高了到了正三品。不過總體而言,仁宣年間的內閣依然還是內侍機構。當時為了讓某些重要的內閣成員擁有行政權,就選擇兼職六部尚書的模式,如楊榮為工部尚書、楊士奇兵部尚書、黃準兼戶部尚書、金幼孜為禮部尚書、楊溥也曾兼任禮部尚書。

明清的內閣為什麼沒有發展成宰相機構?

三楊

明朝中後期,內閣的宰相化趨勢比較明顯。一是地位進一步提高。景泰年間規定內閣大臣的地位高於六部,這為內閣控制六部提供了條件。二是開始有行政權。天順年間,內閣可以統領六部,說明內閣擁有了行政權。三是內閣首輔出現。明英宗時期,首輔就出現了。在嘉靖年間,首輔被稱為“元輔”、“首臣”、“首相”,是事實上的宰相。到了張居正時期,權傾朝野,內閣的宰相化幾乎就要完成了。

二,明朝內閣宰相化的失敗

從永樂年間到萬曆初期,內閣的權力都是不斷增強的。但是明朝內閣力量的壯大面臨幾大難以逾越的困難。一是明朝法律規定。朱元璋在華林組訓中規定“今我朝罷丞相,設五府六部……以後子孫做皇帝時,並不許設丞相。”這就意味著明朝在法律上不允許宰相的出現。明朝後期,雖然出現了一些位高權重的內閣首輔,但一般都出現於皇帝怠政或者皇帝年幼時期,屬於特殊現象。萬曆後期的內閣首輔葉向高解釋得很有道理,他說“我朝閣臣,只備論思顧問之職,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權勢稍重者,皆上竊君上之威靈,下侵六曹之職掌,終以取禍。

明清的內閣為什麼沒有發展成宰相機構?

明朝內閣宰相化的第二大困難是有宦官專權的存在。宦官專權也是皇權獨大帶來的弊端。朱元璋時期,由於個人勤勉還能避免宦官勢力膨脹。永樂年間,已經開始大量的重用宦官,甚至讓宦官掌握一些重要的職位,為宦官專權埋下了隱患。仁宣年間,內閣雖然掌握了“票擬權”,但是宦官卻掌握了“批朱”的印章,任何奏章都必須經過“批朱”才能執行,這就為宦官控制朝廷提供了條件。明英宗時期開始,宦官和內閣大臣的爭鬥就反覆在朝廷較量,雙方互有勝負。

明清的內閣為什麼沒有發展成宰相機構?

明朝內閣大堂舊址

實際上,內閣宰相化面臨的最大阻礙就是皇權。因為朱元璋廢除宰相的目的就是加強皇權,朱棣設置內閣的目的也是輔佐皇權。內閣一旦宰相化,就會削弱皇權,皇帝不允許的。

張居正去世後,被壓抑很久的萬曆皇帝終於掌權,於是對張居正的所作所為進行了清算。內閣首輔的權力自然也就是大幅度下滑。首先是六部和內閣產生了權力之爭,最終六部脫離了內閣的控制,內閣失去了行政權。之後宦官勢力再一次崛起,內閣被宦官左右,已經在政治上發揮不了多大的作用。於是,明朝的內閣宰相化就如此失敗了。

二,清朝內閣的名存實亡

後金國建立之初,並無內閣,全國大小軍政要務都在由議政王大臣會議決定。1631年,皇太極又仿照明朝的內閣制度設置了“內三院”,成為政務方面的參議機構,這是清朝內閣的前身。清朝入關後,在馮銓、洪承疇等人的力爭之下,內三院獲得了“票擬權”。然而,不到一年,內三院的票擬權就被取消了。

總體而言,清朝的內閣雖然也是中樞機構之一,但是始終只是一個平衡其他機構權力的機構,並未掌握大權。順治親政後,“好漢語,慕華制”,試圖恢復明朝內閣制度。然而當時內三院內部的南北之爭、滿漢之爭比較嚴重,使得內閣制度難以穩定下來。1658年,順治改內三院為內閣,內閣也獲得了票擬權。順治去世後,議政王大臣會議掌握大權,他們又取消了內閣票擬權,該內閣為內三院。到了康熙親政後,才恢復了內閣,從此清朝的內閣制度穩定了下來。

明清的內閣為什麼沒有發展成宰相機構?

清朝的內閣穩定了,票擬權也獲得了,但是其權力難以恢復到了明朝的樣子,因為清朝出現了新的中樞機構。康熙年間,為了限制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康熙重視新的內侍機構——南書房。全國的軍政要務都繞開內閣,直接送達南書房,讓康熙自己決策。雍正帝上臺後,設置了軍機處,推行了密摺制度,凡屬密辦之事,皆令官員使用奏摺直達皇帝,由皇帝親自批答。這兩個新機構的出現,讓內閣只能參議一些平常的公務,其票擬權也就變得名存實亡了。

明清的內閣為什麼沒有發展成宰相機構?

清朝末期,曾仿照西方國家建立了責任制內閣。責任制內閣和明朝時期的內閣在性質上完全不同,只是翻譯上使用了一個名字罷了。

明清時期,內閣的宰相化失敗了,南書房和軍機處卻始終沒有出現宰相化的趨勢。這也就是說明,中國古代政治發展的一個趨勢就是皇權不斷強化,相權不斷削弱,直到被廢除。內閣宰相化最大的阻礙就是皇權。

明清的內閣為什麼沒有發展成宰相機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