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南天全身酸睏乏力?中醫專家的祛溼這些妙招,趕緊收藏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通訊員 黃月星

廣州又進入了一年中最難熬的季節——回南天。 這個時節一到,洗手間常常溼漉漉,毛巾衣服不幹爽,很多人還感覺全身酸睏乏力、嗜睡、納差、腹脹、頭面油膩、大便粘膩不盡等"周身不聚財"的表現。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唐梁指出,回南天的特點就是溼重。一方面,導致體表經絡不通,而出現頭腦昏沉、頸肩痠痛、肢體困重乏力、腫脹水腫、皮膚溼疹瘙癢等。

回南天全身酸睏乏力?中醫專家的祛溼這些妙招,趕緊收藏

春季潮溼多雨,溼氣重

另一方面,這時的溼邪雖說是外邪,但同樣對人體可以產生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平時脾胃虛弱、飲食不節制的人,外溼可以和內溼內外相召,導致脾胃的運化水溼和水谷的功能失調,而出現胸腹脹滿、納差、口膩發酸,大便粘膩不盡等。

所以,我們要儘量減少生活環境中的溼氣,比如儘量少淋雨,洗手間多用抽溼器。除此之外,我們還要著力清除體內的溼。

起居有節、增加運動

按時作息是健康的基本條件,否則氣血減損、抵抗力下降,邪氣入侵而生病。唐梁提醒,少吃生冷、油膩、肥甘厚味,適當增加運動促進消化,水溼運化更容易,不然可能導致水溼困脾,形成惡性循環。廣東地區春季有吃艾餈的習俗,其實不太主張在溼氣重的回南天吃糯米做的食物,特別是脾虛溼重者,不容易消化。

食療除溼,多用健脾祛溼中藥材

在飲食上,常用一些健脾祛溼的藥材可達到祛溼的目的。

1、健脾祛溼:此類食材和藥材有幫助脾胃運化水溼的功效,比較平和,適合人群

廣,特別適合於脾虛體弱之人平時的慢慢調養。如茯苓、白朮、扁豆、芡實、蓮子(去心)、陳皮、扁豆花、厚朴花、薏苡仁(炒後不會太涼)、山藥(宜用幹品)、豆芽等;

回南天全身酸睏乏力?中醫專家的祛溼這些妙招,趕緊收藏

芡實健脾祛溼

2、 清熱祛溼:此類食材和藥材相對偏涼,適合於口苦口臭、便粘膩難解、尿黃溼熱較

重者,如冬瓜、茵陳、溪黃草、木棉花、雞蛋花、雞骨草、蒲公英、蛇舌草等(脾虛體寒者不宜多吃)

3、 芳香化溼:此類藥材有促進脾胃運化、醒脾開胃的作用,可以煲湯、做菜多用,也可以做成香囊佩戴。如:砂仁、豆蔻、草果、藿香、佩蘭、石菖蒲等。

外法祛溼效果明顯

1、穴位按摩、艾灸:按摩、拍打曲池、陰陵泉、委中、豐隆等穴位有祛溼的功效。艾灸對於寒溼較重的人更為適合。

2、拔罐、刮痧:拔罐、刮痧可以疏通體表經絡,激發臟腑氣血流通,促進溼氣排洩。頭暈、頭重者可選額部、印堂、太陽穴、風池等穴位可行施術;腰背痠困者可選取足太陽膀胱經進行施術;腹脹、納差、便溏者可選取曲池、尺澤、委中、脾俞、胃俞、中脘、天樞、足三里等穴位進行施術。

3、泡腳:春季溼氣加重,真菌容易繁殖,很多人的"香港腳"又開始蠢蠢欲動了。用中藥材泡腳不但可以促進溼氣的排出,對腳部真菌的繁殖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常用的藥材有苦參、白鮮皮、地膚子、花椒、黃柏等。

推薦食療方

1、南豆二香化溼茶

材料:南豆花10克,香薷3克,藿香3克,蘆根10克;

做法:上四味泡茶飲。

功效:化溼和中解暑。適於暑溼內困,胸悶脘痞,納少便粘,尿赤者。

2、木棉花薏米豬骨湯

材料:木棉花4-6朵,豬脊骨半斤,薏米30克,少量陳皮、生薑,鹽、蔥花適量;

做法:豬脊骨、薏米、陳皮、生薑加水,大火煮開後小火慢燉半小時;放入木棉花慢燉;最後放入鹽調味,撒上蔥花即食。

功效:清熱健脾祛溼。適合便粘不盡,腹脹,口乾口膩,身睏乏力之人。該湯偏涼,脾虛偏寒之人不宜,孕婦不宜。

回南天全身酸睏乏力?中醫專家的祛溼這些妙招,趕緊收藏

茯苓入藥膳,健補脾胃

3、茵陳扁豆茯苓粥

材料:茵陳25克、扁豆20克、茯苓20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許。

做法:茵陳洗淨煎湯,取汁去渣;加入洗淨的扁豆、茯苓、粳米同煮,待粥將熟時,放入白糖稍煮即可。

功效:健補脾胃、利膽退黃,適用於溼熱內蘊,納呆、便溏者。

4、雞骨草煲豬橫脷

材料:雞骨草50克,新鮮豬橫脷1條,黃豆100克,生薑少許。

做法:黃豆洗淨後浸泡1小時備用,豬橫脷洗淨焯水備用,雞骨草洗淨後放入清水1000毫升,煮開後放入豬橫脷、黃豆、生薑同煮1小時下鹽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化溼,清熱解毒。適合於肝膽溼熱證之中熱偏重的人群,症見口乾口苦、小便短赤者。如果不喜歡豬橫脷的味道,也可以改用瘦肉或者排骨,用量約100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