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孝陵的「明」字為什麼多一橫,寫成了「眀」?

月光下的溫唇


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是我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陵墓之一,坐落於“六朝古都”江蘇南京。在明孝陵方城隧道出口正面有一塊石壁,上面書寫著“眀孝陵”,那為什麼不是“明”,而是“眀”呢?這裡面倒是有一些有意思的故事。



第一,“眀”字在書法上更美觀

在古代文化作品中,“眀”並不少見,比如王獻之書寫的《洛神賦》中就有“羌習禮而眀詩”,荊州龍泉書院的《文眀樓》牌匾,“目”與“月”對稱性更好,在書法上更美觀,因此在一些書法作品或者牌匾中多用“眀”,石碑上的字也有美觀的需求。


第二,朱元璋用“眀”區別於“小明王”

朱元璋小明王韓林兒的麾下,後來獨自闖出了一番天地,建立了明朝。後世子孫為了表示對朱元璋的敬重,希望將其與小明王韓林兒與韓山童區別對待,於是在其墓碑上刻“眀”以區別於小明王的“明”。

第三,風水上的原因

“明”由“日”與“月”組成,“日”代表太陽,為極陽,而陵墓在風水上多為“陰”地,因此將“日”改為“目”,避免陰陽不調,也就有了後來的“眀孝陵”。



後來明孝陵的地表建築在太平天國中基本被毀殆盡,後經過曾國藩的修復才有瞭如今的面貌,那曾國藩為什麼仍然採用“眀孝陵”呢?一是為了延續前期的習慣,二是“明”在清朝的特殊意義。


滿清入關後簡歷清朝,對前明勢力比較忌諱,“明”字容易勾起百姓對前朝的回憶,不利於社會的穩定,這也是清朝文字獄為什麼這麼普遍的原因。康熙帝在《康熙字典》中也是將“明”記載為“眀”,後來“眀”在清朝就很常見了,曾國藩修復石碑的時候,也就採用的“眀”字。


大耳朵金絲猴


瞭解歷史常識的朋友都知,南京明孝陵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和其皇后馬氏的陵墓。也許去過的人都發現了“明孝陵”的“明”字多了一橫成了“眀”字,這是為什麼呢?

據說這個事情的緣由還有幾種說法。


第一,據說是朱元璋為了區別被他滅掉的小明王勢力,而他自己是大明王朝,所以不能與小明王朝同用一個字,於是就多加了一橫。

第二,這個說法是康熙皇帝為了避諱,因為明朝是前朝,而康熙覺得清朝比明朝強大,而且認為“明”是“日”和“月”組成的,而因避諱,給“日”加上一橫,就不“明”了。

第三,還有一種說法就是陰陽五行之說,明孝陵為皇家陵墓,自然講究,而“日”是陽的,而墓地是屬陰的,所以在“日”字上加了一橫,成了“眀”字了。

關於這個明字,還有很多種說法,在書法裡,這個字是個異體字了,是不是並不是這些說法所說的那樣,而是明字自古就有這種寫法呢?


存希齋書法


“眀”字當然不是錯別字,關於這個問題,頭條上出現過多次,我也見過一些解釋,有些牽強,有必要往深裡說一說。

1、現在有兩種說法,大意是“日月為明”,或“眼睛看見月亮為明”。《易·繫辭》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史記·曆書》日月成,故明也。《書·太甲》視遠惟明。這兩種是後人根據字面來的會意解釋,造字之初不是這樣的。


2、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宮殿和兩側迂迴曲折的遊廊,本義是明亮,清晰。來看下面這個造型:

有的甲骨文將表示宮殿區域的“囧”形寫成“日”形,將曲折的遊廊簡化。見下圖:

看下面這個甲骨文造型,左邊部分是個方型,說明並不是指眼睛或太陽之形狀。


3、小篆中,明當作了一個會意字,字形是一邊是月一邊是囧(jiǒng),從月,表示取月之光;從囧,表示取窗牖之明亮。本義:明亮,清晰明亮。囧(jiǒng)字在這裡表示窗牖的形狀。

所以,在說文解字中解釋:朙,照也。應該是月光照進窗牖形成的光亮,引申為明亮之意。

在秦小篆統一以前,取“從囧、從月”的這種寫法也是主流。如下圖:


4、“朙”寫成“明”或者“眀”都是正確的,是對“囧”部進行的簡化,並不是偏旁部首的變化。歷代都有,如下圖:


結論:“明”和“眀”都是“朙”的簡化寫法,是對“囧”部進行了簡化。“朙”甲骨文的理解是象形字,字形像宮殿和兩側迂迴曲折的遊廊,本義是明亮,清晰。小篆中是會意字,月光照進窗牖形成的光亮,引申為明亮之意。

歡迎網友留言探討。


更多書法技巧與精彩內容,請關注【麓風軒】

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


麓風軒


南京明孝陵“明”字為什麼多一橫,寫成了“眀”字?是不是錯字,什麼歷史原因造成的?

“眀”字當然不是錯別字,關於這個問題,網上討論過多次,麓風軒也見過一些解釋,有些牽強,有必要往深裡說一說:

1、現在有兩種說法,大意是“日月為明”,或“眼睛看見月亮為明”。《易·繫辭》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史記·曆書》日月成,故明也。《書·太甲》視遠惟明。這兩種是後人根據字面來的會意解釋,造字之初不是這樣的。

2、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宮殿和兩側迂迴曲折的遊廊,本義是明亮,清晰。來看下面這個造型:

有的甲骨文將表示宮殿區域的“囧”形寫成“日”形,將曲折的遊廊簡化。見下圖:

看下面這個甲骨文造型,左邊部分是個方型,說明並不是指眼睛或太陽之形狀。

3、小篆中,明當作了一個會意字,字形是一邊是月一邊是囧(jiǒng),從月,表示取月之光;從囧,表示取窗牖之明亮。本義:明亮,清晰明亮。囧(jiǒng)字在這裡表示窗牖的形狀。

所以,在說文解字中解釋:朙,照也。應該是月光照進窗牖形成的光亮,引申為明亮之意。

在秦小篆統一以前,取“從囧、從月”的這種寫法也是主流。如下圖:

4、“朙”寫成“明”或者“眀”都是正確的,是對“囧”部進行的簡化,並不是偏旁部首的變化。歷代都有,如下圖:

結論:

“明”和“眀”都是“朙”的簡化寫法,是對“囧”部進行了簡化。“朙”甲骨文的理解是象形字,字形像宮殿和兩側迂迴曲折的遊廊,本義是明亮,清晰。小篆中是會意字,月光照進窗牖形成的光亮,引申為明亮之意。

歡迎網友留言探討。


白齊光


要弄明白明孝陵的明字為何多一橫,就要知道“明”字是如何演化的。

甲骨文裡的明字,和現在一樣,分為左右兩個部分。我們看A1的甲骨文,可以看到左邊是太陽,右邊是月亮,說明左日右月是沒毛病的。

然而,隨著文字的進化,左邊的太陽發生了變化,太陽裡頭有了三隻金烏(三個逗號),變得更加複雜了。從這個時候開始,文明更進一步發展,當時的人們就記住了這個有鳥的明字了。

甲骨文進一步發展,到了金文、隸書等文字時,這個變態複雜的太陽,都沒有得到簡化,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太陽裡有很多條道道。再演化之後,就是左邊是目字的眀。

但是“眀”字還沒嘚瑟幾天,“明”字就作為異體字出現了,而且很快替代了“眀”的主體地位,大概類似於兩開花。。。


在很多書法作品裡,我們都可以看到“眀”字的這一形態。比如說上面這幅作品,它是唐朝的書法作品《靈飛經》。至少到了唐朝,“眀”字依然是非常普遍的寫法。

到了明朝時期,這種狀況發生了變化。大明王朝以“明”為號,怎麼能夠忍受左邊是目右邊是月的寫法呢?左邊必須是太陽嘛,這樣才能顯得我大萌萬世榮光!

因此,我們在明朝的文藝作品裡,就看到了這樣的“明”字,比如這件瓷器的落款。



事不絕對,文化的發展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新生事物必然和舊事物有著並存的局面,也就是說“明”和“眀”一起出現在明朝。就好比明孝陵裡的“眀”字。



所以,你一定以為明朝嗝屁之後,全國人民就不再使用“眀”字了吧?開玩笑!雖說我大萌已經隨著崇禎掛歪脖子樹而結束了,可是我大“眀”依舊閃耀在所有人的心目中。

這個圓眀園啊,我們就不必多說了,大家都知道它是滿清皇家園林。

圓眀園原是雍正的御賜花園,康熙為之題寫“圓眀園”匾額,“圓眀”為雍正的法號。這裡用“眀”字,意指做皇上要鉅細周知、表裡洞徹,信息全面才能決策正確。

當然了,你還記得大眀湖畔的夏雨荷嗎?


祗樹


“眀”字這樣的寫法古已有之。和那些牽強附會的事情無關。

(右起第二列豈乏明時)其“明”字的寫法就是目、月眀。

明、眀為同一個字,不是簡繁關係。漢代以前的寫法是日、月明。目月明的寫法產生於漢代。意為眼睛明亮。音意和明一樣。
在古碑帖和古代書翰中,“明”的寫法絕大多數都寫成“眀”。


這種寫法不是避諱誰的名字。它就是一個字的兩種寫法。


子衿書法


「明」字為什麼多一橫,寫成了「眀」?這不是錯別字。

(字源)你可以參考下

那為什麼會出現這些不同的寫法呢?

【明】讀作[Míng],由‘日’與‘月’左右兩部分組成,像“日月同輝”的樣子。明亮之意。從現在來看也很好理解。

【眀】目徹為明。目明意,目明與明暗之明義同。從日月,會明意《外物篇》。曾經聽說過一個故事:說是“造字聖人”倉頡,在造“明”字時遇到了困難,怎麼也不得啟發,造 不出來,為此,黃帝還下了旨令,命其必須於當年的八月將此字造出,否則降罪處罰..倉頡對此還與朝臣相互研究,但就是沒能造出。不過無巧不成書,八月十五這天,吃過晚飯,正愁造不出這個明字,在院中看見一輪圓月當空,月如玉盤,皎潔明亮,真是美到極致,勾起造 字聯想,大聲喊到“有了!有了!”隨手寫出目月“明”後來黃帝問及此字來歷,倉頡說因目觀月,又圓又亮,故將此明字造了出來...但後來倉頡聽眾意,覺得日月相合更為明亮,便改目月為日月”明“....

【朙】: 古同【明】字。(字源)囧(jiǒng)字,是牛耳形狀的模擬、根部呈圓形,裡面有凸起的皺褶

後來演變為方框形,而且成了朙(明)字左邊的那一部分。《說文解字》中說這個字像窗戶形,月光透過窗格照進屋裡,所以有朙亮義。有人說,朙字由囧和月構成,源於割牛耳歃血為盟,朙就是盟。朙字的字義由盟誓而來..

也有人說“明”字原本是由囧(窗戶格子)、月兩部分組成,指月光透過木格子,照到室內意思就是明亮、清晰。囧字象形....

當然,故事是由人寫出來的,而漢字起源,不論是“接繩而治”的說法、契刻說、八卦說,等等都蘊含極其豐富的哲理.,是先人們智慧的結晶....

日月明是現代的規範寫法,以上這幾種寫法,你可理解是其異寫,在書創作中,還有很多的字都有其異寫形式。

草就,希望得到朋友們的更多見解!


默楊


不是多一橫,而是這個字本來就有兩種寫法,互為異體字,相互替代沒問題!

中國漢字不是石頭縫裡蹦出來,而是人造出來的,造字有多種方法,如象形、會意、指事、形聲,表示光亮的明或眀屬於會意字。

明,日加月,日光加月光,亮上加亮,表示明沒問題。

眀,目加月,月光進入眼睛,表示眀,引申為耳聰目明,也沒問題。

這可不是我牽強附會,古人就是這樣認識和解釋的,《正字通·目部》說:“眀,田藝衡曰:‘古皆從日月作明,漢乃從目作眀。"

也就是說,“明”字原本從日,從漢代開始出現以目為“眀”的用法,眀=明。

著名書法家也常這樣寫,比如書聖王獻之的《洛神賦》、蔡襄的《山堂詩帖》。

再看一個局部放大的,更清楚。


成都武侯祠的牌匾“明良千古”由四川提督吳英撰寫,用的也是眀,去的朋友可以注意下。


濟南的大明湖也是如此,不知道去過大明湖的朋友們注意到沒有?

看到有些白痴硬說眀是錯別字,現在考試寫“眀”不得分,那我問問你,讓你跑到古代用簡體字答卷,看考官會不會給你零分?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漢字的造字機理,可以這樣寫

  • 漢字是表意文字,六書是漢字的六種造字方法: 象形、 指事、 形聲、 會意、 轉註、 假借;徐州工程學院的楊洪清教授提出漢字新六書:會意、形聲、存形、存聲、記號、合體記號;使學習漢字漢語有了更快捷高效的學習途徑。

  • “明”是會意字,日月分別為象形,代表太陽和月亮,都是自然界裡有光亮的事物,日為陽月為陰,有日有月意為白天、黑夜都有可見之物謂之明;然而,漢字目月意為用眼睛看見月亮亦為眀,月為陰眼為實,目月為明,也是可以的。
  • 另外,從漢字書寫的角度,目月在結構上比較便於保持左右平衡,因此,不僅僅是在明孝陵的墓碑上這樣寫眀,山東濟南的大明湖的明字,也是目月眀。
  • 從風水角度,因為墓地屬陰,日屬陽,陽光與墓地相剋,因此將日多加一橫為目,這樣,明孝陵就寫成了眀孝陵。

明孝陵的墓碑的歷史特殊性

  • 明孝陵位於南京市鐘山風景區,是明太祖朱元璋與其皇后的合葬陵墓。因皇后馬氏諡號“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佔地面積達170餘萬平方米,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明孝陵作為中國明皇陵之首,代表了明初建築和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在中國帝陵發展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譽。明朝興盛時期,“日月不落,永照大明”,在明朝正常情況下,明字皆為日月明。
  • 為何明孝陵的明字多了一橫的歷史說法,清朝大興文字獄,明寓意大明王朝就成了最為忌諱的一個字,當時的康熙字典都將日月明寫成了目月明,因此,明孝陵目月眀,或許與此有關吧。大明王朝既然已經逝去,有月無日何言光明?與現實正相符。因此,清朝康熙年間,包括康熙字典中的明字皆為目月眀。

蓉蓉育兒經


任何一個字本來都是姓氏,語言表達都是借用姓字。明,可以看做婚合字,是日部族(日姓)和月部族(月姓)兩家通婚後代記號。明,也可以看作是職能字,即月部族日官(測量日影定時間和季節的歷法官名),以部族名加日旁為記號寫作“明”。目,本是部族名,姓字,被借用為宰官符號(因目像帶肋骨的肉),那麼月部族宰官記號就是“月+目”,寫作“眀”。月也被借用,1.因像肉被借用為宰官符號,因此,囧部族宰官符號為“朙”;2.月被借用為天上的月亮,古代曆法官也利用月相變化測量,所以“月”也可以作為“日官”符號,那麼,囧部族日官也可以寫作“朙”。朙,還可以看做是囧部族與月婚合字。不管是婚合字還是職能字,分族後又是新姓字,語言表達都是借用姓字,由此可知,明、眀、朙作為“光亮”的意思都是借用,祖先根本沒有為光亮的意思造字。深入瞭解漢字起源,百度一下《中國姓氏研究報告》、《漢字統一的途徑是什麼》等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