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原是“黄帝”后(中)

大家好我是“龙之慕”

今天开篇给大家说说慕容氏的先祖(中)

慕容氏第一个都城建在“颛顼之墟”

(续上)二十四史之《北史》由唐朝著名史学家李延寿所撰。《北史·魏本纪第一》说:“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黄帝之子曰昌意,昌意之少子受封北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还说:“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这里除了明确说明黄帝之孙“受封北国”外,还明确指出“拓跋”一词就是“黄帝后人”的意思,也就是说建立前燕、后燕的慕容鲜卑与建立北魏的拓跋鲜卑都是黄帝后人。

“慕容”原是“黄帝”后(中)

到了宋代,郑樵所作《通志·氏族略》中也记载鲜卑慕容氏是黄帝后人。郑樵考究说,慕容氏出自中古时期,是部族首领高辛氏的后裔,后建立鲜卑国,自言慕二仪(天地)之道,继三光(日、月、星)之容,因此以慕容为姓,称为慕容氏。高辛氏,又名帝喾(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一),帝喾为黄帝的曾孙。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曾写道:“慕容氏自云轩辕之后。”黄帝即轩辕。

慕容鲜卑人起初没有自己的文字,世事全凭世代口口相传,但慕容鲜卑人关于自己是黄帝后人的记忆却十分明确而清晰。

慕容家族修建的第一个都城名为大棘城,而这座大棘城的所在地居然在颛顼大帝的故里!那么,这座消失的大棘城究竟在哪里呢?宋、元时期的胡三省在《资治通鉴》的注释中明确指出:朝阳“城东九十里,棘城,即颛顼之墟。”大棘城的具体方位如今存在两种说法,一是今朝阳北票市的章吉营子乡;二是今锦州义县西北的九官台门乡的河夹心一带。

“慕容”原是“黄帝”后(中)

两种说法并不矛盾。在古代,北票与义县基本属于一个区域,现在从北票乘车去义县,最多也就一个半小时车程。身为黄帝后人的慕容鲜卑重归先祖发迹之地,将自家的第一个都城建在老祖宗的“颛顼之墟”,逻辑上顺理成章。

“慕容”原是“黄帝”后(中)

这座大棘城如今只剩下一个大土包,土包上建一养鸡场。站在大土包顶远眺,大凌河对岸是喇嘛洞鲜卑墓葬群,那里曾出土过鲜卑贵族的代表性头饰——金步摇。大土包夏天被杂草掩盖难分轮廓,冬天看分外清晰,土包断面夹杂着说不清朝代的陶片、瓷片,还有动物的碎骨。在山坡的另一面,青黑色的砖瓦扔得满地都是,当地村民经常用这些古代烧制的现成砖瓦砌墙基、垒猪圈,此地也叫“黑石沟”。

“慕容”原是“黄帝”后(中)

几千年前的朝阳北票地区绝无如今的干旱迹象,而是河水漫流、森林草场繁茂、鸟兽出没之所。先民选择栖息地,十分看重周围自然环境的优劣,讲究“前有罩,后有靠”(后有群山依托、前有便利通途),能农耕狩猎、水源充沛的丰饶土地。章吉营子所在地是被一圈大山环抱的平原,出行可沿大凌河骑马或乘舟船奔赴各地,进可攻退可守。慕容家族迁都朝阳后,辽金元几朝,仍有不少地方政权于此地建城,无论哪朝人对这块风水宝地都极为看重。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