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美食之:焙干的瞎碰焦香,卷烙馍吃味美


季节美食之:焙干的瞎碰焦香,卷烙馍吃味美

昨晚在郊外的河里游完泳后,几个要好的朋友在河边聊着聊着,就忘记了时间。当天暗下来时,发现不远的小路上渐次多了游动的亮光。这时,一个哥们对我说道:“这不,都是出来照瞎碰的。”

瞎碰?我一听这熟悉的名字,就问道:“这个时节有瞎碰了吗?”

这哥们道:“那可不是!昨晚我摸了一大把,回去撒上盐、五料面儿焙干,好吃的很!我都不舍得吃,都给俺闺女吃了。”

这哥们眉飞色舞的对我说道。

他说的兴起,我听得心动,就约着也去照瞎碰去。

其实,照瞎碰的说法并不正确,旧时叫做摸瞎碰。

在老家农村的俗语中,有“杨絮落地,苍虫放屁”之说,意思就是说杨絮落地时节,苍虫(在河南许昌这一带的方言中,苍虫的读音为“cang chu儿”)也该出来了。

苍虫就是瞎碰。

季节美食之:焙干的瞎碰焦香,卷烙馍吃味美


在我小时候(七十年到末期),到了春分季节后,吃罢晚饭,大人领着小孩子一起来到村头田间摸瞎碰,可是都感兴趣且流行的一项亲子活动。

一般情况下,大人提着个小桶,桶里边盛些水,领着小孩子,一路说笑着走出家门,去村头田间,循声摸寻瞎碰。

那个年代手电筒是高档家电,不是一般农村家庭能用的起的,所以,在只有星星弱光的夜里,只能循着瞎碰飞起时微弱的响声,以及它们聚在一起后悉悉索索的声音,猜测其落地的大概位置,然后用双手一路扒拉着摸过去,这就是“摸瞎碰”的说辞。

季节美食之:焙干的瞎碰焦香,卷烙馍吃味美


好在那时候瞎碰多,只要摸准地方,有时候一模就是一把。当然,在摸瞎碰的时候,也有的小朋友摸到秽物粪便都是常事。

瞎碰在这个季节出来,是为了交配繁衍后代。它们从泥土里爬出来后,在夜色里循着气味飞到一起,以勇武之力争抢交配权。完成交配后,再钻进土里孵化幼崽。第二年幼崽成虫,再在这个季节钻出泥土,完成生命新一轮的使命。

这也是那个年代瞎碰多的时候,因其聚集交配,可以一抹一大把的原因所在。

瞎碰钻出泥土交配的时间并不长,并不是从泥土里钻出来后,第二天天亮才钻进泥土,而是大约也就仨俩小时的时间,就再次钻进泥土。所以,摸瞎碰得赶时间,就跟比赛一样,各家争抢着在村头田间地头寻找可做美食的原料。

季节美食之:焙干的瞎碰焦香,卷烙馍吃味美


一家人把摸到的瞎碰拿回家里,心急的人家架不住孩子的缠磨,当晚就把战利品给烹制了。

烹制瞎碰的其实很简单,要么油炸,炸至金黄色后捞出沥油,然后撒上盐面儿即可。还有一种做法就是锅里放少许油,或者干脆不放油,把洗净的瞎碰放进锅里干焙,期间不放其他佐料,就放些盐面儿就行了。等到把瞎碰焙出香味就说明已经熟了,然后用锅铲铲出来就可以直接食用。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炒熟的瞎碰可是既高档又美味且营养丰富的食材。如果炒熟的瞎碰不是太多,大人是舍不得吃的,也就是捏几个尝尝鲜,剩下的瞎碰,就都是孩子们的口福了。

在记忆里,炒熟的瞎碰最惬意的吃法,就是卷烙馍了。把刚出锅的瞎碰趁热卷在烙馍里,瞎碰的香味把烙馍的面香不知道提高了多少档次。一口咬下去,在牙齿的作用下,焦香的瞎碰和烙馍在咬合中香味渐次释放,这卷带着亲情和长辈爱意的美食,就长久的留存在了记忆里。

这也许是那个年代最美味的零食了!

而今,即便在乡下,瞎碰似乎完成了它的使命一般,从数量上来讲已经少了许多。

随着物质的丰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农村几近空心化,有能力的年轻人不少已搬到了城市居住。

在城市,各种商品化的零食早已成为我们在日常日子里的消闲之物。而晚饭后的我们,也已不常外出,或看电视看手机,或者在家里呆着。都有自己的事,忙了一天,晚上该清闲一下了,于是,便各忙各的忙事儿。即便一家人牵手外出,无非是逛逛超市商场,逛逛业已经过亮化了的公园游园,或购物,或赏景,累了,或回家就寝,亦或者在路边买些吃的,边吃边回家。

瞎碰的美味只是记忆,已经不值得为之费事了。

这晚上我们几个要好的朋友童心大发,照了一大把瞎碰,就约着来到一个小地摊,点几个菜后就是喝酒吃肉,期间,让饭店老板把瞎碰给炒了炒,做法也是我们说给他听。瞎碰炸好后端上桌来,吃的时候,似乎没有了记忆中可口的焦香味。。。。。。


季节美食之:焙干的瞎碰焦香,卷烙馍吃味美

精彩贴文回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