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安眠藥不能亂吃,但該吃時候不吃危害更大

睡眠問題本身就是困擾人類健康的一個重要問題,世界衛生組織表明,全球有27%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也就是4個人中至少有一個被失眠所困擾。但在中國,這個數據可能是38.2%,遠遠高於世界衛生組織的平均數據。我國民眾睡眠障礙的原因很多,社會高速發展,學習壓力、工作壓力、生活壓力以及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位列失眠問題原因的前幾位。


闢謠:安眠藥不能亂吃,但該吃時候不吃危害更大

失眠


但在我國存在一個特殊的現象,存在睡眠障礙的人很少在失眠初期因為失眠去醫院就醫,而是長時間選擇自我調整睡眠或是在藥店購買各種輔助睡眠的保健品,或者中成藥輔助睡眠。一些藥物可能在一段時間內起效,但往往不久就會失去輔助睡眠的作用。不過即使長時間失眠,也很少有人到醫院就醫。

在失眠門診,我接觸的很多患者失眠的病史至少都在幾個月,甚至幾年。記得去年一名大姐對我說,自己從年輕的時候開始失眠,那時候能挺,一晚上雖然睡不了幾個小時,但仗著年輕一直也沒來醫院看失眠,現在年紀漸漸大起來了,直到去年來失眠門診的時候,已經整整20年的失眠病史了,整個人看上去目光呆滯,大大的兩個黑眼圈非常突出。

闢謠:安眠藥不能亂吃,但該吃時候不吃危害更大

黑眼圈


其實來失眠門診看病的患者存在兩個極端。一個是特別的依賴安眠藥,或者說不服用安眠藥已經無法正常的入睡了。

另一個是特別懼怕安眠藥,寧願每晚痛苦地輾轉反側,也不敢吃一片安眠藥,擔心自己成為特別依賴安眠藥的第一個極端。

其實雖然這兩個極端都有其存在的價值,但卻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 特別依賴安眠藥物的人,多半是因為最常見的安眠藥類型,苯二氮卓類藥物可能出現的藥物依賴性,和普遍存在於服藥患者身上關於安眠藥的心理依賴。
  • 特別懼怕安眠藥的人,則並不瞭解安眠藥的相關藥理作用,過分放大內心對可能出現藥物依賴性的恐懼,甚至寧願忍受失眠的痛苦,也不敢服藥後好好睡上一覺。

那麼真的像有些患者說的那樣長時間服用安眠藥就真的會出現藥物依賴和其它對身體的損害嗎?起碼我不認為會嚴重到懼怕安眠藥的地步。

闢謠:安眠藥不能亂吃,但該吃時候不吃危害更大

拒絕服藥

首先我們應該劃重點,記住一個道理。我們服用安眠藥物的目的並不是強制得到足夠的睡眠,而是幫助我們的睡眠回到健康的睡眠節律中去

以我國門診量最大的安眠藥物,苯二氮卓類藥物艾司唑侖為例,由於本身藥理作用,連續服用4周以上,確實有可能出現藥物依賴性,當然也有人稱需要連續服用8周才可能出現依賴性,那我們就姑且按照陸林院士的《沈漁邨精神病學第六版》中講述的4周為例計算。其實如果我們明確目的,以找回健康的睡眠節律為目標,絕大多數失眠患者可能真的不需要連續服用達到4周時間。尤其艾司唑侖的主要特點是引導睡眠快,藥物持續時間相對較短,所以理論上通過艾司唑侖的使用,找回正常的入睡節律就好了。

闢謠:安眠藥不能亂吃,但該吃時候不吃危害更大

艾司唑侖


退一萬步講,你的失眠問題嚴重,醫生建議你長時間服用,我們也可以嘗試間斷服藥的方法來減少藥物依賴性。如果真的必須連續服用,也不必過分緊張擔心,所謂的長期服藥對身體造成巨大負擔,真的不多見,如果比起來,長期服藥可能帶來的影響,還要遠遠小於失眠本身可能給我們帶來的身體和精神的雙重危害。起碼在失眠門診經常會遇到持本人身份證自己來開藥的80~90歲的老人,很多人對我說服用了40年的安眠藥,睡好覺比什麼都強。


闢謠:安眠藥不能亂吃,但該吃時候不吃危害更大

安睡的老人

安眠藥絕對不是不能吃的,更不是吃上就要吃一輩子的上癮藥。關於如何合理使用安眠藥物有幾點原則交給大家:

  1. 到正規醫院就醫,遵醫囑服藥,
  2. 不要因為追求更高的睡眠質量而私自加藥,
  3. 不要因為服藥後沒有立刻入睡,而重複服藥,
  4. 按需服用,如非必須,不要連續服藥,
  5. 安眠藥的使用盡量控制療程,最好不要超過4周,
  6. 如果長期服藥,避免突然停藥,當心撤藥反應引起的報復性失眠,
  7. 如需停藥,每兩週減少治療劑量的1/4,如患者仍然出現撤藥反應,則可以適當再放寬服藥時間,
  8. 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不要與別人分享你的安眠藥,
  9. 如再次就醫,提供完整服藥史,以免在醫生不知道的情況下出現安眠藥相關配伍禁忌。

合理用藥,保證睡眠,是任何年齡段的失眠患者保持健康身體的根本,藥物一定不是敵人,而是幫助我們找回健康睡眠的朋友。

闢謠:安眠藥不能亂吃,但該吃時候不吃危害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