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作者之謎——三國演義

但凡上過小學的都會知道什麼是四大名著,小學能畢業的估計就能說出四大名著的作者。雖然現在大家對四大名著評價很高,說它們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啥的,但是在古代,小說的地位非常低。古人認為通俗小說是不入流的,寫通俗小說也是很沒出息的事情,基本上處於寫作鄙視鏈的最底層。所以一般小說出版的時候都不署名作者,或者用個筆名代替。那麼四大名著的作者都是怎麼確定的呢?別急,留史君慢慢和您聊一聊,今天說說《三國演義》。


四大名著作者之謎——三國演義

說起《三國演義》的作者,大家會說,知道,羅貫中嘛。可是,有一個問題大家有沒有想過,《三國演義》開篇有一首《臨江仙》,後來被改編成央視《三國演義》電視劇的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這首《臨江仙》又是誰寫的呢?有人知道,這首《臨江仙》不是羅貫中所作,而是明代中期的一位大才子楊慎寫的。但是,問題來了,羅貫中可是元末明初的人物啊,他的小說中怎麼會引用明代中期的詩詞呢?這不是穿越了嗎?別急,聽留史君慢慢說。


四大名著作者之謎——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和《西遊記》、《水滸傳》一樣,也是世代累積型小說,三國的故事在宋代就非常受人們的喜愛,蘇東坡《東坡志林》中有一篇《塗巷小兒聽說三國語》講到:“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顰蹙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魯迅先生的《中國小說史略》中也講到,“說《三國志》者,在宋已甚盛,蓋當時多英雄,武勇智術,瑰偉動人,而事狀無楚漢之簡,又無春秋列國之繁,故尤宜於講說。”意思是說三國時期英雄眾多,那一時期的故事相較於楚漢之爭要複雜,又不像春秋列國時期那麼繁亂,所以更便於講說。元代出現的《三國志平話》是一部講史話本,已經初具《三國演義》的雛形。到了明代《三國演義》橫空出世,廣為流傳,開創了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的先河。

關於《三國演義》的作者,原本不是個問題。從目前發現的明代版本《三國演義》來看,有些題為羅貫中編輯,有些題為羅本貫中編次,還有的題為東原貫中羅本編次,有的還說這個羅貫中是元朝的。據此,大多數人認為《三國演義》的作者姓羅,名本,字貫中,元朝人,東原人士(今山東東平附近)。還有些版本署名的是羅道本、羅貴志,應該是羅本羅貫中的衍誤。

這麼看來,《三國演義》的作者應該是這個羅本貫中呀,怎麼還會有疑問啊?還真有疑問。我們之前說過,由於寫作鄙視鏈的存在,很多人寫了小說也不願意署真名,書商在出書的時候有時會弄個假名,有時候也會用別人的名字。比如清代版本的《西遊記》都署的是丘處機的名,實際上,通過對丘處機生平事蹟和《西遊記》內容的分析,我們知道《西遊記》的作者並不是丘處機。所以,要想知道《三國演義》的作者是不是羅貫中,得先了解一下羅貫中這個人,可惜,很難。

羅貫中的籍貫

明代時期對於羅貫中的記述寥寥可數,都非常簡略,有時說他是元朝人,有時說他是南宋人,有時說他寫過《三國》和《水滸》等小說,有時把他和關漢卿、王實甫等元曲大家並列,還有的說他因為寫《水滸》,造成子孫三代都是啞巴。最奇怪的是,幾乎都說他是杭州(錢塘)人。小說《三遂平妖傳》《隋唐兩朝志傳》和雜劇《宋太祖龍虎風雲會》等也署名為羅貫中。《水滸傳》的作者問題,以後再說,只是署名羅貫中的《水滸》大多說是中原羅貫中。至此,羅貫中的籍貫問題就越來越複雜了。


四大名著作者之謎——三國演義

東平羅貫中紀念館

關於羅貫中的籍貫,有東原、中原和杭州三種說法(還有《說唐》署名廬陵羅本)了。有人認為中原是東原之誤,而杭州可能不是羅貫中的老家,而是他長期生活的地方,算是暫時把這個問題圓過去了,可是這還沒完。1931年,著名學者鄭振鐸在天一閣藏書中找到一本《錄鬼簿續編》,書中發現了目前為止對羅貫中生平最詳細的記載:

羅貫中,太原人,號湖海散人,與人寡合,樂府隱語,極為清新,與餘為忘年交,遭時多故,各天一方。至正甲辰(1364年) 復會,別來又六十餘年,不知其所終。

就這短短几十個字,被認為是有關羅貫中生平最明晰的記載,同時也引來了新的問題,羅貫中又有了新的籍貫——太原。羅貫中究竟是山東東原人還是山西太原人,到現在還是爭論不休。支持兩方面觀點的人都有,所以山西太原的清徐和山東泰安的東平都建有羅貫中紀念館,兩個地方都認為羅貫中是當地的老鄉。還有人懷疑,這個太原羅貫中和東原羅本貫中根本就不是一個人,重名了而已。

羅貫中的年代

前面說過,關於羅貫中的年代,有說是南宋的,有說是元代的。如果《錄鬼簿續編》中說的羅貫中就是我們要找的哪位,那麼到是可以大體分析一下他的年代。《錄鬼簿續編》的作者賈仲明生於1343年,1364年的時候他和羅貫中復會,兩人為忘年交。那羅貫中比賈仲明要大上一些,但應該是同時代的元朝人,而不可能是南宋人。在一篇《門人祭寶峰先生文》中,羅列了一個宋末理學家趙偕(又稱寶峰先生)的弟子名單。名單是按照年齡順序排列,其中有一位弟子名叫羅本。有人認為這個羅本就是羅貫中,如果屬實,那麼根據他同門師兄弟的年齡推算,羅本應該出生於1315——1318年之間,但這個說法並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可。

明代《稗史彙編》中說羅貫中“有志圖王”,但具體有什麼表現沒有說,清代顧苓《塔影園集》中說《水滸傳》的作者羅貫中曾做過元末起義領袖張士誠的幕僚。有人認為羅貫中輔佐張士誠就是其“有志圖王”的表現。那麼,羅貫中應該是活到明初了。總體上來說,羅貫中是元末明初時期的人的可能性很大。

以上幾乎就是有關羅貫中這個人的所有信息了。還有所謂的《施耐庵墓誌》說羅貫中是施耐庵的徒弟云云,由於那份墓誌為後人偽作的可能性很大,也就不太可信了。


四大名著作者之謎——三國演義

明代《三國演義》插圖

總之,我們對這個羅本羅貫中知之甚少,籍貫不明確,生平事蹟也不是很清楚。很可能是個元曲作家,也可能寫過一些小說,因而有學者認為羅貫中不是《三國演義》的作者。他們依據的理由主要有:一是《錄鬼簿續編》中記載的羅貫中是個戲劇家,沒提到他擅長寫小說,更沒說他寫過《三國演義》;二是羅貫中是元末明初人,《三國演義》也應當成書於元末明初,而現存最早的版本是明代嘉靖時期的,距離明初有100多年的時間,這期間這部書是如何流傳的,沒有任何記載;三是元代的《三國志平話》和《三國演義》不論從寫作手法還是成書體量上都有很大差距,感覺不是同時代的產物。因而,他們主張《三國演義》應當成書於明代中葉,因而作者也不是羅貫中。當然這些理由也並沒有能夠推翻羅貫中《三國演義》作者的直接證據,也沒有能舉出更有說服力的作者人選,所以目前主流的觀點還是支持羅貫中為《三國演義》的作者。

結尾彩蛋:

不論羅貫中是不是《三國演義》的作者,我們看到的《三國演義》都不是羅貫中寫的。

《三國演義》的版本眾多,現存的明代版本大約有30種,清代版本有70多種,可見其流行程度。有學者把這些眾多的版本分為三大類,分別為《三國志通俗演義》系統、《三國志傳》系統和《三國演義》系統。還有一些別的更為複雜的分類系統,但是,目前還沒有哪個版本能夠得到一致的認可是羅貫中的原本。明代的版本主要包括《三國志通俗演義》系統和《三國志傳》系統,主要區別是《三國志傳》系統中大多有關索(或花關索)的故事,而《三國志通俗演義》系統則一般沒有。有人認為《三國志傳》系統更接近於羅貫中的原作。清代的版本大多屬於《三國演義》系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毛氏批本。我們現在看到的現代出版的《三國演義》(如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都是以這一版為底本的。

四大名著作者之謎——三國演義

明代《三國志傳演義》

毛氏批本《三國演義》指的是毛綸、毛宗崗父子評點、修改的《三國演義》版本。《三國演義》出版時,都會把毛氏父子的評語刪掉,但是他們對於小說的修改則大多保留。毛氏父子是明末清初人,他們修改依據的底本是哪個還有爭論,但肯定不會是羅貫中的原作。而我們看到的版本經過他們的修改,更不可能是羅氏的原作了。這也就是《三國演義》開篇會有楊慎詩詞的原因。

毛氏父子對於《三國演義》的修改主要有兩點,一是藝術上的“精修”,使得《三國演義》的文字讀來更加流暢生動。原本的《三國演義》是在話本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寫作手法很一般,在流傳過程中,有人從史書中(如《三國志》和裴注以及《資治通鑑》)照抄了很多內容,但有顯得非常生硬。胡適曾說:“《三國演義》的作者,修改者,最後寫定者,都是平凡的陋儒,不是有天才的文學家,也不是高超的思想家。”經過毛氏父子的修改,使得《三國演義》的文學水平有了較大提升。二是思想上強化“尊劉貶曹”,將原本很多對於曹操中性或者正面的描寫刪掉或改寫,突出曹操的奸雄形象。關於這點,試舉一例。明代版本的三國曹操出場時是這樣描述的:

為首閃出一個好英雄,身長七尺,細眼長髯。膽量過人,機謀出眾,笑齊桓、晉文無匡扶之才,論趙高、王莽少縱橫之策。用兵彷彿孫、吳,胸內熟諳韜略。官拜騎都尉,沛國譙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乃漢相曹參二十四代孫。

我們現在看到的,經毛氏父子改寫後代版本是這樣的:

為首閃出一將,身長七尺,細眼長髯,官拜騎都尉,沛國譙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