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法學院“在線教學沙龍”第一期: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經驗交流


北大法學院“在線教學沙龍”第一期: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經驗交流

疫情期間,線上遠程教學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沒有了熟悉的三尺講臺和一方黑板,給老師和學生都帶來了巨大挑戰。儘管如此,老師們各盡所能地將課堂從“三尺講臺”移步“雲上空間”,將知識的傳播突破距離的界限。北大法學院也竭力為老師們的遠程授課做好輔助工作,配備臨時助教,設立技術答疑小組,同時法學院還推出“在線教學沙龍”系列活動。第一期沙龍主題為“線上教學經驗交流”,邀請老師們針對網上教學這一特殊的教學方式,交流教學方法,分享教學經驗,促進網絡技術與實際教學地深度融合。


2020年3月4日(星期三)晚19:30,第一期“在線教學沙龍”在騰訊會議平臺舉行,本期沙龍由宋英、許德峰、劉凱湘三位老師主講。宋英老師是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其研究領域為國際環境法、歐洲聯盟法,本學期講授《中國的國際法理論和實踐》;許德峰老師是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其研究領域為公司法、破產法、合同法、物權法,本學期講授《商法總論》、《破產法》;劉凱湘老師是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其研究領域為民商法,包括物權法、合同法、公司法、合夥法、信託法等,本學期講授《債權法》、《債權法專題》。


在副院長車浩教授主持下,本期教學沙龍正式開始,三位主講老師根據網絡教學下的實際授課情況分別從中國法班留學生網課的幾點體會、網絡開課的硬件、軟件與內容、網絡教學下的教風與學風三個方面予以展開。


一、宋英——中國法班留學生網課的幾點體會


宋英老師是法學院中國法項目的授課教師,中國法項目是針對國際學生及專業人士的中國法律教育項目,學生來自世界各地。本期沙龍宋英老師主要分享其講授的《中國的國際法理論和實踐》課程的體會,該課程是由三位成員組成的教學團隊,宋英老師、廖雪霞博士後、課程助教趙亞琦。課程共17名學生選課,分別來自美國、加拿大、智利、巴拿馬、新西蘭、英國、法國、瑞士、蒙古、泰國和加納等11個國家。


(一)“三結合”的課程安排


通過前三次課程的實際摸索總結,宋英老師根據課前預習、課中研討、課後交流三步驟為課堂設計了一套“三結合”的教學方法。首先,依託教學網上傳課程資料、課程視頻及相關輔助閱讀材料讓學生提前進行課前預習;其次,在實際課表上課時間通過Classin對課程內容進行在線研討已瞭解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接受程度;最後,通過微信和電子郵件等方式與學生進行共通問題的解答交流或單獨一對一的答疑解惑。宋英老師認為三種方式缺一不可,相結合之後的教學方法符合本課堂的學生特點,滿足本課堂的學生需求,同時也可以讓因時差遠在海外的同學能夠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支配自己的學習時間。截止3月3日,前三週課程已結束。在完成理論授課部分的同時,課程的研討環節也是進行地如火如荼。大部分學生克服時差帶來的生理困擾,積極參與討論。整體來說,現有教學方法的實踐效果反饋良好。

北大法學院“在線教學沙龍”第一期: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經驗交流


(二)教學過程中誕生的“課程週報”


因為課堂都是留學生,而其特點就在於性格活躍、思維活躍,所以宋英老師感覺每次課堂師生互動頻繁,每次課後學生都會就今天課堂的內容提出很多思考,如何將這些互動與思考記錄下來以便下次課堂解決或事後瀏覽呢?於是宋英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想到了周總結,於是“課程週報”就此誕生。週報不光記錄每週課程主題、課程內容、課程材料、課前思考還記錄課堂討論、師生互動,學生出勤情況、學生課堂表現等,其目的在於記錄本周課程的實際教學情況、記錄每位同學的實際課堂表現,對之後回顧課程進度以及對學生最後的期末成績評定都有一個事實參考,可見此“課程週報”的設計別具匠心。


北大法學院“在線教學沙龍”第一期: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經驗交流

良好的課堂氛圍、活躍的互動氣氛,即使在特殊時期也通過線上課堂教學地開展使得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們都能在各自的時間進行相同課程的學習,從而很好地實現了全球學生共上一堂課。


二、許德峰——網絡開課的硬件、軟件與內容


許德峰老師分享的是其在網絡平臺開設本科生《商法總論》課程的經驗。該課程為本科生的專業必修課,主要授課對象為法學院2017級本科生及部分跨院系選課的學生,課程共216人選課。


(一)《商法總論》B站的錄播與直播


許德峰老師的《商法總論》以B站(bilibili)直播打開了新的教學平臺,網站中許德峰老師的個人課程首頁第一次課程總播放次數已達上萬次,粉絲已上千,實時彈幕和評論留言區也是熱鬧非凡,該課程同時還吸引了其他院校的同學在B站進行旁聽。

每次正式上課之前,許德峰老師會提前一天上傳相關課程文字資料和課程核心內容視頻。學生需在直播課程前閱讀這部分課程資料並觀看教學視頻。待直播上課時許德峰老師會以提問地方式檢查之前的學習完成情況,對於無法通過錄播形式講授的內容也會在直播中通過屏幕共享為同學進行細緻講解。

北大法學院“在線教學沙龍”第一期: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經驗交流

(二)網絡開課的軟硬件設施


許德峰老師為達到完美的錄播效果及直播體驗配備了Logitech攝像頭和能夠最大限度保證語音質量並提高降噪效果的Jabra話筒來用於採集課程授課素材,最後使用Adobe Premiere 的剪輯軟件進行最終的課程視頻處理,總長一小時左右的課程視頻需花長達四個小時的時間去精心準備。

北大法學院“在線教學沙龍”第一期: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經驗交流


許德峰老師自學相關剪輯視頻的方法與技巧進而將自己的課程視頻以知識點為一個單位進行了精心地編排,以實現學生對於知識點更好地劃分和理解。課堂內容的錄播與直播兩種方式相結合最大程度地發揮了線上教學的優勢,帶給學生與時俱進的課堂體驗,從而呈現了一堂硬件、軟件與授課內容完美結合的技術流課堂。


三、劉凱湘——網絡教學下的教風與學風


劉凱湘老師結合自己本學期教授本科生《債權法》的心路歷程,展現了教師在網絡教學下的教風學風。該課程為本科生的專業必修課,主要授課對象為2019級本科生及部分跨院系選課的學生,本學期共選課237人。


(一)老教師的自我突破


無論教風還是學風劉凱湘老師都是老教師的權威代表,劉凱湘老師表示線上授課對自己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與突破。從自身心理角度,離開了熟悉的三尺講臺和一方黑板,從前的所有技能都將移至雲端,如何實現?自己的內心其實是恐懼的。從技術層面角度,平時自己對電腦和網絡技術本身就生疏所以擔心不能熟練的運用科技手段進行錄製課程音頻從而無法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但在前期的教學準備工作中,在法寶學堂技術人員的幫助下劉凱湘老師不斷地摸索學習最終克服困難較為熟練地掌握了錄製課程音頻的方法,並還學會將課程容分段錄製最終上傳至課程微信群。


北大法學院“在線教學沙龍”第一期: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經驗交流

(二)“三途徑”相結合的教學辦法


有限的網絡平臺如何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已達良好的教學目的,劉凱湘老師為此設計了“三途徑”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第一:提前製作好課程PPT並上傳至教學網和課程微信群。第二:在PPT的基礎上根據具體知識點再錄製課程音頻並上傳,學生聽著音頻再對照著PPT來進行結合學習。第三:課表上課時間在課程微信群進行學生研討互動,交流答疑。以上三種途徑的相結合突破了網絡條件的制約,不僅老師授課可以順利進行學生也可以自由安排學習時間,最終在互動環節有效地討論課程內容的思考和獲解課程內容的疑問。


北大法學院“在線教學沙龍”第一期: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經驗交流

經過前兩週的上課實踐效果和學生反饋,劉凱湘老師表示儘管不能與學生面對面,但網絡教學確實也帶來了諸多好處。一方面,學生有充足的時間使用課程PPT和課程音頻熟悉課程內容並進行自我思考;另一方面,使用課程微信群進行提問與討論,對課程微信群中的問題進行序號標識,學生課下就可以對問題進行反覆的思考與研究。


通過學生提問問題的質量說明了劉凱湘老師對課程內容透徹地詮釋,體現了老教師嚴謹的的教風;通過學生提問的問題質量說明了學生在課下都做有充分的學習準備,體現了學生的自覺的學風。老師嚴謹的教風與學生自覺的學風相互聯繫為一個整體,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互相規範,互相協調進而形成教風與學風的互動機制。


四、提問與討論


本期教學沙龍最後,宋英、許德峰、劉凱湘三位主講老師與其他老師進行了熱烈討論,充分交流了各自在線教學的經驗。


有老師提出疑問:相同的PPT如何在課前和交流中發揮不同的作用?宋英老師回應道在她的課堂,課前會在教學網發佈一版帶有錄音的PPT以便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而在之後的研討過程中使用相同的不帶錄音版的PPT以便學生能夠快速定位提出疑問的知識點更有效地在有限時間解決學生實際問題。

還有老師提出疑問:今後有的課程是否也可探索在線教學的這種方式?許德峰老師回應道對於大課來說,的確存在這種趨勢的可能性,但是現場教學的互動性和好處也十分顯著。例如現場教學可以擦出很多火花,某些創造性的想法可能會在與學生的互動中產生;例如現場教學往往會最大程度調動老師的思維和學生的積極性,但如果可以將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或許又可以是另一番教學體驗。


在討論的後半部分,各位老師分別就各自已使用的教學平臺利與弊、學生的體驗反饋等進行了剖析與交流。有部分老師認為大課堂可以使用網絡平臺進行直播,因為該平臺可以容納三百人,通過直播直接面對學生講授授課內容,這一點也與傳統教學模式相像,上課效果也較好。另一部分老師認為特殊時期還是要多種方式相結合來助於構建新型的教學體系,助於相互彌補網絡教學中各個平臺所存在的弊端。


對於學生的體驗反饋有老師提到有的學生更加傾向於錄製音頻進行授課,認為聽著音頻對照著PPT學習比盯著一個人授課的效果要好,且課程音頻在課下能進行倍速播放,更加有利於提高學習效率方便學生使用。但也有學生依然傾向老師的直播授課,認為老師直接講授的方式更為直觀,認為這樣更接近於傳統的課堂教學。


陳若英、葛雲松、谷凌、郭瑜、劉哲瑋、劉燕、李紅海、彭冰、唐應茂等多位老師提出問題,發表觀點,就自己在使用教學網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相互交流,還就教學網本身使用體驗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與建議。


五、結語


在此次沙龍中,三位主講老師通過自己近段網上教學總結了很多有用的實踐經驗,並將自己的亮點成果慷慨分享給了大家,詳盡細緻地展示了自身在線教學的實際情況。雖然由於疫情影響不能與學生面對面教學,但是絲毫沒有影響課程的正常運行。宋英老師運用Classin開展在線教學匯聚遠在海外來自11個國家的學生,讓學生提前熟悉課程,跟著音頻同步學習,組織線上討論,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許德峰老師在B站開闢了自己錄播直播的教學陣地,得到了學生的熱烈反響,其錄課與直播相結合也充分發揮了網絡教學的靈活性優勢。劉凱湘老師作為老教師積極適應網絡教學,積極應對網絡教學,最後以錄播的“三途徑”形式順利開展了必修大課堂的教學活動。


一個多小時的精彩分享和熱烈交流後,院長潘劍鋒教授簡短總結並代表學院,向三位主講老師及參會同事表示感謝。本期教學沙龍正式結束。


本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賬號的觀點與看法。

免責聲明:文字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以作處理。本聲明未涉及的問題參見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當本聲明與國家法律法規衝突時,以國家法律法規為準。

北大法學院“在線教學沙龍”第一期: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經驗交流

點擊進入鏈接,獲取更多法律資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