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債1469億 現金流多季為負 藍光發展評級上調邏輯有失欠缺

3月12日,藍光發展發佈一份《關於主體及債券信用評級上調的公告》。公告信息顯示,根據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公國際”)於2020年3月11日出具的《四川藍光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主體與相關債項2020年度跟蹤評級報告》(大公報SDB【2020】003號),大公國際確定公司的主體長期信用等級調整為AAA,評級展望維持穩定,“17藍光MTN001”、“18藍光MTN001”的信用等級調整為AAA。

負債1469億 現金流多季為負 藍光發展評級上調邏輯有失欠缺

圖片來源藍光發展公告截圖

這一評級上調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對於評級調整的原因,大公國際表示,在跟蹤期內,公司銷售規模繼續增長,銷售區域全國化佈局不斷完善;土地儲備規模仍較為充足,為未來項目持續開發提供支持;嚴密的數字化風控體系及遠

程視頻監控系統,提高公司管理能力和運營效率;2019年以來,公司利潤水平大幅提升,盈利能力不斷增強;子公司四川藍光嘉寶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進一步拓寬公司融資渠道。

總負債1460億 有息負債率32%

在過去,藍光地產以其“3461”的開發模式聞名,即“項目拿地3個月內開工,4個月開盤,開盤當日去化率60%,1年內實現項目現金流”。其在成都就曾創下拿地到開盤最短3個月的全國紀錄。

終於在2019年藍光發展銷售破千億,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西南房企龍頭,而這種“高週轉”模式擴規模也頗受外界關注。

其官網介紹顯示,成立於1990年的藍光發展,經過30年的打拼目前擁有“A+H股”雙資本平臺。從行業公佈的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藍光發展連續13年上榜中國房地產綜合實力百強,名列第21位,位列百強房企成長性第4位;連續5年榮膺中國十大最具投資價值上市房企,排名第4位。

據2019年三季度公告數據顯示,藍光發展總資產1827.18億元,淨資產357.56億元,總負債1469億元,同比上年增加35%,增加近400億元;有息負債576.47億元,同比上年增加24.3%,增加113億元,有息負債率32%。

負債1469億 現金流多季為負 藍光發展評級上調邏輯有失欠缺

數據來源藍光發展公告

從負債結構看,其主要以流動負債為主。其中短期借款76.71億元,應付票據和應付賬款121.45億元,一年內到期非流動負債60.86億元,短期負債合計137.57億元。

另外,非流動負債中,長期借款270.33億元,應付債券168.58億元,因此整體來看其有息負債已經突破600億。

負債1469億 現金流多季為負 藍光發展評級上調邏輯有失欠缺

圖片來源藍光發展公告截圖

經營性現金流多季度為負

2019年業績預告顯示,藍光發展歸母淨利潤同比增加約53%;歸母扣非淨利潤同比增加約36%。2019年藍光發展在營收和淨利大幅增長的情況下,經營性現金流卻流出20.04億元,而2017和2018年現金流分別淨流入75.54和4.62億元。而從近三年來看現金流已經出現多次淨流出狀態。

負債1469億 現金流多季為負 藍光發展評級上調邏輯有失欠缺

圖片來源藍光發展公告截圖

大舉拿地財務承壓 急發債補流動性

值得一提的是,藍光發展逆勢於2018年新增土地儲備總建築面積約1496萬平方米,同比大增155%。不過,加速擴張也帶來了不小的財務壓力,公司2018年產生的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為4.62億,同比減少了93.88%。

為了補充流動性,2019年藍光發展一口氣發行了5只私募債、1只中票和1只短期融資券,共計募得資金47億元。

歸屬少數股東收益下滑52%

隨著銷售權益比逐年下滑,歸屬少數股東收益也大幅下降,截止去年三季度,歸屬少數股東收益總額同比減少52%。

負債1469億 現金流多季為負 藍光發展評級上調邏輯有失欠缺

數據來源藍光發展公告

市值曾削去近60%

從2015年至2018年數據看,在二級市場上看,無論是市值還是股價都已經跌去近50%,總股本增加近40%。受宏觀環境、調控政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藍光發展的股價在2018年的波動非常劇烈。1月初,股價最高上衝到9.49元/股,隨後一路下跌,於10月中旬下跌到4.03元/股,最高跌幅接近60%。

負債1469億 現金流多季為負 藍光發展評級上調邏輯有失欠缺

數據來源藍光發展二級市場公開數據

評級撞架 上調邏輯有失欠缺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2018年6月6日,標普全球評級宣佈,授予四川藍光發展“B+”的長期主體信用評級,展望為穩定。標普指出,藍光發展實行的輕土地戰略的主要劣勢是將來的經營業績難以預料。由於土地儲備有限,藍光發展消化政策意外變動或市場情緒低迷的能力較弱。這可能會影響其銷售增長目標的達成,進而影響現金流和財務槓桿的穩定。

普標認為,如果藍光發展未來12個月的債務對EBTIDA比率顯著高於預期的7倍水平,那將有可能下調評級。但是,如果藍光發展的債務對EBITDA比率向著5倍水平改善、EBITDA利息覆蓋率增加到2.5倍以上,那將有可能上調評級。

而有意思的是,當年5月24日,中誠信國際,將四川藍光發展(600466)股份有限公司主體評級由“AA”調整為“AA+”,16藍光MTN001債項評級由“AA”調整為“AA+”。

負債1469億 現金流多季為負 藍光發展評級上調邏輯有失欠缺

據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末,藍光發展的債務對EBITDA比率為13.2倍,較2016、2017年改善不大,此時國內評級機構執意調高評級,這其中緣由不得而知。若按普標的上述觀點,藍光發展評級應該降格,即為B+以下。

大公國際曾被重罰

大跌眼鏡的是,此次上調藍光發展評級的大公國際,曾在2018年8月17日,被爆出,老牌信用評級機構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公國際)被兩監管部門開出重磅罰單,其債務融資工具市場相關業務和證券評級業務被雙雙暫停

彼時,證監會發消息稱,近日北京證監局聯合中國證券業協會對大公國際開展了專項現場檢查。檢查中發現,

一是大公國際與關聯公司公章混用,內部控制機制運行不良,內部管理混亂;

二是在為多家發行人開展評級服務的同時為發行人提供諮詢服務,收取高額費用,有違獨立原則;

三是部分高管人員及評審委員會委員資質不符合要求;

四是個別評級項目底稿資料缺失,模型計算存在數據遺漏等。

北京證監局對大公國際作出限期整改,期限一年,整改期間不得承接新的證券評級業務,更換不符合條件的高級管理人員的處罰。

與此同時,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也對大公國際作出處罰,給予大公國際嚴重警告處分,責令其限期整改,並暫停債務融資工具市場相關業務一年。

現實來看,一路躥升的藍光發展的評級,如今直接頂格站上AAA級,恐邏輯上有失欠缺;有關藍光更多的數據信息披露待到4月27日2019年年報揭曉,中華網財經將持續關注。

附:企業主體及長期債券信用等級符號及定義

符號 定義

AAA 償還債務的能力極強,基本不受不利經濟環境的影響,違約風險極低。

AA 償還債務的能力很強,受不利經濟環境的影響不大,違約風險很低。

A 償還債務能力較強,較易受不利經濟環境的影響,違約風險較低。

BBB 償還債務能力一般,受不利經濟環境影響較大,違約風險一般。

BB 償還債務能力較弱,受不利經濟環境影響很大,違約風險較高。

B 償還債務的能力較大地依賴於良好的經濟環境,違約風險很高。

CCC 償還債務的能力極度依賴於良好的經濟環境,違約風險極高。

CC 在破產或重組時可獲得保護較小,基本不能保證償還債務。

C 不能償還債務。

注:除AAA級,CCC級(含)以下等級外,每一個信用等級可用“+”、“-”符號進行微調,表示略高或略低於本等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