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康有為有錢沒地方花,在瑞典買下一座島,現在如何了

作為挽救民族危亡的一次重要嘗試,戊戌變法在晚清歷史中留下了光彩的一筆。而作為公車上書、百日維新的核心領導者,康有為曾經是當之無愧的時代弄潮兒。

然而,戊戌變法失敗後,流亡海外的康有為卻開始走向墮落,將愛國志士捐獻給他的活動基金全部挪作私用,自己成了大富翁。

一百年前,康有為有錢沒地方花,在瑞典買下一座島,現在如何了

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有錢多到沒地方花的康有為,居然在瑞典買下了一座島嶼。那麼,這座私人島嶼,現在如何了?

變法失敗,倉皇出逃

自1898年6月11日開始,戊戌變法在光緒帝的支持下正式開始實施。然而,由於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的阻撓,戊戌變法僅實施了一百多天就以失敗告終。

光緒帝被慈禧太后軟禁在中南海瀛臺,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倉皇從北京出逃,譚嗣同等人則不幸被捕。

康有為輾轉從吳淞口、香港繞道到達日本,逃過了清兵的搜捕。在途中,康有為發表公開信,認為頑固派的政變是“天禍中國”,慈禧太后再次專政是“偽臨朝”。

接著,康有為發出《奉詔求救文》,首數慈禧太后大罪十條,說明自己“過承知遇,毗贊維新,屢奉溫室之言,密受衣帶之詔”,準備“奉詔求救”。

求援無果,堅持保皇

康有為等維新派首領之所以趕赴日本,除了是要躲過搜捕之外,也是希望通過列強的支持,幫助維新派東山再起。

一百年前,康有為有錢沒地方花,在瑞典買下一座島,現在如何了

可是,康有為先後與日本政要伊藤博文、犬養毅等人接觸商談,都得不到明確的支持。此時,同樣寄居日本的革命黨人想與康有為會面,一起合作。

心高氣傲的康有為認為革命黨人推翻清朝的計劃是大逆不道,拒絕進行合作,堅持著自己的保皇派立場,幻想繼續為光緒效力。

逃亡美國,籌集資金

康有為在日本勢孤力單,得不到日本政府的支持。不久後,清政府知道了康有為的下落,向日本提出交涉。

日本政府雖然沒有把康有為交出,但是也不願意再收留他,就給了一筆經費讓他離開。狼狽之下,康有為逃到了美國。

康有為在美國生活十分窘迫,為了解決自己的生計,康有為想到了一個籌錢的“好辦法”。康有為以要組建力量繼續進行維新運動,保護光緒帝的地位為名,向美國當地的華人華僑籌款。

這些久離故土的華人華僑相信了康有為的花言巧語,紛紛慷慨解囊。這樣一來,康有為從一個窮困潦倒的流亡者,搖身一變成為了大富翁。

一百年前,康有為有錢沒地方花,在瑞典買下一座島,現在如何了

假公濟私,吞沒鉅款

眼看海外華人的資金源源不斷向自己湧來,康有為雖然也假意成立了幾個所謂的“保皇”組織,繼續喊著維新變法的口號,卻對唾手可得的鉅款起了貪念。

康有為以成立保皇分會為名,先後在西歐各國組建了一百多個保皇組織,總會員達到了上百萬人。康有為在《會規》的第三條申明:“本會以尊帝室為旨。會員入會,都必須繳納一筆會員費,不言而喻,這些錢大部分都落到了康有為手中。

康有為堂而皇之地將得到的鉅款拿去揮霍,花天酒地、置辦房產,一個流亡犯人儼然成了富甲一方的土豪。

突發奇想,購買島嶼

已經衣食無憂的康有為居然對這樣奢華的生活還沒有感到滿足,甚至產生了要在海外購買私有領土的念頭。

經過一番考察,康有為最後相中了瑞典國內的一座小島嶼,花重金買下了這座島嶼,並在上面興建房屋、開發田園,不亦樂乎地做起了“島主”。

正因如此,瑞典這座原本十分不起眼的小島被稱為“康有為島”,引起了許多人的注意。或許是忌憚保皇組織內的會員察覺到自己的貪汙行為,康有為只在這座島上居住了三年,就再也沒有回來。

一百年前,康有為有錢沒地方花,在瑞典買下一座島,現在如何了

這座風景秀麗、氣候溫和的島嶼很長時間內作為康有為的私人財產,不允許其他人涉足。不過,現在距離康有為購買島嶼已經超過了一百年,這座島嶼的使用權也已經被瑞典政府回收。

如今,這座原本的私人島嶼因為康有為的名氣成為了旅遊的熱點,不時會有遊人登島駐足,瞭解這位維新首領奢華的海外生活。

小結

在民族危亡之際,康有為敢於挺身而出為維新變法奔走呼號,可以說確實稱得上是一位民族英雄。

令人唏噓的是,變法失敗後,康有為卻完全墮落在金錢的魔力中,將海外華人辛苦籌集的資金中飽私囊,還購買島嶼取樂,只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實在令人髮指。

參考資料:《清史稿》、《奉詔求救文》《戊戌變法紀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