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康有爲:炒一線城市房,娶三國小老婆

1917年,民國六年,60歲的康有為成了通緝犯。

這一年,張勳復辟。赤手空拳、無兵無權的康有為企圖利用張勳的軍事力量,實現夢寐以求的君主立憲主張。

復辟實施前半年,康有為在上海伏案,精心設計他心目中的國家藍圖,擬了很多詔書。

康有為想做首席大學士。傳言復辟大功告成後,他為掩人耳目,剃掉鬍子,化裝入京。結果,瑾太妃嫌他髮辮短,沒鬍子,說本朝從未有過沒鬍子的宰相。

康有為只得了個弼德院副院長的職位。

事實上,入京後,康有為與張勳早已發生了分歧。康有為主張用虛君共和制,定國名為“中華帝國”,開國民大會,議定憲法……而張勳身邊的人,頑固自專,並未採用。

康有為於是準備辭職南下,這時,討張戰爭已經打響,只好避入美使館。

隨後,馮國璋、段祺瑞控制的北京政府發佈通緝令,五名復辟犯赫然在列,康有為排在榜首。這是1898年戊戌政變以來,康有為第二次成為通緝犯。

雖然北京政府只是做做樣子,通而不緝,但康有為還是被激怒了。

半個月後,他發出通電,痛斥下令通緝他的代理大總統馮國璋才是復辟的主謀,強烈要求他一起到案候審。

他在通電中賭咒說,我平生從不汙衊人,也不作戲言,上帝看到了,四萬萬國民也看到了,如果我有半句假話,就“絕我子孫”。

康有為一生不離政治,以聖人、國師自居,但自戊戌政變被迫流亡以來,他從未觸及政治核心圈層。張勳復辟是康有為晚年唯一一次看到政治理想回光返照的契機,所以,失敗被通緝,他的憤懣可想而知。

實際上,戊戌政變後,在世俗意義上,康有為的人生還是很成功的。但這種世俗的成功,與他一觸碰政治理想就失敗的尷尬,形成了極大的反差。

“聖人”康有為:炒一線城市房,娶三國小老婆

康有為(1858—1927),廣東南海人

1

1899年,戊戌維新失敗的康有為,鬱悶地流亡到了加拿大。一直到1913年回國,他在海外漂了十幾年。

這十幾年,他的人生並未失敗,而是繼續開掛。

很多人知道“保皇會”,但不知道其全名叫“保救大清皇帝公司”。這家公司是康有為在加拿大創立的,名為公司,實為政黨,是用企業方式運轉的政黨。

康有為自任保皇會總會長,是公司的一把手。他的學生梁啟超、徐勤分任副總會長。按照公司規定,加入保皇會,不僅要認同其綱領和宗旨,還要繳納入會費。

入會標準,最早是1美元,後來提高到5美元。

通過拉人頭入會,這家初創公司發展迅猛,資金雄厚。幾年之間,就在全球擁有百萬會員,1905年最高峰的時候,在

160多個城市建立了分公司(分會),規模遠遠超越同一時期的革命黨。

用現在的話說,保皇會是一家超級跨國企業集團,涉足領域十分廣泛,比如在美國開設華美銀行、瓊綵樓飯店等,在墨西哥投資地產、電車、鐵路、輪船公司;在香港開設中國商務公司、中華酒店等,在內地則開設有書局等業務。

“聖人”康有為:炒一線城市房,娶三國小老婆

康有為(右)在美國遊歷

從鼓吹維新變法的政治失意者,到集政商巨頭於一體的人生贏家,康有為是如何做到的?

他最開始利用了海外華人對中國政局的關切與同情心理。國內戊戌政變之慘烈,早在康黨的輿論宣傳下盡人皆知。康有為的身份特殊,儘管他實際上僅同光緒帝見過一面,有過一個小時左右的應詔對答,但這不妨礙他在海外宣傳時,把自己打造成光緒帝最信賴的人。

一個主要物證,就是他逢人必說的所謂“衣帶詔”。康有為宣稱,在戊戌政變前夕,光緒帝預感到危機來臨,皇位不保,於是給他寫了密詔,要他趕緊出走,從長計議,設法勤王。

衣帶詔成為康有為海外事業的起點與信譽擔保。

1898年10月中旬,剛剛逃亡到日本的時候,康有為就表現出了奉命出外謀求營救辦法的高傲。當時,孫中山也在日本,託人向康有為示好,不料康有為拒絕與孫見面。

康有為說,我有光緒帝的衣帶詔,不便與革命黨來往。

如今的創業者,不管產品如何,先要講好故事。康有為堪稱當下創業者的祖師爺。他不斷通過文章和演說,把發動政變的慈禧塑造成老頑固的形象,為支持變法的光緒帝編出“瀛臺泣血”的悲情故事,以此博取最廣泛的同情與支持。

他在保皇會下面成立營救眾籌基金。在他的招股說明裡,每個會員,通過繳納會費和資金投資,事成之後,都可以獲得相應的回報,加官進爵,不在話下,甚至“凡救駕有功者,布衣可至將相”。

按照他的設想,海外500萬華人,平均每人捐5美元,就有2500萬美元。有了這筆錢,就可以開辦銀行,發行鈔票,然後辦輪船,建鐵路,開礦業。這些事業經營下來,不僅每個投資人(股東)都能分紅,而且還有錢去辦一切救國事業,以養才能之士、忠義之人,做勤王之事,則中國有救了。

可以看出,康有為的保皇會不是一般的公司,其最終目的是為了救出皇帝,讓皇帝重新掌握大權,從而使保皇會成為最大的既得利益集團。

說白了,這家公司是在賭一個國家的未來。這是入會者、投資者對它趨之若鶩的根本原因。

“聖人”康有為:炒一線城市房,娶三國小老婆

一張PS的照片,用於顯示康、梁與光緒(中)的親密關係

2

應該說,人格背書+回報許諾

,是晚清黨人海外政治活動的兩大根基。保皇黨如此操作,革命黨也如法炮製,而且他們分割的是同一塊市場,所以實力難免呈現此消彼長的局面。

我們都知道,1905—1907年之間,保皇黨與革命黨進行過一場大論戰。這場論戰,圍繞中國未來走哪條路展開,本是觀念之爭,沒有對錯,各走各的,事後證明就是了。

但是,雙方卻都把這場論戰上升到“你死我活”的程度,到了詞窮之處,造謠、罵娘、人身攻擊都使了出來。

為什麼這麼拼?把保皇黨、革命黨想象成同一市場中搶奪客源的兩家公司,就不難理解了。

這場論戰的結果,保皇黨輸了。原先對康有為信心滿滿的海外投資人,轉而押寶孫中山。康有為曾經對孫中山愛搭不理,如今卻高攀不起。

此時,康有為正在墨西哥大舉投資,涉足房地產、電車、銀行等行業,資金鍊崩得很緊,不得不在一封信中坦言:“籌款無術,四面交迫。”

隨著革命黨的強勢崛起,以及清廷開始推行新政,康有為的“籌款勤王”項目,如同泡沫,破了。

“聖人”康有為:炒一線城市房,娶三國小老婆

康有為在紐約

創業項目雖然失敗了,但不妨礙公司創始人康有為,先富起來。

保皇黨衰落,除了外部衝擊,還源於內部分裂。起因是一些主要投資人對康有為隨意調配善款,任意使用資金,早已心懷不滿,於是發起多次

討康行動

梁啟超在落魄的時候曾向康有為求援,康有為問他需要多少錢,梁啟超說三千銀圓。康有為大筆一揮,每年給五千,都是公款。

保皇黨資深黨員、美洲華僑富商葉恩,痛責康有為妄自驕貴,生活奢侈,“擬於歐美帝王”,甚至“吞併公款、私圖生意”。

1908年,日本駐瑞典大使在一份報告中提到,康有為買下了瑞典境內某小島的一半土地和房屋,並進行了奢華裝修,“傢俱及裝飾等極其豪華,似乎頗為富裕”。

沒有證據表明,這筆投資房地產的款項,來自康有為的個人出資。

但這成為康有為個人炒房的開端,在政治失意、保皇黨名存實亡的時候,他再次華麗轉身,成為資深炒房客。

“聖人”康有為:炒一線城市房,娶三國小老婆

萬木草堂,康有為曾經政治理想的出發點

3

1913年,民國二年,康有為結束海外流亡生涯,回國。袁世凱多次請他入京參政,他甩都不甩。

他與袁世凱不是同道中人。在討袁的二次革命中,他甚至賣掉香港的房產,得了兩萬元,讓弟子徐勤率19艘兵船攻打袁黨廣東都督龍濟光。

在他生命的最後15年,除了張勳復辟時,他短暫地興奮並蹦躂了一下,其餘時間,這名脾氣古怪、固執倔強的過氣名人,只是作為國內二流政治人物附庸風雅、裝點門面的工具而存在。

他自認名氣猶存,自己對這個國家的未來負有責任,但實際上,他從未獲得參與設計國家路線的機會。

很多時候,他只能持續蹭政治熱點,刷一下存在感。比如五四運動風起雲湧,他不甘落伍,遂發出通電,怒斥曹汝霖、章宗祥,說全國人民要剝他們的皮食他們的肉。他站在學生一邊,說學生代表了四萬萬民意。

可是,人家激進派根本不領他這個人情。

所以,他的晚年,最有心得的,恐怕只剩下炒房與納妾了。

“聖人”康有為:炒一線城市房,娶三國小老婆

上海辛家花園,康有為在此租住七八年

回國後,康有為基本定居在上海,最早租住的是盛宣懷的辛家花園

。這座花園佔地10畝,園內不僅種植瓜果葡萄,還養了大龜、海豹、袋鼠等動物。

不過,租住終歸不方便。1921年,康有為自己購地10畝,仿照辛家花園,建了一座豪華園林式住宅“遊存廬”。園內光各種花樹,就種了1200餘株。動物除了原來養的,又增添了孔雀、麋鹿、金絲猴和野驢。

除了這處住宅,他晚年還購置了幾處別墅,包括杭州一天園、上海瑩園、青島天遊園,分別佔地30畝、15畝、9畝。

坐擁當時一線城市的幾處豪宅,康有為的家業不容小覷,說他是近代最為著名的炒房客也不為過。

他常年僱傭的僕人、廚師就達四五十人。有人替康有為算賬,每年大約要花掉兩萬銀圓,約為現在百萬元左右。

“聖人”康有為:炒一線城市房,娶三國小老婆

康有為在青島的故居

這些家業及開支的背後,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康有為一生有六位妻妾,集齊了中美日三國女子(三姨太何旃理,美國華裔;四姨太市岡鶴子,日本女傭)。除了元配過門時22歲,其餘五個妾,都在20歲以下。其中,有四個妾,是康有為在50歲以後納的。

納最後一個妾時,康有為已經62歲,在西湖偶遇19歲的浣紗女張光,一見傾心,千方百計請人說媒,硬是把她娶過門。

據說,1919年,康有為與張光在上海舉行婚禮,他的妻妾兒女集體缺席婚禮,以此表達對這門婚事的抗議。

“聖人”康有為:炒一線城市房,娶三國小老婆

康有為遊覽西湖,順便娶了個妾(圖為民國西湖明信片)

康有為反對一夫多妻以及立妾的封建惡習,倡導西方的一夫一妻制,然而現實中,他不斷破戒,不斷扇自己嘴巴子,成為當時的一個笑話。以至於有人編排故事,說他在生命的倒數第二年,69歲的時候,還找德國醫生做了“返老還童術”,以確保在性事上生龍活虎,永久不衰。

康有為一生以“聖人”自居,自號“長素”,意思為“超越素王(孔子)”,野心之大,可見一斑。但最後卻淪為猥褻故事的主角,不能不說是人生最弔詭的事了。

炒房、納妾,這些世俗的成功,在一個理想滑落的年代,能夠得到大多數人的膜拜,但在一個哪怕有點精神追求的時代,這些都理應成為大眾鄙夷的對象。

“康聖人”,不知道為什麼,這個稱呼怎麼聽起來,都像是在罵人,還不如1917年一個懟天懟地發毒誓的通緝犯來得有尊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