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我勸你買房?警惕中介在忽悠

最近在網絡上、朋友圈裡、微信群裡炒作、勸人買房的文章越來越多,特別是鼓吹去一線城市買房的文章和各類信息特別多。

看了這些信息資訊後,我相信很多人都覺得有點頭腦分裂。通常來理解,疫情打擊了經濟,很多人因此被降薪裁員失業,對很多人最迫切的相信應該是找一份穩定的工作,趕緊還車貸房貸吧,哪裡還有餘錢去置業購房。

但人家說了,中國這麼大,你和我生活的圈層不一樣,我們周圍都是富人,沒操心過失業沒生意做這件事,你窮就是因為你買房少,錯過了購買房產發家致富的機會。

當然,這一種觀點屬於胡攪蠻纏型的。富人和窮人從來就像金字塔結構,富人是少數的,底層大部分還是普通公新階層。

還有一些觀點比較迷惑人。我把它們一一列舉出來分析下。


疫情之後,我勸你買房?警惕中介在忽悠

第一,1到2月份,土拍市場瘋狂,高溢價、不限價地塊紛紛出爐。麵粉貴了,麵包肯定貴,未來兩年,房價是要上漲的。

具體來看是,2020年1-2月,北京土地市場合計賣地高達672.7億,平均溢價率高達19.46%,刷新了歷史記錄(2019年同期出讓金為58.9億,2018年為56.4億,2017年為12.6億),開發商依然看好北京土地市場。

從供給結構來看,不限價的純商品房住宅土地成為了市場的主流。2017年以來,已經累計出現27宗不限價住宅地塊,這意味著“限競房”熱鬧時代將要結束了。

開發商是政策嗅覺最靈敏的,他們對於行情、政策和趨勢的掌握把控遠遠高於普通人。畢竟我們大多數人買房子只有幾十萬、幾百萬,人家開發商可是幾十億、上百億去買地,開發商算賬要比我們普通人精明。

這個觀點看起來頭頭是道,但我想說,開發商沒有看走眼過的時候嗎,16年、17年瘋狂追地的那群開發商現在還被套著吧。看看北京南三環石榴莊那幾個地塊吧,現在那一家不發愁。


疫情之後,我勸你買房?警惕中介在忽悠

第二,目前房地產的政策主要是穩,政府強調房主不炒,但也不會允許房價大規模下跌,現在北京的房價已經跌倒2016年10月水平,是抄底的最佳時機。

大眾都有個心理買漲不買跌,北京樓市最新的環境是什麼呢?我們看一組數據:北京1月新房成交3790套,環比下降27.2%,2月新房成交1296套,環比下降68.7%。

看看吧,成交量跌得多慘,近乎腰斬了。但勸你買房的也有說辭,人家說這是因為疫情,要不小陽春早就來了。人家還進一步強調,購房需求不會萎縮,只會遲延,小陽春沒了,還有小陽夏。總之,你買得越晚越吃虧。

但實際上,我們看看最近各地出臺的政策,只要是打著放鬆旗號的,基本都是給你打回去,而強調念“緊箍咒”的,反而安然無恙。

降準可以、降息也可以,因為這錢不是放給你樓市的,但是你想降低首付,你想不限購,那真是想多了,老路還能走嗎。走的話,產業升級換擋永遠是扯淡。

所以,我倒建議,即便有購房需求,也不要馬上入場,再等幾個月。

因為這場疫情幾乎已經演變為全球危機了,大眾的消費力已經嚴重受損,指望房地產市場消費馬上反彈,除非你拿出剛性手段,像恆大那樣降價。


疫情之後,我勸你買房?警惕中介在忽悠

第三,疫情後,政府會馬上出臺刺激經濟手段,貨幣放水,資產最佳保值方式還是不動產。

大家知道,08年四萬億出臺後,房價馬上止跌回漲。今年降準先後釋放資金1.3萬億,未來投資力度還不會減弱,比如新基建拉動。

但是我們要看到的是兩次危機的不同,08年那次是金融危機,這次是健康危機。錢沒了,可以再賺;健康沒了,身體垮了,那就是追悔莫及的事情。我相信這次疫情對不少人的價值觀會有重新塑造,物質財富固然重要,但是讓它和健康之間,我們做選這題,很多人必定選後者。

再者,08年那會,中國城鎮化水平遠遠低於當下,那會房地產除了吃貨幣放水的紅利,還有城市化的紅利。

房地產固然保值,但為了健康保值,要不要投點錢買點健康保險。疫情期間,不少人沒收入,手握現金是不是顯得更重要了,槓桿還能盲目加嗎?

最後,我想說的是,因為疫情不能去公司上班。偶爾去街上溜達,看到很多小門面都掛著轉讓的招牌,由此可知疫情對餐飲等行業的打擊有多大。如果此時此刻還鼓吹去投機買房,真不知道包藏的是什麼禍心?

結尾,我想勸的是,把天天跟房子較勁的勁頭,拿來跟健康較勁,是不是更好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