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作為神話一般的人物卻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

諸葛亮,一個名聲貫穿古今的人物,很少有中國人不知道他的事蹟,用天驕來形容諸葛亮其實一點不算誇張。對於這樣的天之驕子,我們給的關注總會更多一些。相傳諸葛亮的妻子黃氏長相很醜陋,但是非常的有才華,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從基因上看諸葛亮夫婦都是高智商聯盟的成員,那他們的孩子有什麼樣的成就呢?諸葛亮46歲老來得子怎麼對待獨子呢?

諸葛亮作為神話一般的人物卻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

諸葛亮 像


老來得子的諸葛瞻

關於那段歷史陳壽的《三國志》,無疑是我們能夠最清晰瞭解諸葛亮孩子事蹟的途徑,諸葛亮親兒子叫諸葛瞻,陳壽是怎麼評價蜀漢丞相之子諸葛瞻的呢?史書當中記載,諸葛瞻是劉禪親點的駙馬,他擅長丹青,政治軍事能力也能夠勝任,當時蜀漢地區的百姓非常的敬愛諸葛亮,也許有一些愛屋及烏,他們也很喜歡丞相的這一個聰明兒子,蜀漢百姓對諸葛瞻的喜愛甚至是有些“溺愛”,這話從何說起呢?我們從史料記載中可以考證諸葛瞻陸續擔任過的一些職位,如騎都尉、羽林中郎將、侍中等官職。瞭解一番後,我們發現這些職位都是跟劉後主阿斗比較親近的官職,都是權利中心的位置。換而言之諸葛瞻的起點一開始就很高,拼爹的後果導致諸葛瞻很缺乏基層地方的歷練,但是在他爹的影響力下,百姓對諸葛瞻的包容度很高。每當蜀漢朝廷有一些好的政策、利民的事情時,即使不是諸葛瞻策劃提議的,大家仍然會口耳相傳是諸葛瞻的功能,陳壽對此的評價是“有過其實”。

諸葛亮作為神話一般的人物卻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

《三國志》 諸葛瞻

如果說陳壽作為一個魏臣對諸葛瞻的評價有失偏頗,我們還能從諸葛亮留下來的家書當中瞭解一些,諸葛亮的家書中我們也可以看得出來,先生對這個孩子很上心。例如他曾經寫給當時在東吳的哥哥諸葛瑾的信上表示,他擔心諸葛瞻這個孩子,太過早熟難成大器。再比如諸葛亮曾經在信中提醒孩子玩樂的注意事項,上面他告誡諸葛瞻:

夫酒之設,合禮致情,適體歸性,禮終而退,此和之至也。主意未殫,賓有餘(豪)〔倦〕,可以至醉,無致於亂。

意思是說“你如果喜歡設宴找人喝酒,是可以的,但是你千萬要記得適可而止,要符合禮儀,可以喝醉,但不能酒後亂性。還有曾經諸葛瞻給諸葛亮寄了家書,諸葛亮發現信上的字跡比較潦草,於是有忍不住的再次寫了家書批評,歷史文獻《戒子通錄》描述了這段:

諸葛亮作為神話一般的人物卻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

《戒子通錄》 記載


說的是亮質問諸葛瞻有沒有好好練字,並評價他的字是鬼畫符,讓諸葛瞻不會寫就別寫。諸葛瞻也許是怕了,所以後來努力練習,在書畫上面倒是有了不錯的成就。

諸葛瞻的教育問題

每棵樹有每棵樹不同的栽法,每個孩子有每個孩子適用的教育方式,但我們會發現了諸葛瞻從小受教育的歷程中,有幾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第一、 在教育諸葛瞻的事情上,和諸葛亮對蜀漢的鞠躬盡瘁不同,諸葛亮和諸葛瞻的相處記錄幾乎都是在書信上,按理說諸葛亮是個鼎鼎大名,受各界關注的人物,如果他跟諸葛瞻之間有什麼讓人印象深刻的互動,一定可以被記載進史書古籍,就像曹植的七步詩,曹衝秤象,但是諸葛瞻沒有類似的記載。作為蜀漢的肱股之臣,諸葛亮鞠躬盡瘁了,而對自家的孩子大多時候僅憑寥寥幾筆來教育,兩父子之間,應該沒有什麼比言傳身教來的更直接吧。另外諸葛亮在諸葛瞻幼年的時候就去世了,這更是讓這父子二人相處的幾乎少之又少。

第二、 溫室的花朵很難經歷風雨,諸葛亮作為神話一般的人物,諸葛瞻在他的光輝下,能夠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的同時,也會有更多的教育盲點,試想一下三國時期論才能有幾個勝的過諸葛亮?把範圍縮小到蜀漢又還有幾個?誰敢說可以教諸葛瞻的東西能比諸葛亮夫婦教的更多?從諸葛瞻一出生就註定了他的特殊,諸葛亮倒是可以教他很多,但他忙於國事,難得有機會來教諸葛瞻,其他人礙於諸葛亮的身份,自然教育起來很掣肘。

第三、 眾人的溺愛,諸葛瞻作為諸葛亮唯一的親兒子,要知道諸葛瞻是公元227年出生,那時候諸葛亮已經46歲了,這在古代都算是老來得子了,而在此之前諸葛亮幾乎都是在培養他的養子諸葛喬(諸葛亮哥哥兒子,過繼給了諸葛亮),諸葛喬在此之前也被諸葛亮當成嫡子,諸葛瞻出生後的第二年諸葛喬就戰死,諸葛亮再次剩下一個兒子了,可以想象一下諸葛亮一家乃至蜀漢對他的期望。史書中我們都能看到蜀漢對諸葛瞻的包容已經到了溺愛的程度,溺愛對孩子的危害自然不用多說。

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中走出的諸葛瞻到底怎麼樣?要說諸葛瞻多差也不至於,事實上的他在某些方面還是有諸葛亮的影子;比如在鄧艾攻打蜀漢的時候,曾經派出使者跟勸降諸葛瞻,表示只要他願意投降就給他安排琅琊王的位子。琅琊正是諸葛家族的發源地,在當時那種情況能夠衣錦還鄉,還能平安落地對於諸葛瞻肯定是很誘惑的。但是諸葛瞻直接斬殺了使者,衝出去跟鄧艾決戰。當然這並不能代表諸葛瞻在蜀漢有多稱職,其實諸葛瞻有很多其他的毛病,顯現的出了他不如諸葛亮的名聲。因為諸葛瞻缺少行伍的基層歷練,說到他的實際的作戰能力一言難盡,就不拿他來跟姜維比,怕是連老將廖化都還要強過他三分。然而有諸葛爸爸的光輝,蜀漢有誰敢當面的批評諸葛瞻,那可是要犯眾怒的,忙著拍馬屁都來不及了。就說有一回,諸葛瞻升官擔任都戶管理朝政,老將廖化聽到了馬上去找另外一位大臣宗預談話。宗預曾經在關羽和張飛的手下擔任文官,還當過外交官出使東吳。廖化找他談什麼事情呢?原來是想要兩個人一起去拜訪諸葛瞻,恭喜他升官了。宗預是個耿直的人,聽完了就笑笑的說“我們都已經七十好幾了,還想要求什麼名利財富啊,就安靜度完餘生,別再跑去那些後生小輩面前,低聲下氣多丟人啊!”

諸葛亮作為神話一般的人物卻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

《三國志》 宗預

可惜沒多少人有宗預這麼豁達,蜀漢的上下舉國之力的疼愛,大家都願意去包容諸葛瞻的一些缺點,一個痘痘不去處理很容易就感染一片,積少成多也會出大問題的。在沒有得到正確的教育引導之下,使得諸葛瞻對自己的能力過度高估,或者簡單說就是自傲。他繼承了諸葛亮的忠肝義膽,但是卻沒有相對應判斷國家大事的眼光。蜀漢後期的軍力分配上,姜維掌握了漢中軍的兵權,諸葛瞻則有江州涪城的兵權,照理說兩個人應該是互相合作齊心協力;但是諸葛瞻想到的是什麼呢?是姜維這個人辦事不力。我們思考一下,諸葛瞻作為根正苗紅的世家子,或許是在嫉妒姜維這一個魏國降將,居然一路爬到衛將軍、大將軍,還被蜀漢當作是繼諸葛亮的核心人物。諸葛瞻那臨死之前的遺言就非常有名,他是這麼說的:


諸葛亮作為神話一般的人物卻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

《元和郡縣誌》記載

諸葛瞻把姜維和宦官黃皓並列成為國家的敗類,列為自己的假想敵,這聽著感覺就有一股發酸的味道。如果是諸葛亮,根本無需嫉妒,也無需忌憚姜維,畢竟能把上下君主臣民拉到一條心,這種能力諸葛瞻恐怕沒有學到十分之一。

總結

整體來說呢,諸葛亮強大如斯,在蜀漢是神話受人敬仰,在魏、吳是噩夢一樣的對手,在後世是成功者的模範,這樣一個人物和冰雪聰明的黃氏結合誕生的孩子,諸葛瞻的智商應該是偏高的,諸葛亮在家書中也認可他的聰明,而他周邊來往的也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諸葛瞻就像是一塊原石,可惜沒能得到諸葛亮的親自打磨。諸葛亮給他取名瞻,應該是希望他目光要看的深遠,但是可惜諸葛亮只給了他聰明的智慧,沒有教會他怎麼看的更遠,反而諸葛亮自己的光芒矇蔽了孩子的雙眼,這讓我們想起了傷仲永的故事。諸葛亮披肝瀝膽的報效蜀漢的同時,對諸葛瞻失敗的教育也體現的淋漓盡致。他是一個好軍師,是一個好臣子,是一個好丈夫,雖然也算一個關心孩子的好父親,但算不得是一個合格的父親。不過要說的是諸葛亮在54歲的時候就去世,那時候諸葛瞻也僅僅8歲,這樣看也可以說諸葛亮是還沒來得及做一個合格的父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