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位皇帝的神邏輯:我媽捱打了,我丈母孃也得捱打才公平

中國上下五千年,自秦始皇嬴政始稱"皇帝"開始,總共歷經83個朝代,在位408位皇帝,這還不算像曹操這樣的死後被追尊帝位者。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既然有明君在世,自然也就少不了暴君、昏君的粉墨登場。無論是盛世還是末世,每個朝代或多或少都會出那麼幾位奇奇怪怪的皇帝。

某位皇帝的神邏輯:我媽捱打了,我丈母孃也得捱打才公平

說起暴君,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商紂王,周幽王這些"千古留名",並導致王朝覆滅的亡國皇帝,他們幾乎都有一些相同的特質,例如殘暴不仁,無心朝政,荒淫無度等等。

都說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放在歷史上就是皇帝不可怕,就怕皇帝腦洞大。

這些暴君,昏君往往在殺人、暴虐、荒淫等方面天賦過人,總能想出一些遠超常人想象的方法,幹出一些常人無法理解的行為,也是醉了。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開國皇帝往往都是明君,他們雄才大略,英明神武,一路披荊斬棘開創一代盛世。

亡國皇帝一般都是暴君,昏君,他們無心朝政,殘暴無度,終將大好河山拱手讓人。

歷史往往能給後人帶來驚喜,還真有這麼一位集天使與惡魔,明君與暴君於一身的開國皇帝,他就是北齊文宣帝高洋。

年輕時的文宣帝政治敏銳,手段高明,年僅23歲,便身居丞相要職,被封齊王,權傾朝野,獨攬朝政。

公元550年,文宣帝逼迫東魏孝靜帝禪讓,遂登基稱帝,改國號為齊,史稱北齊,時年24歲。

上位後的文宣帝,勵精圖治,厲行改革,勸農興學,嚴懲貪腐,肅清吏治,修築長城,出擊蕭梁,征伐四克,威振戎夏,頗具聖主風範,被稱為"英雄天子"。

然而,好景不長,國家穩定之後的文宣帝便開始居功自傲,大興土木,縱慾酗酒,濫殺無辜,幾乎把古代暴君的所有特質都佔全了。

文宣帝嗜酒成性,每天無酒不歡,但是酒品奇差,一喝就醉,一醉就發酒瘋。

別人喝醉了無非是砸點東西,打打人,胡言亂語等等,但是文宣帝作為皇帝,喜好自然與常人不同,他喝醉以後喜歡殺人,而且是親力親為,自己動手殺。

朝堂之上本是商議國家軍政大事的莊重之地,文宣帝依舊我行我素,經常酒醉後上朝,看誰不順眼就提刀殺誰,大臣無緣無故被殺了好幾位,世所罕見。

一個丞相被逼無奈,將鄴下的死囚犯挑選出來,每天置於朝堂一旁,以滿足文宣帝酒後嗜殺的慾望,名曰"供御囚"。

某位皇帝的神邏輯:我媽捱打了,我丈母孃也得捱打才公平

國際慣例,文宣帝今天又喝醉了,並在朝堂之上大肆發酒瘋,他的母后非常生氣,上前制止,並教訓了他幾句。

"我是皇帝啊,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文宣帝早已恣意妄為慣了,哪裡聽得進去別人的逆言,他眉頭一皺,氣上心頭,揮手打了他母后一個耳光。

酒醒之後,文宣帝也知道自己做了糊塗事,懊悔不已,隨後就做了一件常人無法理解的事情。

文宣帝覺得自己的母親被自己打了,那他的丈母孃也應該被自己打一頓,這樣才公平,要不然他母親就吃虧了。

於是,他跑到皇后家中將他丈母孃打了一頓,這才了事。

這是什麼神邏輯,反正我是理解不了,還望諸位大神開解一二。

還有一次,文宣帝喝醉後做夢,夢到他的愛妃跟他叔叔(一個王爺)行苟且之事,他為此暴跳如雷,隨後毒死那個叔叔,並將愛妃殺死,用其骨頭做了一把琵琶。

這樣一個殘暴的人,自然不會有好下場,文宣帝最終死於飲酒過度,暴斃而亡,死時年僅34歲。

孟子曰: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謙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

無論如何,請做一個人,一個善良的人。

某位皇帝的神邏輯:我媽捱打了,我丈母孃也得捱打才公平

(題外小知識:王者榮耀中的蘭陵王高長恭是文宣帝高洋的侄子,文宣帝父親高歡是蘭陵王的爺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