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不姓孔?姓“子”

今天,丹丹帶您打卡

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

用圖文和音頻的方式

帶您走進博物館

探秘館裡的文物故事!

朋友們,咱們先不著急介紹基地,丹丹有幾個小問題想考考大家,看看大家對孔廟瞭解多少。準備好了嗎?問題來嘍!

孔子

孔子姓孔嗎?



從先師門到大成門是孔廟的第一進院落,是為祭祀儀式做相關準備工作的場所。東側有宰牲亭、井亭、神廚,西側有致齋所、神庫,並有持敬門與國子監相通。


孔子不姓孔?姓“子”

孔子不姓孔?姓“子”

持敬門(持敬門是連通孔廟國子監的神奇大門)


進士題名碑展區

一進院的四周樹立著著名的進士題名碑,共198座,其中元代3座,明代77座,清代118座。碑上記載了五萬餘名進士的姓名、籍貫、名次。古代皇帝為了激勵學子讀書,下令刻立進士題名碑放於國子監內,它們是中國科舉制度最真實的歷史見證。


孔子不姓孔?姓“子”


孔廟院內進士題名碑是元代皇慶二年(1313年)開科取士後建立的。元代只開科16次,明代又曾把元代的刻名磨去刻上本朝進士姓名,所以元代題名碑已不多見,僅有的3座是康熙年間國子監祭酒吳苑掘地時發現的。

進士題名碑上有許多大家熟悉的著名人物,如明朝于謙、袁崇煥、湯顯祖、張居正、董其昌,清朝曾國藩、李鴻章、林則徐、劉墉、紀曉嵐等。光緒三十年(1904年)是清代舉行的最後一次科舉考試。


孔子不姓孔?姓“子”

元代進士題名碑


知識拓展

科舉制度是中國封建時代國家培養選任官吏的主要方法和途徑,始於隋代,歷經唐、宋、元、明、清各代,於1905年廢止。延續了1300年的科舉考試為國家選拔了大量管理人才。

自北宋開始,科舉考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分鄉試、會試、殿試三級,參加殿試者按成績排列名次,並賜予“進士”稱號。進士有等級之分,即分為三甲:第一甲取前三名,賜進士及第,分別稱為狀元、榜眼、探花;第二甲所取名額不等,賜進士出身;第三甲所取名額不等,賜同進士出身。皇帝根據進士的等級以及名次授予官職。公佈進士名次的皇榜稱為金榜,古代讀書人都希望自己能金榜題名,光宗耀祖。

孔子加號詔書碑

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孔子被冠以最神聖、最智慧的頭銜,歷代帝王尊他為先師、先賢、先聖。

大成門前東側的這座石碑是孔子加號詔書碑,碑上是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加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的詔命,這是孔子在歷代所獲得的最高封號了。


孔子不姓孔?姓“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