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爲什麼會信任蕭何,跟蕭何進入未央宮?

納蘭明珠12


當時是這種情況,北方的陳豨因為被周昌告發有不二之心,他開始有了謀反的心思,並且他還和韓信有信件往來。

信裡的大致意識說,只要陳豨敢反叛,劉幫肯定會去平叛戰亂。

劉邦一走,都城就空虛了,這時候韓信就和陳豨理應外和,把劉邦所在宮中的皇子皇孫全部給殺掉。

可是,這件事被走漏了風聲,是韓信手下的一個家奴犯了法,韓信就把他給關到了監獄中,這個家奴的弟弟把韓信要謀反的事給揭發了。

韓信要謀反,這可是一件驚天大事。

如今劉邦外出平叛,呂后趕緊召集蕭何來。和蕭何商量怎麼處理這件事?

蕭何還是很有辦法的,他告訴呂后:“你就說皇帝來了捷報,已經在代地殺死了陳豨。然後召集文武百官要來宮裡祝賀。”

“等到韓信來了後,就立刻派武士把他給捉拿住,就地解決掉他。”

呂后用了蕭何的計策,通知韓信來朝。

這本來就是一個騙局,韓信怎麼可能上當。所以,韓信還是說自己病的很厲害,這個熱鬧還是不湊合了。

呂后一看蕭何這一招不好使呀。問蕭何下一步該怎麼做?

蕭何說道:“這麼著吧,我親自去找他,讓他來宮中。我的面子,韓信還是要給的。”

若是這個世界上能有一個人請動韓信的話,那這個人就是蕭何了。

蕭何可是韓信的伯樂呀,若是當年沒有蕭何的推薦。韓信怎麼會取得如今這麼大的成就呢?

蕭何來到韓信家,韓信起初也是不情願去的。

但是沒辦法扛不住蕭何的死纏爛打。最後,韓信不得不跟隨蕭何而去了。

韓信來到呂后所在的長樂宮,早已埋伏在這裡的武士一湧而出。三兩下就把韓信給綁住了。

此刻,韓信立刻明白了,看來今天就是自己的死日了。

臨死前韓信說了句話:“悔恨當初不聽蒯通的勸告,如今才落的這般個下場。”

就這樣韓信死在了長樂宮門前,被呂后滅了三族。

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呀。

韓信被殺的時候,劉邦還沒有把陳豨叛亂的事搞定。

所以,這時候關於韓信被殺的相關情況,劉邦還是一無所知的。

等到劉邦平復叛亂回到都城時,呂后把謀殺韓信事情的經過告訴了劉邦。

劉邦聽到韓信死的消息後的反應竟然是,又高興又感覺有點惋惜。

這麼一個不世處的英雄,為大漢的建立,立了那麼大的功勞,最後竟然落了這麼一個下場。


史學達人


蕭何對於韓信而言,可以說是成為蕭何,敗也蕭何,韓信能有那麼大的成就,除了他自己有能力之外,同時還有蕭何的舉薦大功,是蕭何極力舉薦,才使劉邦對韓信委以重任的。所以韓信對蕭何還是很信任的。



韓信用兵如神,被稱為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和蕭何、張良並稱為漢初三傑,但是開始的時候,韓信並不是在漢營。

韓信開始的時候,是在項羽的楚營,雖然韓信曾向項羽獻計,但卻得不到項羽的重視,也不過被任命為執戟郎,韓信是有抱負的,覺得在楚營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華,所以就離開的楚營。

後來項羽幾經周折來到劉邦的漢營,同樣得不到重用,並且因為牽連要被殺頭,之後被夏侯嬰發現韓信是人才,就沒有殺韓信,把他推薦給了蕭何。

蕭何見到韓信後,經過交談,知道韓信是個人才,就把韓信舉薦給劉邦,但是這時劉邦雖然用了韓信,卻並沒有重用韓信。

沒過多久,韓信覺得漢營也不能施展才華,所以就離開了漢營,蕭何知道後,急忙去追趕,其他人不知道,以為蕭何要逃跑,就告訴劉邦說蕭何跑了。

而蕭何趁著月色,終於追到韓信,經過勸說,把韓信留下了,之後蕭何去見劉邦,劉邦問蕭何為什麼跑,蕭何說自己沒有跑,是追逃跑的人。

這時蕭何把韓信的事說給了劉邦聽,又重新舉薦韓信,經過蕭何努力,劉邦終於決定重用韓信,對韓信登壇拜將,讓他直接指揮兵馬。

韓信做上大將軍後,施展自己的才華,也沒給蕭何丟面子,攻城拔寨,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最終在垓下對項羽十面埋伏,項羽也因此自刎而死。

劉邦建立大漢後,封韓信為楚王,但是功高則震主,之後韓信又被貶為淮陰侯,最後呂雉用蕭何把韓信叫到皇宮,然後把韓信除去了。

不難看出,蕭何對韓信有舉薦之功,不然韓信縱然用兵如神,沒人發現他,也不會建立功勳的,若韓信是批千里馬,劉邦是駕馬之人,那蕭何就是伯樂,所以韓信把蕭何當成了自己的知己,也就會信任蕭何了。


中孚鑑


韓信為什麼會信任蕭何,跟蕭何進入未央宮?我們先來看韓信,韓信要想建功立業,他必須要站隊,畢竟他投靠過項羽知道項羽的為人不行,所以轉投劉邦。所謂的“楚漢之爭”是項羽的楚軍和劉邦的漢軍之間的戰爭,在當時這兩支軍隊最強,統一中原不是項羽就是劉邦。韓信對項羽太瞭解了,知道他會失敗,所以棄暗投明,想投靠劉邦。

韓信投靠劉邦以後,開始做了一個管倉庫的小官。韓信在做官的期間,上級犯錯了,自己也被連累差點被砍頭,最好遇到了監斬官夏侯嬰,韓信向他求情就說了一句話:“漢王不打算得天下嗎?為什麼殺掉壯士?”這句話不是普通人說得出來的,夏侯嬰覺得韓信不是普通人,所以把他放了,於是進言劉邦,劉邦給韓信做了一個管糧草的小官。

此時的韓信,估計連劉邦的人都沒有見到,即便這時見到了。劉邦估計也不信任他,韓信在項羽手底下做過官,韓信突然轉投劉邦,誰知道他是不是項羽派來的臥底,換做誰都不會讓這樣的人當擔重任。韓信要想取得劉邦的信任,缺少一個貴人,也就是引薦自己做官的人。當時韓信覺得蕭何賞識人才,於是找到蕭何談話,談了什麼,史書當中沒有記載。

當然談過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蕭何很賞識他。韓信遇到了知己,也就是生命中的貴人。通過談話蕭何願意把韓信推薦給劉邦,這才是重點。但是第一次引薦韓信,劉邦也沒有重視,當時劉邦被項羽打的狼狽不堪,正在逃命,根本沒有機會理韓信。幾個月過去了,依然沒有動靜,韓信感覺不到希望,於是就逃跑。蕭何知道以後,連夜追韓信,害怕失去韓信這樣的人才。我們可以想象,假如韓信再次逃到項羽哪裡,歷史會不會改寫,這個很難說。

如果,不是蕭何追韓信,劉邦估計也不會重視。劉邦認為韓信是個管糧草的小官,半路逃跑的官員不計其數,蕭何沒有去追,偏偏去追一個管糧草的韓信,韓信到底有多大的能耐啊?正因為這個舉動,引起了劉邦的注意。

這一次,蕭何把韓信再次推薦給劉邦以後,韓信與劉邦見面了。這次見面的談話,在《史記》當中記錄得比較詳細,這些話韓信對蕭何估計也說過,不然蕭何怎麼知道韓信是個人才。在此我說個大概,朋友們記得關注一下《孟子說史》

:韓信見到劉邦後,首先分析了項羽的人品,說項羽的人品差,劉邦的人品比項羽強百倍。其次,項羽用人不行,不懂得任用人才,又不愛惜將士。意思是讓劉邦抓住機會,任用有能力的人才與項羽爭奪天下(韓信這麼說也在暗示劉邦,我韓信就是一個人才,就看你劉邦識不識英雄了)。最後,韓信在簡單分析了天下所處的局勢,認為劉邦取得關中,約法三章,不殺一人。關中的百姓都很愛戴漢王,而項羽任用的人都是關中百姓所憎惡的。俗話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韓信認為劉邦可以統一天下,而項羽必敗無疑。總之,通過韓信的分析,他的每一句話都說到了劉邦的心坎裡去了。

通過這次談話,劉邦也覺得韓信是個人才,想讓韓信做將軍,但是拿不定注意。而蕭何當時蕭何只說了一句話:“要想打天下,非用韓信不可,必須給他做大將軍。”蕭何就這麼肯定,韓信能擔當大將軍,韓信在之前也沒做官軍官之類的職務。能讓蕭何力薦,讓劉邦如此放心,肯定不是一兩句話就可以斷定的,在之前肯定也有過了解。在蕭何認識韓信幾個月間,肯定建立了深厚的友誼。蕭何對韓信肯定有多方面的瞭解,只是,歷史上沒有記載詳細的對話罷了。蕭何也算是韓信生命中的貴人,沒有蕭何,韓信估計也不會如此成名。當然,歷史上少了誰都不信。只能說,韓信在對的時間,遇到了對的人。不過從側面也說明,劉邦真的是愛惜人才,項羽這一點比不了。只要比自己優秀的人,劉邦都沒有放過,做大事者莫過於此。


孟子說史


所謂“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正是韓信真實的人生寫照。

其中的"知己"就是蕭何了。如果沒有之前的“蕭何月下追韓信“也就沒有之後韓信的蓋世功業了,更勿論後來的封侯,稱王了。所以說在韓信的眼裡,蕭何既是他的知己,更是他的伯樂。

在這個前提下,把蕭何列為韓信最信任的人毫不為過。讓蕭何來辦這件事(誘韓信進入未央宮)就順理成章了,由此亦可見呂后手段之高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