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疫情結束後,會不會有大量的新外來人口湧入上海?

謙但不卑


個人覺得不會有大量人口去上海

1.上海是一線國際化大都市,對人的能力要求高,工作生活壓力大

2.生活成本過高

3.農村扶持力度很大,互聯網無地域限制,更多人選擇鄰近就業或在家創業


秒度miaodu


上海最近幾年人口在穩步上升,說明並不排外

北京這幾年人口在不斷下滑,上海也有過下滑,但是這幾年穩住了。

2016年2415萬,2017年2418萬,2018年2423萬,總體還是上升的。

上海總體來說還是比較開放的,從車牌政策就能看出來。外地車牌能進市區,這在北京是不可想象的。

這次疫情,讓上海再次出名,據傳很多外地人在封城前拼命逃到上海,希望被上海救治,這說明了一些問題。

我相信武漢正常之後,會有一些有錢人會移民上海,因為武漢這次暴露出來的問題還是不少的,雖然去了一個上海的市長,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改變不會那麼快的。

上海的醫療水平在這次疫情也得到了明顯的關注,給城市加分不少,尤其是華山感染的張文宏,圈粉無數。

當然,是因為專業知識哦,而不是上面這個圖才出名的。

筆者在上海生活多年,對上海的治安以及治理水平還是有很深感觸的,因為我也在北京待過。在北京感覺,就是有點壓抑,因為會議太多,一有會,到處都是嚴管,感覺不自在。在上海就很少有這種印象。

上海國際化水平也很高,新天地基本上就是國外人的活動場所,靜安,盧灣,黃埔,徐匯,浦西以前租界的地方,都有很多以前英國法國租界的建築,至今保存完好。

總之,上海預計要接受不少慕名而來的外來人口。


趙冰峰財經


有人進來才是一件好事呢!希望政府繼續再出臺更多的扶持措施,吸引外地人口趕快返回上海,讓上海恢復往日繁榮的氣象。

人越多一個城市才有生氣,才有可能成為一個偉大的城市,才有可能成為一個富裕的城市。千萬要剋制自己狹隘的思想,歡迎人進來,人來的越多越好。

前兩年,有人喊出了逃離北上廣,上海政府還做了反覆了研討,怎麼能把人留住,不要逃離,後來還出了不少吸引人才的政策,包括積分入戶政策。讓不論是高知識結構的人才還是普通居民,都能在上海安心生活,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位置。現在好不容易疫情危險降低了,我國各個城市都在出臺各類扶持政策,吸引外地人返回城市,恢復生產,恢復正常經營。上海也不例外,針對中小企業的扶持措施也出臺了,針對免房租的措施也出臺了。

現在戶籍制度逐步在放開,全國各個城市從去年開始就掀起了搶人落戶大戰。上海受制於城市規模,不能大規模搶人落戶,但是仍然可以將人搶在上海生活工作和經營啊。看看那些人口淨流出的城市是多麼的慘哪,鶴崗滿街空蕩蕩的,房子是幾萬論套賣。所以不論是從本地人的利益角度還是從城市發展角度,都需要歡迎外來人口多多來。

在前端疫情嚴重時,嚴格管理入滬的關口是非常正確的,在形勢不明瞭之前不去管控,可能就會出現病毒大肆蔓延的情況,看看最近某些地區的特定區域,稍微放鬆下,馬上群體性確診病例就出來了。這不是不歡迎外地人,其實是我們一起共同防疫的最正確做法。

外地人口來了,能不能管理的好,那看城市管理者的水平,千萬不能去質疑外地人的素質好壞。所有人的素質都是一樣的,沒有好的法治基礎,沒有好的管理機制,好人都會做變成壞人,變成違規違法的人。只要有這一套成熟有效的管理機制,那麼每個人都會遵紀守法,壞人在這裡最少是好人。

上海是德先生見到的國內管理的最好的城市之一,所以即使來更多的人,上海也會安排的非常好。此次上海人民共同抗擊疫情,所展現出來的自律精神,顧全大局的態度,以及有序的社會秩序,已經贏得了全國人民的讚揚。

上海的未來就是靠著本地人新上海人以及外來人共同建設成功的。

德先生講金融和理財由專業變得通俗。跟隨德先生得到最簡單的答案和最實用的解決之道。覺得好關注我!再多點點贊。點點下面廣告,讓德先生再賺點錢!


勻楓財技大兜底


打工的不會增多,還會迴流一些到二三線,但是有能力在上海買得起房的各地富人,會認真考慮全家老小搬到上海,因為這次他們會徹底看清城市的質量區別,你平時待在小地方可能感覺小日子挺滋潤,但是災難面前,還是要看城市管理水平,醫療水平,你再有錢在當地也無計可施,你以為湖北是全國管理最差的嗎?那你太幼稚了,比他差的地方太多了,只不過這次他趕倒黴了而已。


荷蘭小獅子


回答這個問題多少讓我有點尷尬,因為上海我沒有去過,所以我只能站在我的角度去作答,我覺得疫情結束後不會出現大量人口流向上海,原因有一下一個。

首先,我覺得人口迴流現象不管是大城市還是小城市,都大同小異,疫情的出現,受不可控力影響,造成了在上海的務工人員滯留老家不能及時返程,但是為了生計和生活少數人在正常假期結束的時間已陸續返程。

其次,隨著疫情的事態逐漸被控制、各個大型企業的陸續復工,務工人員也就陸續的返程。

最後一點,就當前局勢,只要返程的居民都會居家隔離一段時間,加上目前疫情形勢的好轉,多省份的人都陸續的踏上返程路途。

這樣一來,人流自然就分散了,當然,待疫情完全結束,所有人流中佔比最多的自然是湖北人……



嘉陵江畔的農村小夥


你這個問題問的很好。疫情結束後,人們都在思考,“家”應安在哪個城市?那上海一定是首選城市之一。上海不僅僅是國際大都市,購物的天堂,四通八達的地鐵及地面上公共交通工具,最最重要的是上海的醫療水平非常好,醫護的技術更是出類拔的。

當然上海的房價也是不菲的,而且上海的樓市是限購的,這無形中阻止了不少想在上海買房的人。結果怎樣,還需時間證明。


老馬頭上海


上海疫情結束後,會不會很多人來上海就業,應該可能性有,但是不會很多,因為現在出來打工成本較大,要租房子現在好多農村房孑動遷了,便宜房子不多了,如果借公房2~4千,一般打工也租不起,只有白領高學歷,在上海可能性有,再講上海沒有大規模建設,應該說還是保持著平穩狀態,不會過渡湧入上海,只有一批大學生畢業後留在上海工作可能性比較大,大上海也不怕大批人來上海,因為他們來了沒有工作,也要自謀出路,因為到上海,不是坐著可以哪錢的,畢竟也要找工作,在上海只要努力工作,還是有一定經濟收入,如果不工作哪麼,生存也許挺困難的,因為物價比較高,上海打工一般沒有技術,攢錢相對少一些,有的打工者已經離開上海,到無錫,常州,蘇州等誠市去打工了,有的回老家發展,建設自己家鄉去了,總之靠勤勞致富,不管什麼地方都有生存空間,不怕苦,不怕累,到處有錢攢。


昆倫山燕子


疫情結束後,會不會有大量的新外來人口湧入上海?目前疫情還有結束,但有一部分企業,特別是服務業和餐飲業有部分因疫情影響,所以倒閉了。這些失業的人員會在疫情結束後會儘快另外找工作,因為大部分人都有房貸,車貸和生活的壓力。找工作的人都會找經濟發展快的地方,就業機會多,福利也會好點。所以我覺得疫情結束後會有一大部分的新外來人口湧入上海。

但目前疫情還沒結束,但現在新增病例已減少,我想信很快就能復工,失業的人也會找到新的工作,開始平穩的生活。


生活調查員


1月25日,B站上一位老外UP主“阿福Thomas”,上傳了一段視頻《武漢肺炎|我採訪了剛到中國支援的德國頂尖病毒研究家》。視頻一經發布,在很短時間裡就獲得了網友們數百萬的點擊與點贊。

“阿福Thomas”是一名德國人,作為“中國女婿”,他一直生活在上海。和阿福一樣,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大量的外籍人士生活、工作於此,他們的防疫抗疫,同樣牽動著很多人的心。

澎湃新聞記者瞭解到,疫情發生以後,為更及時地讓在滬外籍人士瞭解第一手防疫信息,上海不僅將每天的市政府新聞發佈會發佈內容,用5種語言編譯後公佈在市外辦官網,還在12345市民熱線專設外語坐席,7種語言實時回應諮詢。

“上海對疫情管控很嚴,我相信上海政府”

華東師範大學研一學生努利亞是來自於吉爾吉斯斯坦的留學生。這次寒假她留在學校,沒有回國。她說,“發生新冠狀病毒肺炎之前,我沒回國的原因是想留在中國準備開題報告,後來發生了疫情,我還是沒有選擇離開中國,因為我認為對社會最大的貢獻就是配合中國政府。”

努利亞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目前,華師大是封閉式管理,以此來控制進出學校的人口流動,除了師生以外的人都禁入學校,師生進出學校憑校園卡或其他的學校證明。學校隔離每棟宿舍樓,也就是說,一個宿舍樓的學生不允許進另一個宿舍樓。學生出入宿舍都要登記,如是否帶校園卡,有沒有戴口罩。而且,學生進出宿舍都要測量體溫。

努利亞還說,家人得知中國有疫情時態度比較安穩,“因為我每天跟家人視頻聊天,也沒讓他們感到緊張、慌亂。而且,家人也相信中國有能力面對這個難關。”

來自烏茲別克斯坦的Alex是一家跨境貿易公司的創始人,他住在松江的一個小區。他說盡管新冠肺炎疫情目前在中國非常嚴峻,但是他認為上海政府能夠迅速對疫情作出部署,並出臺有力措施來阻止疫情的傳播。“就以我們小區來說,門口有專人給進出人員測體溫,我們社區裡的超市也給顧客測體溫。這些措施讓我覺得在上海非常的安全。”

Raphael來自德國,是海德堡公司的營運經理,目前生活在上海。他說,疫情發生以後,上海對公共場所的防疫管控措施都很到位。“上海對疫情管控很嚴,我相信上海政府。政府一直呼籲大家儘量待在家裡,我還從來沒有看到過,路上人那麼少,相信這樣的管控對防止疫情的傳播起到很好的效果。”

Raphael對上海有很深的感情,2015年3月來上海後便長期在此生活工作。他一直覺得上海是最安全的城市,其他任何城市都不能比擬。“我相信上海政府能處理好此次疫情。我之前也想過去泰國或者巴厘島,但覺得還是上海醫療條件發達,到了外面也不一定安全,還不如在上海的家裡看電影。”他甚至表示,疫情發生以後,他也沒有想過要回到自己的祖國,“中國經歷過抗擊非典,這樣的成功經驗,讓我能安心留在上海。”

市外辦官網每日更新5種語言的疫情信息

此前,Raphael也有自己的焦慮,他希望掌握更多關於疫情的真實信息,“網上有太多的假新聞。對於一個在上海生活,但中文不夠好的外國人來說,不知道從哪裡看真實的新聞。現在我只能看看德國的媒體。”

如今,Raphael的困擾已經得到解決。對於最新的上海疫情防控信息,上海為在滬外籍人士開闢了兩個新的渠道。

上海市政府外事辦官網推出疫情防控專欄

2月1日下午2點,上海市政府新聞發佈會上透露,從2月1日起,市政府外事辦公室在官方網站推出疫情防控專欄,用中、英、法、日、韓五種語言,編髮每天新聞發佈會的內容,通報最新疫情防控動態及防護提示。

2月1日晚上,澎湃新聞在上海市政府外事辦官網上看到,首頁上的“疫情防控”專欄已新鮮上線2月1日上海市政府新聞發佈會內容,有中、英、法、日、韓五種語言編髮的稿件。

上海市政府外事辦向記者透露,考慮到在滬外籍人士確實有瞭解疫情最新情況的需要,市政府外事辦專門推出疫情防控專欄。“現在我們編髮的發佈會內容用了中、英、法、日、韓五種語言,這也是囊括了外籍人士在上海使用的較為常見的語言語種。一般當日的新聞發佈內容,都能在進行多語種編譯後做到當日上線。”

12345熱線可提供7種語言的諮詢服務

在滬外籍人士瞭解疫情資訊,還能撥打12345市民服務熱線。

2月2日上午10點,澎湃新聞記者在12345市民服務熱線看到,英語坐席上的話務員正在接聽一位在滬外籍人士的諮詢電話。

12345市民服務熱線的英語坐席。澎湃新聞記者 陳伊萍 圖

記者瞭解到,這位外籍人士來自印度,他在電話裡向話務員諮詢在疫情嚴重的當下,他想回國是否有出入限制。另外,他表示自己的護照仍然在出入境管理局進行辦理,如何能通過最快的方式拿回護照。

“我和他說,目前上海和印度並沒有對出入境有任何限制,但是鑑於疫情嚴重,我建議若沒有特殊事情,儘量待在上海。至於他想盡快拿到護照,我會立即將他的諮詢派單給出入境管理局,讓他們給予回覆。”話務員向記者透露。

為在疫情防控中更好地服務在滬外籍人士,12345市民服務熱線和上海市外辦合作,從2月2日起,針對上海疫情防控方面的常見問題,為在滬外籍人員提供諮詢服務。

市民服務熱線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士表示,目前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可以提供7個語種的諮詢服務,包括英語、日語、韓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俄語。除了12345市民服務熱線配備兩名英語坐席,市外辦挑選了16名青年語言志願者作為後備力量,做好遠程在線翻譯支持。“比如有日本人士打電話進來諮詢,我們的英語坐席不能回答,便當場連線市外辦的日語志願者,進行實時三方互動。”這些青年語言志願者將確保手機暢通,及時連線翻譯。

記者瞭解到,目前每天上午8點到晚8點,12345市民服務熱線為在滬外籍人員提供諮詢服務。非外語坐席服務時間,系統接到電話後將自動轉接至市外辦總值班室接聽處理。並且,有關電話納入緊急流程辦理,開通綠色通道。

12345市民服務熱線和上海市外辦的合作並非僅僅在此次疫情期間,雙方表示將建立長期合作機制,更好地為在滬外籍人士做好諮詢服務。此外,市民服務熱線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同志還透露,市民服務熱線未來還打算和一些大學合作,通過建立大學生志願者服務基地,豐富與提升自身對外籍人士的實時在線服務能力。

外籍人士口罩預約登記一樣方便

昨天(2月2日)是口罩預約登記的首日,針對外籍人士的口罩預約也同步展開。長寧區虹橋街道榮華居民區,涉外居民區工作遵循“不分國籍、不分戶籍”的原則,擁有外國人來華居留許可的榮華社區常住居民都可根據規定領取口罩。此前,居委會還加急將口罩預約登記通知,翻譯成多種語言,發給所有小區物業,並在已有的所有居民區微信區、工作平臺發佈中英雙語通。

江蘇路街道福世居民區,居委會工作人員在查驗了一名法籍居民的身份信息後,向其發放了居委蓋章的“口罩預約排隊號”,告知其憑預約排隊號到指定地點排隊進行信息登記,並領取口罩購買憑證。在江蘇路街道利西居民區,兩位俄羅斯友人前來諮詢口罩預約相關問題,90後社工小鄭當即用流利的英語為他們一一解答,外籍居民十分滿意:居委幹部,真棒!考慮到外籍居民的特殊需求,江蘇路街道工作人員對澎湃新聞記者介紹,街道在部分現場安排了英語流利的居委幹部開展涉外租住人員登記服務。


壺裡壺賭


外來人口會來多少,還是要先看就業。上海經過多年的發展,很多勞動密集型和低端產業都遷出去了,或正在往外遷出,此次疫情會加速這種產業升級和轉型。

比如原來一個100人規模的中型企業,假設原來的產值是每月一千萬元,疫情期間產值降低50%,企業會最大限度的壓縮人員規模,可能只會保留30%~50%的人員上班,而且是保留本地或距離比較近的人員。然後根據業務量的壓縮而裁掉一部分人員以節省開支。疫情過後,業務量和人員也是逐步恢復的,即使恢復到疫情前的規模和產值,人員可能只恢復到原來的70%。疫情對企業起到壓縮開支、縮減人員的作用。所以疫情過後企業對外來用工的需求是逐漸恢復的,而且即使是經濟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就業量卻達不到原來的水平。

另外,此次疫情還會導致大量中小企業倒閉或向低成本城市轉移,使很多在家等待復工的人最後等來的是公司或企業沒了的消息,工作沒了,很多人也就沒法再回來或不回來了。

綜上所述,此次疫情對一二線大城市是人員瘦身、對更行各業是重新洗牌的過程。激化了很多問題和矛盾,加速了很多重組和變革,甚至對很多夫妻和家庭,也會帶來很大的衝擊和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