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原著,出場比較早,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最後哪去了?最後結局如何?

我就是竹韻


一哥“俗人讀水滸”之——

      王進真的是個影兒

多少人讀水滸一直認為王進這個人物要麼是多餘的,要麼是個無足輕重的引子,要麼是作者要隱藏什麼意圖,也有諸多猜測推論臆想,不一而足,俗人初讀也有同感,但還是覺得王進這個人物的勾畫其實就是一個影兒。

其一,王進是個社會影兒,王進大小也算個“官二代”,從家境看也是個混日子的三流教官,軍備鬆懈時乾脆寫個請假條賦閒在家,說他假病證據有三,一是點名不到喊叫到;二是病後挑擔行千里;三是一招打翻九紋龍。說他害病也是真,是社會病,麻木到大帳易帥尚不知,事後抬頭才知道,逃出帥府到邊關就為保全性命, 老爸與人家切蹉個武藝竟打得高二哥三四個月不起,也是鬥狠之徒。王進此一去,如泥牛入海再無消息。其實王進的麻木、逃亡、無奈、消逝何嘗不是整個社會的影兒啊。

其二,王進是個好漢影兒,王進身為八十萬禁軍教頭一員,想必武功還是可以的,從一招打翻九紋龍來看,武功應該不輸於林沖,也算得上一位好漢,這位好漢在蒙受高俅打壓殘害之時,一是選擇了遠走他鄉,避開禍亂,二是選擇了投靠邊庭的部隊,這也是其他一些好漢的剛開始的選擇,連宋江還勸武松將來到邊庭立功呢,眾人最後不都成了進行征戰的工具嗎?雖說後文未見王進建功立業,也或許老死軍中,也或許歸隱山林,總之應該是善終的,較之於林沖,真是有靠山誰還上梁山,有活路誰還尋死路,林沖雖說在梁山活了下來,但自從上了梁山,實在成了殺伐工具,全然沒有了一點人性色彩,雖生尤死啊。

其三,王進是個結局影兒,王進消失的結局又何嘗不是眾人的結局啊,雖說是轟轟烈烈,但始終也融不進朝廷的格局,無論如何表現,你宋三哥臉上的金印都在,你造反的檔案都不會抹去,你掛上了忠義大旗,也是一夥打著忠義旗號的賊,不會也不可能有好下場的,也必將消亡貽盡。

史進沒有找到師傅,他是永遠也找不到的,因為王進從一開始就是個影兒,而且是個消亡的影兒。

 





一哥於一


王進是《水滸傳》中出場最早的一個人物之一,一般情況下最早出場的人物都不是主要人物屬於配角。王進原本跟林沖一樣也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為人比較具有正義感。當年高俅還是個街頭混混、市井無懶的時候,王進曾經對高俅進行過痛扁,兩個人從此結下了樑子。高俅懷恨在心,總想找機會報復,但是當時的他只是個街頭混子,根本沒有報仇的能力,於是高俅一直把這口惡氣悶在心裡。直到宋徽宗即位之後高俅時轉運來,憑藉著善踢足球的技能深得徽宗歡心,於是這高俅攀龍附鳳官越做越大,最後竟然官至殿帥府太尉。一個無賴潑皮竟然成了北宋掌管軍事的最高官員,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這一方面說明高俅此人善於鑽營,另一方面說明宋徽宗的昏庸。

話說高俅任職最高軍事長官之後所有公吏、衙將、都軍、監軍、馬步等人都來參拜,按花名冊進行點名。當時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因為生病沒有來報道。這給了高俅報復的機會,於是立即差人去捉拿王進,無奈何王進拖著病體來見高俅。高俅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要命人拉下去打板子,後來眾人以太尉高上任是喜慶日子不適宜打人為由為王進求情,高俅才作罷,等到明天再打。

王進回到家一琢磨,明天真要去高俅那裡,非得被打死不可。於是他一不做二不休帶著老母親連夜逃出京城,投奔了延安老種經略相公府,在那裡也做了教頭。老種經略相公鎮守邊庭,高俅也是鞭長莫及,這樣王進成功逃出了高俅的魔爪。

關於王進的事蹟到這裡也就到頭了,後來王進的徒弟九紋龍史進曾到老種經略相公府去找過王進,但陰差陽錯並未能找到。王進最終結局如何原著中沒有交代,估計一直追隨老種經略相公,總體來看王進的下場還是相當不錯。說起王進就不能不提林沖,倆人都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同樣被高俅迫害,王進能平安無事,林沖卻家破人亡,個種緣由值得深思。王進和林沖之所以境遇不同,主要原因還是王進比林沖更明智更果斷。王進深知高俅為人,因此果斷放棄禁軍教頭職位連夜逃走。做出這個決定僅僅花費了不到一夜時間。反觀林沖,優柔寡斷、瞻前顧後,既留戀京城的繁華生活,又怕得罪高俅怕丟了教頭職位,患得患失錯失了幹掉高衙內帶夫人遠走高飛的時機。

也許性格決定命運確實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鄭非夢妙文


補錄水滸拾遺~

話說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因其父王升早年惡了高俅,待高俅發跡,入仕東京殿帥府太尉之職,挾私報復於王升之子王進,這王進攜母私逃,投奔先父王升早年知交,延安府老仲經略相公仲師中。

這仲師中乃有宋一朝專事邊庭守禦戍邊四大庭柱之一的仲家嫡傳子孫,為大宋歷朝皇帝所信用倚重,直系聽宣聽調於大宋皇帝,其他府衙,概不統屬。仲家向日以來,廣納天下英雄,以增戍邊之力,保大宋太平。故天下豪傑,凡有志戍邊立功者,多有往投,尋思在邊庭上憑個一刀一槍,謀得個一官半職出身以光耀門庭。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這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幼得名震江湖之乃父“快刀”王升真傳。十八般武藝終日搏弄,尤擅一柄丈餘長的“三尖兩刃九耳八環刀”,向日在東京禁軍教頭之中,鮮有敵手,一騎馬一柄刀,亦曾邊庭之上搏殺立功,斬殺寇匪名將無數,京師文武百姓,無不欽敬。

這王進攜了老母,曉行夜宿半年之上,來到延安府邊垂重鎮,投在了老仲經略相公仲師中門下。這老仲相公,念及昔年與王升至交之情,親出衙門,將王進母子迎至衙內,好生安置。謂王進曰:久聞賢侄武藝威名,今日得汝來投,如先皇當年得楊令公、如楊令公得高懷亮,今老夫如虎添翼也!何患邊庭大遼強敵乎?

翌日,老仲經略相公親至將臺,擊鼓升帳,武將雲集,環立四周,旌旗肅立,如火如荼。命王進演習胸中武藝才學,帳下武將無不歎服,老仲經略相公遂拜進為延安府老仲經略麾下“先鋒開路使前鋒主將”,統轄延安府一眾步騎精兵。

忽一日,遼國大軍來犯,王進率部御之,斬殺遼國名將三十餘員,威震邊塞,遼人從此不敢犯延安府境。

進隨老仲經略相公鎮守邊庭凡三十餘年,遼兵但聞“神刀王進”者,抱頭鼠竄,潰不成軍!

後八十而善終。今有王進墓於邊塞之地,供後人瞻拜。

王進止有一徒,系王進當年來投老仲經略相公時,路經山東史家莊,半年之上匆匆授藝而去,只學得王進半身皮毛,是為梁山泊第23條好漢,八驃騎先鋒大將“九紋龍史進”,又名史斌,及宋江滅,史斌再統梁山餘眾造反朝廷,此是後話。

此為補敘。


風從東方來163590821


《水滸傳》中,王進不在108好漢之列,所以沒有過多描述。而

他的一段話裡可能表明了他的去處。

王進道:“賢弟,多蒙仔好心,在此十之好;只恐高太尉追捕到來,負累了你,不當穩便;以此兩難。我一心要去延安府投著在老重經略處勾當。那裡是鎮守邊庭,用人之際,足可安身立命。” 史進並太公苦留不住,只得安排一個席筵送行,托出一盤--兩個段子,一百兩花銀--謝師。 史進收拾了擔兒,備了馬,母子二人相辭史太公。

由此我們可以推測王進應是去延安府投奔了一個姓重的經略使。

96版水滸傳電視劇也說王進病死在延安府。

另王進這個角色是有原型的,歷史上這個人叫“王進”,也叫“王慶”,北宋文獻中有記載,其中內容:北宋的禁軍將領王進在京城得罪了高官,先是逃到到延安小種經略府的故人那守邊關,在西北,王進領兵和西夏的小股部隊有過戰鬥,皆獲勝。后王進又投靠河北的戰將种師中和种師道門下任先鋒,在後來的太原戰役中,隨同种師中力戰而死。


六六七七


王進確實去了那裡,水滸中魯智深曾經講過

“你要尋王教頭,莫不是在東京惡了高太尉的王進?”史進道:“正是那人。”魯達道:“俺也聞他名字,那個阿哥不在這裡。灑家聽得說,他在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處勾當。”

那麼後來為什麼找不到,肯定是高俅的原因,高俅怎麼能夠允許自己的仇家做官呢!所以後來去了別處!

王進後來可以說又成就了一個大事!

想那王進,離開領略相公府,老孃也不在了,成了無牽無掛之人,從此便隱姓埋名!成了一方隱士,他雖然不出事,但是他的徒弟,摘王匾,拿星輪,戰金人,鬥法師,三過火輪車,九走蓮花池!可謂世人皆知!欲知此人是誰,後事如何,咱們下回再講

我是一個小演員大獸



小演員大獸



王進絕對是個高人!

對時局的透徹,對自己的定位!

且武藝高強,同為教頭,絕對高於林沖!

只是俗話說,故事要有楔子…

王進就是…

他有屬於自己的江湖…

或者,不懈於所謂的江湖…

寄情山水,逍遙世外!

所以,是個高人!


觀乎心齋


王進,北宋年間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家傳使棒絕技,出場在第二回“王教頭私走延安府 九紋龍大鬧史家村”。高俅未發跡時,王進的父親王升曾打傷過高俅,從此結仇。後高俅當了太尉高官,曾藉故要置王進死地,乃攜老母逃離東京,路過史家莊,傳授史進武藝,是“九紋龍”史進的師傅,然後投奔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處安身,病故。


戰無不勝的爺爺


《水滸傳》中一開卷就寫了王進這個八十萬禁軍教頭,此人能文善武,是個棟樑之才,只是命運不濟,撞著了高俅。王進的父親王升曾打過高俅,有一棒之仇。當時高俅只是一個潑皮,無可奈何。而今,做了東京殿帥府太尉,掌管天下軍馬,大權在握,正可以報當年一棒之仇。應了那句老話: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只是這高俅並非君子,而是小人一個!

王進也是個聰明人,高俅得勢後,他知道肯定沒什麼好日子過,因為他知道高俅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小人,於是他快刀斬亂麻,沒有一絲拖泥帶水,立馬就帶著母親離開東京去了延安府,途經史家莊,點撥史進武藝,教了許多槍棒,呆了半年多。史進武藝學成之後,王進提出要去延安府。史進苦苦相留,可是,王進決心已定!

王進離開史家莊後可以說就再也沒了消息,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中。書中雖說他最後投奔了延安府安身,但想來這也不過是為了更好的保護自己罷了。另外,在當時統治階級通吃的大環境下,久居官場的王進對此很清楚。

所以說,他打著去延安府的名義其實是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同時也在徒弟史進面前保持下榮譽,實際則是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中。後來史進去找延安府找他,卻沒有找到,便是很好的證明。

最後的結局可能是隱居起來,做了隱士,自耕自種,自給自足,養活老孃,找個媳婦,不再插手仕途,快樂地過著平安的日子也是一個不錯的結果。


栤篈1314


水滸傳王進,北宋八十萬禁軍教頭,使棒絕技。高球曾學使棒,被王進打傷,後來高俅當了太尉高官,想要害死王進,王進不想惹事連累老母,攜帶老母出走,

首次出場在水滸傳第二回“王教頭私走延安府,九紋龍大鬧史家村”

王進得罪了高球之後,本來就是要去投奔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的,只是因為路過史進他們家,才當了史進的師傅。

史進大鬧史家村之後,也是要去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那裡去找王進的,路過渭州小種經略府的時候遇見了魯達,

據魯達說王進確實是在延安府,但是後來史進去延安府卻沒有找到,就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了。也許可能是邊疆打仗的時候戰死了,也許可能是跟著軍隊調防了。也有可能被高仇害死了,就不得而知了,

為什麼王進沒有上梁山入夥?



枕籍經史0


書中沒有交代王進的下落。

《水滸傳》中,王進不在108好漢之列,並沒有梁山落草,還有他本來是京城禁軍的教頭,是個官家人物,可能很少江湖上走動,所以沒有綽號。也可能有綽號,但是書中沒有說,因為他不是主要人物,他是“九紋龍”史進的師父,開書講述他的故事,被高逑逼走,路過史家莊,傳授史進武藝,然後投奔延安老種經略相公。而後,書中再無提及。 王進私走延安府,成了史進的師傅,教成史進以後,就去延安府了,史進試圖找師傅,沒有找到師傅,卻找到魯達,後來小說之中就沒有表述,如此高人,後來不知去向,而96版水滸傳電視劇說王進病死在延安府。同為八十萬禁軍教頭,同樣受高俅的擠兌,林沖上了梁山但王進沒有上梁山。其原因:

一、王進只是輕慢了高俅,還不像林沖已經獲罪,因此沒有受多少“逼”迫,如果上梁山,不符合水滸逼上梁山的主題。

二、王進聽了孃的話,走為上。王進受擠兌,回到家中,悶悶不已,對娘說知此事。母子二人抱頭而哭。娘道:“我兒,“三十六著,走為上著。”林沖因娘子被辱得罪高俅、高衙內後,忍氣吞聲,沒有采取“走”的策略。

三、王進單身,只有一個老孃,不像林沖拉家帶口,況且還住在丈人家(過去上門的女婿小三輩),妻子又貌美,這一切都拖累了林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