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梁山不招安會怎樣?

深水藍矜

我認為,如果梁山選擇不招安,會有以下三個出路:

一、固守梁山,與宋、方呈三足鼎立之勢

梁山的實力不見得很強,但是要說守住梁山還是綽綽有餘的,然後在梁山的基礎上,逐漸向外延伸勢力,與方臘集團軍遙相呼應,與宋朝呈三足鼎立的趨勢。

梁山和方臘都是屬於農民起義,起碼在目標上志同道合,就是取北宋而代之,不過這樣一來,很容易與宋、方此消彼長,最終都被遼國所滅。

還有一個可能就是趁著北宋與遼國大戰的時候,梁山與方臘坐收漁翁之利。

後來變成了梁山與方臘的鬥爭,最終梁山慘勝,取名梁朝。

二、坐山觀虎鬥,哪方贏面大就投奔誰

如果梁山能夠隱忍不發,在遼、宋、方三方勢力鬥爭中,選擇坐山觀虎鬥,最後看誰贏面大就投奔誰,還是能夠在勝出方謀取一官半職的。

方臘集團應該是這方勢力中最弱的,但是很可能很遼軍南北呼應,使北宋腹背受敵。

不過按照歷史的脈絡來看,梁山時代與岳飛時代非常接近,如果梁山能夠等幾年,說不定岳飛就能去梁山剿匪了,梁山可以把岳飛也賺上山,或者在岳飛被陷害的時候去劫法場,就走岳飛,還是能夠改變一定的歷史軌跡的。

三、跟李俊一起下南洋,去古泰國享受榮華富貴

這一點是根據後世傳說來的,相傳李俊在徵方臘後,班師回朝的時候謊稱有病,遠走古泰國,並且當上了古泰國的皇帝。

如果梁山好漢能夠順著李俊這條路下南洋,說不定能夠統一泰國,最終打回北宋——估計那時候就是南宋了,然後收復漢地,最終阻止蒙古軍南下,還能落得一世美名,然後今天我國的版圖又能擴大了。

不過假設只能是假設,梁山好漢不招安,可能會死的更慘,而且也不符合真正的史實,這樣就失去了施耐庵的核心思想了。


戲曲說

阿城看到這個問題,我就要回答一下了。回答之前我覺得有必要先說這是《水滸傳》,一些自作聰明的老是貶低水滸傳裡的梁山好漢,老是拿歷史說事,以為自己多懂歷史。我截個圖給你們看看這個以為自己多瞭解歷史的人。


這種人張口閉口就歷史上、真正歷史上,我不知道是有些人寫作或者評論不看題目還是眼瞎,總是顯擺自己知道的點點歷史。

《水滸傳》是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描寫古代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它形象地描繪了農民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鬥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

在《水滸傳》中,宋江為首的108條好漢聚義梁山,童貫和高俅等朝廷大臣分別帶兵攻打梁山,皆是大敗而歸。還生擒了高俅,最後宋江希望被招安,放走高俅,希望高俅在趙皇帝面前多多美言,不過後面高俅不要臉,沒有美言,還誇自己多厲害。

試想一下,如果梁山不招安,也就是宋江不想著封官進爵,會怎樣呢?

我覺得梁山108好漢會老去而解散,或者是裡面產生分歧而解散。



梁山有多少人?不清楚,水滸傳也不清楚,清楚的就是108條好漢,但是這108條好漢也並不是一條心,看過水滸傳的大家也知道。或許哪天武松和魯智深喝大了,做了個決定,回二龍山。梁山人馬是由多股勢力加入組成的,他們也很想回去過回他們原來的生活,他們一喝大了,或許就會很想回去過他們原來的生活。

就算他們一條心,但是歲月是不饒人的,梁山眾好漢慢慢老去,他們縱使有後代,後代會不會像前代那麼團結一心呢?還有些好漢沒後代的,梁山勢力會慢慢衰弱。而後代會被冠以亂臣賊子之名。



所以,孝義黑三郎宋江帶著梁山好漢接受招安是好的選擇,宋江也希望梁山好漢的子嗣也會被世人說是忠烈之後,當時大宋還是有一定實力的,梁山不可能和大宋爭雄。


開心的阿城

不招安也沒有出路!

整個梁山沒有一個出色的謀士,唯一一個軍師還跟他的名字一樣,吳用,無用,也沒有出色的內政人才,更沒有強力的領導者,導致梁山內部山頭林立!

最可怕的是,梁山根本沒有自己的大後方,和相應的生產能力。養著那麼多人吃什麼用什麼?全靠搶的話周邊哪有那麼多可搶的,遲早會把周邊的人都強光嚇跑了。

最終要麼梁山內訌,要麼因為無法自足,不得不離開梁山,失去了梁山水泊的天然屏障,就梁山那夥人,怎麼頂得住朝廷的圍剿,梁山好漢一幫匪徒,可沒有百姓的支持。

這是註定悲劇的故事。


愚蠢的凡人哈哈哈

首先,水滸傳是小說,只是有些歷史影子。其二,小說結局是詔安了,歷史上宋江起義是投降官府了,是被動的事實上招安!其三是108將會齊後不招安,到底是多大的力量?先看招牌和號召力,以忠、義為基本口號,類似於青紅幫黑社會的口號,註定成不了大事!二看108人實力,除個別人外,基本上都是社會下層人士,縣級以上幹部沒有!以黑社會地痞流氓為主,人民是不會擁護的!和劉邦、朱元璋集團等相比,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所以至多就是一個太平天國時式運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