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的十大狀元

濰坊歷史傳承悠久,文化積澱豐厚,歷代名家輩出,尤其在科舉文化方面,在全國都極具影響名列前茅,不但前後出了十名狀元,而且留下了許多狀元文化佳話。其中的狀元村和狀元衚衕,便是濰坊歷史上科舉殿堂的經典傑作。


放眼全國,歷史上只要出過一名狀元,就往往冠名狀元村了。而濰坊歷史上出現的狀元村,且曾經出過兩名狀元,而這樣的狀元村在濰坊大地上就有兩個。濰坊的狀元衚衕更是非同凡響,在一條不起眼的小小衚衕裡,先後出了兩名狀元,堪稱全國之最。有力的證明了古代濰坊深厚的儒家思想教育,濃厚的科舉文化氛圍,值得人們為之珍惜,自豪和弘揚。

在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進士及第稱為登龍門,有道是“學儒業,守燭窗,望一舉,把名揚,袍袖惹,桂花香,縛林宴,飲震殤”,極其的自豪與榮耀。歷史上的大多數狀元,都是滿腹經綸的儒家弟子,以其令人羨慕的道德文章,成為各時代的楷模表率。因此形成博大精深的狀元文化,不但為世人所景仰,而且成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所以濰坊狀元文化研究天寬地廣,前程似錦,將會有累累果實讓人激動,令人欣喜。


濰坊的十大狀元

濰坊最早的狀元是北宋時期的青州人蘇德祥,他於趙匡胤建隆4年,即公元963年的時候,一舉奪得了宋朝開國後第四位狀元桂冠,在當時成為文壇佳話。蘇德祥的父親原籍是濰坊市高密人,在社會動亂的五代十國時,做過後漢國的丞相。還在蘇德祥幼年時便隨父親遷居到了青州,從小發奮讀書學習,進而平步青雲登上了科舉巔峰。由於宋朝初期,有些記載不甚詳盡,故而蘇德祥的生平事蹟、逸聞趣事流傳至今的可謂鳳毛麟角。史書記載蘇德祥擅長詩歌,頗多佳作,但只有《贈南嶽宣義大師英公》等寥寥幾首傳至現今。

濰坊的十大狀元

濰坊歷史上出的第二位狀元,便是大名鼎鼎的王曾。他是青州市鄭母鎮人,生於公元978年,卒於公元1038年,字孝先,與宋真宗鹹平五年,即公元1002年一舉奪魁,同時他又是歷史上極為罕見的三元狀元。既是在科舉歷程中總是考取第一,也就是鄉試、會試、殿試三級科考中皆居榜首,從而創造了科舉史上罕見的“連中三元”奇蹟。王曾入仕以後,曾兩度拜相,輔佐過宋真宗、宋仁宗兩代帝王,可謂大宋王朝中流砥柱式的重要人物,去世後被封為沂國公。值得特別說明的是,在中國一千餘年的科舉史上,能夠連中三元者僅有兩位,一位是王曾;另一位是王曾之後400多年的明朝人商輅。

濰坊的十大狀元

濰坊出的第三位狀元張唐卿字希元,青州人,少有奇才,出口成章,過目不忘,在學業上出類拔萃。他於北宋景祐元年,即公元1034年參加殿試考,被宋仁宗皇帝欽點為狀元。張唐卿蟾宮折桂後步入仕途,歷任將作監丞,陝州通判等職,並且做到了廉潔秉正,勤政愛民。但十分可惜的是,當時的張唐卿以孝聞名,也因孝而亡。1037年他趕回青州為父母辦理喪事時,因為悲痛過度,導致吐血而死,此後人們將其稱為“孝義狀元”,並且樹碑立傳。


濰坊的十大狀元

濰坊出的第四位狀元為蒙古族人巴布哈,其名字又被譯作漢文叫做普顏不花。這位巴布哈雖然是蒙古血統,但對華夏文化十分熱愛。元朝至正五年,即公元1345年的時候考中狀元。縱觀巴布哈的一生,生長並一直居住於青州城中。也由於這裡的文化氛圍十分濃郁,導致他在學習漢族文化方面頗有成就。歷史上的巴布哈雖為文臣,但為官不久,正遇元末戰亂,便毅然投筆從戎,成為一名帶兵的武將。後在守衛青州戰役敗北後,因為忠於元朝拒不降明,從而被明軍殺死。


濰坊的十大狀元

濰坊出的第五位狀元為臨朐人馬愉,生於公元1395年,去世於1447年,字性和。他在宣德二年,即1427年的時候參加會試、殿試、順風順水一舉奪魁。中狀元后的他按例進入翰林院成為修撰,後掌修國史貢獻頗多。正統五年,即公元1440年時,他被皇帝看中調入內閣,參與機務,後再升禮部右侍郎。總計明朝狀元得以入閣者僅十一人,馬愉便為其中之一,可謂朝廷之重臣。馬愉病故後,明英宗親自下詔,追贈吏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也就是說,明朝時的贈官兼職做法,是從馬愉開始的。《明史》中對馬愉評價頗高,稱其為正義寬厚,仁慈為懷,不媚權貴,謙守自守。歷史上的馬愉亦擅辭章、詩文,著有《澹軒文集》7卷傳世。


濰坊的十大狀元

濰坊出的第六位狀元為膾炙人口的趙秉忠。他出生於公元1573年,去世於公元1626年,字季卿,現今青州市鄭母鎮人,與大名鼎鼎的宋朝狀元王曾同一故里,因此他們所在的鄭母村,也被譽為中國歷史上的狀元村。明萬曆二十六年,即公元1598年之際,年僅25歲的趙秉忠高中狀元,名冠京師。到他30歲時便擔任了會試同考官,39歲升任庶子之職,進而典試江南,為國家選拔了不少棟樑之材。天啟年間,大奸臣魏忠賢專權,導致朝政日非,此時的趙秉忠與之做了堅決的鬥爭,表現出了一位儒家學者的錚錚風骨。後來他上書乞歸故里,由於心繫朝政,關注民生憂鬱而死,中年53歲。


濰坊的十大狀元

濰坊出的第七位狀元是武狀元丁殿祥,也是濰坊歷史上出得第一位武狀元。他是青州回族人,清嘉慶十九年,即公元1814年通過殿試,一舉奪得了武狀元頭銜。年僅27歲考中武狀元的他,年輕英俊,武藝高強,很快便擔任了皇宮一等侍衛,後來出任廣西成為帶兵參將。歷史上的丁殿祥不僅武功超眾,而且熟讀兵書滿腹韜略,尤其精通兵法佈陣等。在朝為官期間,他為人真誠,為官廉潔,禮賢下士,並且熱愛儒家文化,練得一手好書法。可惜在43歲時英年早逝,病故於廣西任上。


濰坊的十大狀元

濰坊出的第八位狀元為文狀元曹鴻勳,生於公元1846年,去世於1910年,字仲銘。他在光緒二年,即公元1876年時,參加了為慶祝光緒皇帝承嗣大位的恩科考試,並且以一甲一名的成就高中狀元,進入翰林院授修撰之職。後來他任雲南永昌知府,湖南布政使及陝西巡撫等職。特別是在擔任陝西巡撫期間,力主新政,發展經濟,領導組建了中國的第一座油礦,打出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口油井,堪稱中國石油之父。曹鴻勳居官清正廉潔,具有大家耿直之風。尤其擅長書法,為當時的書法名家,留下了大量的真跡墨寶,其中以《重修玉清宮碑銘》最為著名。


濰坊的十大狀元

濰坊出的第九位狀元是武狀元,也就是濰坊歷史上出的第二位武狀元宋佔魁,生於1845年,去世於1906年。宋佔魁原名兆發,字捷臣,現今昌邑市人。他出身貧寒,自幼習武,從而練就了一身鋼筋鐵骨。光緒十二年,即公元1886年時宋佔魁赴京應武科考試,一舉奪得頭籌。當時慈禧太后親賜花翎,並賜名佔魁,封為御前頭等侍衛。1895年時,宋佔魁受朝廷委派出任太原總兵。後因積極主張軍事強國,力主以武力抵抗八國聯軍入侵,引起慈禧太后不滿。由於有心殺敵報國無門,最終抑鬱成疾,於1906年時病逝於太原。


濰坊的十大狀元

濰坊出的第十位狀元為文狀元王壽彭,生於1875年,去世於1929年,字次籛。他在光緒二十九年,即公元1903年時以殿試第一甲第一名的優異成績進入翰林院,是中國科舉史上倒數第二名狀元。1905年時他傾向新政,隨載澤、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憲政,準備君主立憲。後任湖北提學使,代理湖北巡撫,曾創建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座師範學校。辛亥革命後,王壽彭出任過黎元洪總統府大秘。1925年出任山東省教育廳廳長,並於次年組建了山東大學併兼任校長。因此他堪稱山東大學的創始人。王壽彭不但在儒學文化上孜孜不倦始終如一,並且工於書法,留下了大量的真跡墨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