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赫德试图控制大清海军,主持北洋的李鸿章却反对他

英国人赫德很想控制大清海军,但是,主持海军事务的李鸿章对德国人德璀琳是信任的,很多事情都寻求德璀琳的帮助,这使赫德感到,清廷的一些官员如李鸿章、左宗棠对他是不信任的,也使他有一种危机感,而还有一种危机感是来自德璀琳对他权力和影响力的竞争,德璀琳很受李鸿章的信任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赫德不止一次的提到,“有些海关高级职员希望地位升的很高”。尽管赫德在公开场合冠冕堂皇地夸奖德璀琳工作出色,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骨子里对他是嫉妒的,尤其看到德璀琳对李鸿章的影响越来越大,他不无妒意地说:“英国官员们既不像鸽子那样善良,又不像蛇一样的狡猾。去他们的吧!别国人可不是这样!”[1]

英国人赫德试图控制大清海军,主持北洋的李鸿章却反对他

总理衙门官员合影。左起:成林、文祥、宝鋆


赫德一心想取得对中国海军的控制权,然而在李鸿章坚持下,中国官兵到欧洲的接船成功,不仅锻炼了中国海军,也使得赫德“总海防司计划”宣告泡汤,他抱怨英国政府没有给予他更多的支持,他为英国人在中国筹建海军进程中影响力的减弱而惋惜,他说,“我们这里正面临着一次危机,中国的水师几乎肯定要交给李(鸿章)来统辖,而他发现在战时不能依靠英国官员支持他并帮他打仗,因此他正在慎重考虑。他可能任命美国水师提督薛斐尔任总司令,再在他下面混杂安排一些德国人和美国人。假如我们政府的政策允许我们单独去碰运气,我们英国人本来是可以获得有利地位的。可是,像现在这样,我们在中国拥有最大的利益,而对他的影响将减到最小的程度。而且,当我们最少可能滥用我们的影响并用它来反对我们,而在所有的来华人员中,我们是唯一仍处于能被这种指向我们的权力所损害的民族。”[2]由此可见,口口声声要做中国仆人的的赫德,他的行动并不是为了中国,而为了自己与英国的利益倒是真的。

在为中国购买船舰的行动中,赫德除了觊觎海军的人事权外,他还想把大清的军购大权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1876年,因“马嘉理案”出使英国的郭嵩焘引起了赫德与金登干的注意,他在给赫德的信中说,“现在他们在伦敦有了中国公使,他们可能通过他订货。如果他们这样做,我认为我们对这种事就不应该参与,因为我敢肯定他们必定失败。……据我所知,郭一直在接待来访的造船商和其他人。如果他完全听信他们的话,总理衙门就会从他那里不断地收到许多设计和估算方案”。[3]

英国人赫德试图控制大清海军,主持北洋的李鸿章却反对他


为防止郭嵩焘在伦敦插手购买船舰事宜,赫德叮嘱金登干要保守秘密,不要让中国公使随便进出伦敦办事处,防止走漏消息而影响他们的购船大权。在郭嵩焘的使团中,马格里作为中国驻英使馆参赞和翻译随行,到伦敦后,马格里常随郭嵩焘参加一些外交和参观军工企业的活动,这引起了赫德的主意。赫德在1877年1月写信叮嘱金登干:“当心马格里这个人,要看住他,不要给他任何‘面子’。我从各方面听说,他是反对我们的。一般说来,我是宁愿使用人而不愿忽视人的;现在这件事,我认为最明智的办法是反其道而行之。不要让他随意出入你的办事处,不要信任他,也不要让他知道我的消息。”[4]

后来,担任福州船政局船政监督的日意格在李鸿章的授意下前往英国,在英国军界活动,广泛接触海军界人士,这引起了赫德与金登干的极大反感。在他们的压力下,日意格的活动受到限制。1878年,在赫德与金登干准备为大清第三次订购炮艇时,金登干得知李凤苞正在了解此事,他电告赫德说,“我估计李凤苞将会从中国了解到有我们经手购买船舰的消息,那么假如郭嵩焘或者他人向我询问此事,我该如何回答?”[5]赫德给金登干回信说,购舰这事,“要由你亲自办,我不希望郭氏或日意格或李风苞等等等等插手。”[6]从这些情况看,赫德意欲控制船舰订购大权的愿望十分强烈。

购买铁甲舰一直是李鸿章的愿望,但赫德一直反对。1879年在李鸿章委托赫德向阿姆斯特朗公司订购了两艘巡洋舰后,赫德很希望清廷按照他的意愿行事,但李鸿章却故意避开赫德而让驻德公使李凤苞来购买铁甲舰。到1881年底,李鸿章已经很少通过赫德、金登干来购买船舰了,这都是对赫德“总海防司”梦想的沉重打击。

经历了控制海军人事权和独掌军购大权的失败,赫德并没有放弃对中国海军控制权的觊觎。相反地,他表现得更为激烈。1883年,赫德对总理衙门没有任命他为总海防司仍心存不满,说,“他们若是这么办,我将在五年的时间里把他们的海军搞得真正可观。让这样能做一番伟业的机会失掉是可惜的,若是看到这项工作落入德国或美国人的手中,那就更加遗憾了。”[7]这再一次印证了赫德所炮制的“总海防司计划”不过是为自己和英国谋利益罢了。

英国人赫德试图控制大清海军,主持北洋的李鸿章却反对他

北洋海军在接受射击训练


也就在当年,他又提出“海防衙门”由他来担任“总监”的计划,但是这一动议在提交总理衙门之后,却传言总理衙门与李鸿章属意德璀琳与格雷森,准备让二人参与筹建海防衙门。

格雷森虽然也是英国人,从某种程度上说,却是赫德的竞争对手,他从1871年进入中国海关,在1881年曾随中国官员到英国接回了订购的两艘巡洋舰,这件事让赫德很不高兴。他在信中说:“我听说撞碰船(巡洋舰)已抵达上海,并进了船坞,格雷森的那条船需要清洗一下……有人告诉我说,格雷森每遇上机会就讲这两艘船的坏话……有些人爬上来后,就过河拆桥,想到这件事上还有这类的事在等着我,我感到难过。但由于我很能沉着对待,我可以说总会有轮到我嘲笑的时候!”[8]

赫德又借题发挥,大谈人类道德与品性,“格雷森没有经受住考验,事业上的成功惯坏了他。据说他变得傲慢狂妄、目空一切、盛气凌人、爱讲下流话等等,他的和蔼可亲隐藏着过河拆桥的企图,我觉得很惋惜,因为他有些非常好的品质,并且熟悉他的工作。毕竟社会地位创造奇迹:一个出身于正直家庭的人,尽管命运总是那么残酷,他永远也不会干卑鄙的事;而一个没有继承优雅品质的人,当福星高照使他感到自己不受拘束时,他就会置一切高尚、诚实的行为于度外。一个在上面亲热地吻你的人,将会在下面残忍地踢你一脚。我想这或许是大自然的补偿方法之一吧!甚至学识渊博也不能克服一个人本来的脾性。我不得不给李鸿章写了几封信,警告他不要被格雷森的小题大做所吓倒”。[9]但是,这次成功接舰回国,却使李鸿章对格雷森更加信任,所以便有了李鸿章委托德璀琳、格雷森二人帮助筹建海军衙门的传言。

英国人赫德试图控制大清海军,主持北洋的李鸿章却反对他

威妥玛(中坐者)在驻华公使馆院内与中国职员合影


当赫德得到这个消息时,内心立即不安起来,他说,“使我烦恼的是,不通过我来办意味着削弱英国的影响,而别国的影响却在增长。”[10]他在给金登干的信中说,“你知道最近这25年来,我一直使中国陆、海军的职位如不保留在英国人手中,至少也不让它们落入可能对英国的利益施加敌对影响的人的手中。如果发生后者的情况,结果很可能对中国不利。……我特地不让新建的海军由非英国人来领导,尽管有法国、德国和美国的军官,不但用他们的本领来当教官,而且用他们的刺刀来为伟大的李鸿章作战效劳,我还是保持了英国人对中国海军的领导权。两年前,海军几乎从我的指缝中滑掉,幸好琅威理答应效劳。与其说这是为了薪金和职位,不如说是为了把领导权掌握在适当的人的手中”。[11]

赫德所说的适当的人,当然指的是代表英国利益,因此他仍不惜一切手段地向清廷推荐英国的海军人才。我们知道,海军军官来华需要经过英国海军部的同意方可放行。所以,这也使琅威理难以成行。但在赫德与清廷的努力下,琅威理最终成行。

虽然,琅威理自1882年后两度来华任职,但他一样也未能帮助赫德实现控制中国海军的梦想。愿望屡屡难以实现,赫德极为失望,从此以后,他就“不再为中国组建国防军而努力了。或许他开始认识到要使中国陆军和海军现代化,必须先使政府现代化,这是任何个人都无法完成的任务,……这个任务要等待革命力量来完成”。[12]



[1]王宏斌:《赫德爵士传:大清海关洋总管》,第206页。

[2]陈霞飞主编:《中国海关密档:赫德、金登干函电汇编1874—1907》第二卷,第632页。

[3]陈霞飞主编:《中国海关密档:赫德、金登干函电汇编1874—1907》第一卷,第210页。

[4]陈霞飞主编:《中国海关密档:赫德、金登干函电汇编1874—1907》第一卷,第487页。

[5]陈霞飞主编:《中国海关密档:赫德、金登干函电汇编1874—1907》第二卷,第93页。

[6]陈霞飞主编:《中国海关密档:赫德、金登干函电汇编1874—1907》第二卷,第94页。

[7]陈霞飞主编:《中国海关密档:赫德、金登干函电汇编1874—1907》第三卷,第294页。

[8]陈霞飞主编:《中国海关密档:赫德、金登干函电汇编1874—1907》第二卷,第656页。

[9]王宏斌:《赫德爵士传:大清海关洋总管》,第206页。

[10]陈霞飞主编:《中国海关密档:赫德、金登干函电汇编1874—1907》第三卷,第479页。

[11]陈霞飞主编:《中国海关密档:赫德、金登干函电汇编1874—1907》第三卷,第509、510页。

[12][英]魏尔特:《赫德与中国海关》下册,第71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