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心想:“難道張良這哥們是雙重人格?”

資治通鑑記載:

遣將兵距關,沛公欲擊之。張良曰:“秦兵尚強,未可輕。願先遣人益張旗幟于山上為疑兵,使酈食其、陸賈往說秦將,啖以利。”秦將果欲連和;沛公欲許之。張良曰:“此獨其將欲叛,恐其士卒不從;不如因其懈怠擊之。”沛公引兵繞關,逾蕢山,擊秦軍,大破之藍田南。遂至藍田,又戰其北,秦兵大敗。

講的是:大秦帝國秦二世和趙高死後,繼承人子嬰登基後第一件事情就是調集兵力到關外前線增援,盡全力阻擋即將打入關內的劉邦,子嬰調兵遣將到關外增援,劉邦就想去攻打關的秦軍。張良說:“秦軍還挺強大的,不可輕視。希望您先派人上山去多多張掛旗幟,作為疑兵,再命酈食其、陸賈前往遊說秦朝的將領,對他們加以利誘。”秦將果然想與劉邦的軍隊聯合。劉邦打算準許他們聯合的請求。張良道:“這還只是那些將領想要反叛秦朝,恐怕他們的士兵還不會服從。不如就乘著秦軍麻痺大意時攻擊他們。”劉邦於是便領兵繞過關,越過蕢山,襲擊秦軍,在藍田的南面大敗秦軍。隨後抵達藍田,又在藍田北面與秦軍交戰,秦軍土崩瓦解。

劉邦心想:“難道張良這哥們是雙重人格?”

劉邦 劇照 來自網絡

為什麼之前張良要殺那些已然招降的秦將呢?在此之前他們不也是招降了很多這樣的守城將領嗎?

套用一句俗語來解答:這個世界上唯一不變的是變化。在這個時候,站在劉邦的角度,尤其是張良,之所以一前一後對招降將領的態度截然不同,是因為形勢發生了變化而已。

剛開始的時候,劉邦願意接受秦將領的招降,是因為整體戰略的需要。他當時的戰略就是統戰策略,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所以他一路打一路擴軍擴編,越打隊伍越壯大。

但是,隨著接收招降的人員越來越多後,就產生了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他招降了這部分秦將領以及秦將領們率領的武裝隊伍之後,是進行了重新改編的。改編的重要意義在於,防止這些已經招降的隊伍他日時機成熟時突然大搞窩裡反,到時候外面有秦軍在正面戰場上交鋒,自己家後院有前秦軍的將士搞內應,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所以,這些招降的士兵和將領永遠比不上自己一手帶出來的嫡系部隊讓他放心,劉邦及張良對這一點肯定是心知肚明的。

劉邦心想:“難道張良這哥們是雙重人格?”

張良 劇照 來自網絡

招降秦軍的好處是,劉邦的隊伍越來越壯大,但招降的壞處是,從內部細分上看,劉邦的嫡系部隊在整個隊伍中佔的比例越來越小,也就是說以後發生內訌兵變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試想一下,如果哪天劉邦隊伍中只有一二成是劉邦的嫡系部隊,而其餘八九都是招降過來的秦軍,誰能保證哪天這些秦軍將領們私下串通好了,倒戈相向反叛劉邦。到時候劉邦的下場將會是什麼,可以能想象的到。

因此 ,張良基於這種因素的考慮,採用了先假招降換取對方的鬆懈進而偷襲全殲的策略。因為最後的勝利就在眼前,而自己部隊中的嫡系兵勇所佔比例又越來越小,如果這個節骨眼上再招降一批秦軍過來,窩裡反的概率又會大大提高,而且以目前的實力來看,完勝秦軍也是有把握的,所以只能採取這種詐術,以儘量降低自己部隊損失的方式來贏得最後的勝利。

看到這兒,也就明白了,為什麼面對招降,前後的態度會不一樣,其實是看具體的形勢而定的。放在今天我們的職場和生活中,什麼時候需要以柔克剛裝孫子,什麼時候需要殺伐決斷,都沒有固定的規則,而是要根據“局勢需要”四個字來做出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